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844节

当下浪穹诏冷笑一声,看着对面不远处阴沉着脸不说话的细奴逻,鼓惑道:“细奴逻,你我过往的恩怨既往不咎,但如今大唐太子殿下想要把我们六诏之地占为己有,你是不是应该改变下你的主意了,毕竟,六诏之首可是你,云南王也是你细奴逻。只要你不同意太子殿下的要求,想必就是皇帝陛下也拿你没办法。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应该把我们的土地拱手送给他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团结一致才是。你不是一直想要效仿真腊国,成为真正的皇帝吗?只要你今日拒绝太子殿下,我浪穹诏立刻支持你为王,成为我们的皇帝,哪怕国号就以南诏二字命名都没有问题。”

“细奴逻,我一直敬你是条铁血铮铮的汉子,你也一直以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果断决绝闻名,如今怎么却变得像个娘们儿一样婆婆妈妈了,你真的要把我们六诏之地拱手让人吗?还是说因为盛逻炎的逼迫,让你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你就破罐子破摔,既然自己当不长云南王了,就索性把六诏送给大唐?”施浪诏激将似的也对着沉默不语的细奴逻高声说道。

细奴逻望了一眼李弘的背影,再看了看满眼希冀的浪穹诏跟施浪诏,而这时的越析诏却是冲着他直摇头,希望他不要改变主意。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唐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我所做的决定,跟盛逻炎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是真心愿意把六诏之地拱手送给太子。”细奴逻看了一眼老舍龙,而后坚定的沉声说道。

越析诏脸上闪过一抹喜色,细奴逻的坚定立场,也让他自己的立场变得就不再孤单,而且他相信,自己如此把六诏之地拱手送给大唐,对六诏并不是一件坏事儿。

当年还在松赞干布统治下的土蕃,与如今大唐统治下的土蕃一比较,就知道孰优孰劣了。

看看如今土蕃的百姓,在松赞干布以及他孙子芒松芒赞的统治时期,虽然境内和平,但百姓们却是缺穿少吃。

而经过大唐短短十多年的统治,如今土蕃的境遇已经大大的强过了他们六诏,其原本就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百姓的安康富足,更是让他羡慕不已。

而回过头来再看六诏之地,原本在实力上与土蕃不相上下,但这几年在大唐的治理下,就连土蕃都成为了六诏之地眼中,难以撼动的庞然大物了,更不要说是大唐这个巨型猛兽了。

“接受了大唐皇帝陛下的赐封,那么我们就是大唐的臣子,就该遵守大唐朝廷的罢免、任命才是,六诏之地是我们的,但更是大唐皇帝陛下的,我越析诏愿意把诏地交给大唐治理,是因为我相信太子殿下会把我们的子民,变得衣食无忧,就像是土蕃的百姓一样,不用再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越析诏向前一步,对着李弘行礼说道。

为今之计,只要细奴逻坚定立场,自己再添加一把火,把大厅里的事情做实了,等外面的战况一有结果,想必浪穹诏跟施浪诏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

原本在大厅内与花孟、猎豹一同服侍李弘的芒种与惊蛰,这个时候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回来,两人的脸色平静,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惊慌之色。

“殿下,大局已控制,按您的吩咐,盛逻炎还有邆赕诏已经生擒,但蒙雟诏已经战死。”惊蛰急促的喘息着说道。

“尸首可能找到?”李弘回过头,皱了皱眉头问道。

不管是多小规模的战斗,只要在厮杀中战死,基本上想要找到完整的尸首,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所以李弘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在给越析诏跟细奴逻看,是想告诉他们,自己的本意只是镇压,并无伤人之意。

“怕是很难了,虽然是巷战,但两方加起来也近五千人的规模,怕是能够找到的只有一摊肉泥了。”惊蛰微微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下去吧,把盛逻炎、邆赕诏带上来即可,至于那些谋反的兵士……细奴逻,此事儿就交给你与越析诏来处理了。”李弘叹口气,缓缓走到自己的座位后坐下。

外面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厮杀声已经在减弱,又是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厮杀声已经完全停止,只有偶尔从微风中隐隐传来的一些微弱的惨叫声,还在提醒着大厅内的众人,刚刚王宫的外面经历了什么。

“你……你们真杀了蒙雟诏?”浪穹诏刚张口,都被自己有些颤抖的声音吓了一跳。

“殿下……我愿意与细奴逻、越析诏一同奉上我们的土地。”施浪诏看了一眼此时茫然望向寂静的大厅外面的浪穹诏一眼,急忙向刚刚坐下的李弘说道。

“晚了。”李弘看了一眼老舍龙,再看了看准备出去的细奴逻跟越析诏,淡淡地说道:“刚才你一直打着如意算盘,厮杀声响起时,你就开始改变你的主意,那时候你心里可是期望着能够冲进大厅的兵士,是盛逻炎率领的六诏兵士吧?所以你才最终决定赌上一把,看看是不是老天爷会站在你那一边。很可惜,你赌输了,我赢了。”

施浪诏脸色变得有些尴尬,虽然太子殿下未说自己如同墙头草一样,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而且刚才自己确实如李弘所言,并没有把赌注放在初来乍到的大唐兵士身上,而是放在了熟悉太和城一草一木的盛逻炎身上,但结果却是与他期望的相反,盛逻炎的谋反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失败了。

“殿下,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臣定当忠于我大唐,绝不会再有二心。”施浪诏急急往前两步,却被下首的花孟拦住了去路。

“大唐有的是贤臣良将,不缺你一个,既然站错了队,既然赌输了,就应该有失败者的觉悟才是,就应该有勇气承担自己犯下的后果才对。”

而在大厅的外面,一排排明亮的火把瞬间把大厅外面照耀的灯火通明,顶盔贯甲的大唐兵士散发着肃杀、森冷的气息,甚至还有着丝丝的血腥味儿,若有若无的飘进了大厅内。

稀疏急促的脚步声再次从两排肃杀、森冷的队列中间响起,盛逻炎与邆赕诏二人,在林士翎跟权毅的押送下,在明亮火把的照耀下,匆匆被押送进了大厅内。

盛逻炎脸上沾满了鲜血,头发乱糟糟的,一身甲胄也早已经被权毅卸掉,如今就穿着带着鲜血的里衣,脸上写满了不甘跟愤怒,望着同样站在门口的细奴逻。

邆赕诏则是神情萎靡,脸上还带着一条淡淡的血痕,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颓败。

一只胳膊已经吊在了胸前,另外一边的肩胛骨处,还带着一支折断的箭矢,身上的甲胄同样被卸掉,被权毅推进大厅内站定。

第831章 枭雄的祭祀

根据上一世的记载,在云贵高原这一片区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便有三十多个占据了这一片区域。

而即便是在如今大唐时代,单单以六诏之地来计算,在爨族人随着历史的发展脚步持续延伸中,在除了六诏以外,还存在着一个人群更多的族群:彝族。

只不过是如今在区分上并没有那么的细致,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者是群居的态势中,无论是爨族分类出来的六诏,或者是其他一些弱小的族群,则都是概括在了彝族这个庞大的族群中。

就像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图腾一样,在这由古羌人衍生出来的民族,同样是信奉着万物有灵,相信人与动物、甚至是植物之间有着冥冥之中关联,甚至是血缘关系。

老舍龙的名字意为对猛虎的崇拜,如果再继续让细奴逻、盛逻炎如此发展、衍生下去,那么猛虎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蒙舍诏的图腾。

浪穹诏则是以植物金竹视为自己的图腾、视为自己的祖神,或者是像其他以葫芦等等稀奇古怪的物种视为图腾。

但在所有的图腾当中,唯独老舍龙代表的猛虎,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成为了在彝文出现后,彝族真正的图腾。

被称之为毕摩的祭祀、长老则是云贵高原区域,或者是离开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人们心中的精神信仰。

这是在除了对于土地、百姓、经济有着实际控制的诏王以外,对于百姓最为有影响力的存在人士。

即便是细奴逻、老舍龙或者是浪穹诏等其他诏王,就是在他们统治、管辖自己的土地时,在没有具体的文字诞生前,在沿袭、效仿着大唐的法令同时,他们依然是需要依靠祭祀、长老来帮他们具体、细化的管理治下的百姓。

所以祭祀或者是长老,在云贵高原这片区域,在百姓们的心中,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就像大唐鸿学大儒、五姓七望们在中原文人士子、黎民百姓心中享有的盛誉与地位一样。

云贵高原的通常百姓嘴里,依然把如今的盛世大唐称之为汉国,在他们的内心里,繁华富庶的中原、发达文明的长安、洛阳,那就是如同梦一样的遥远。

同样,对他们的约束力也就变得不再是那么的有效,自然就给了祭祀、长老们等彰显权利、通达天命的法术,给了他们向普通的百姓传达以个人意志力组成的天命。

巫术同样在其中起着绝对关键的作用,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冬旱夏湿,祭天求雨、驱鬼治病,就变成了文明落后地区,百姓们唯一能够减轻苦痛,接受精神抚慰的唯一途径。

想要在原始的社会发动文明的“战争”,如同土蕃一样进行一场真正的革命,六诏远远要比土蕃更加艰难的多。

巫术、祭祀、长老,金制法器、初级宗教的存在,以及用经文传唱出来后,刻在血液里的历史积淀,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取缔、消亡,单单依靠唐人是绝对无法做到的。

浪穹诏、蒙雟诏、施浪诏,不出细奴逻预料的,步上了战死在太和城动乱之中的蒙雟诏的后尘,连同他南诏手下被盛逻炎鼓惑谋反的兵士,一同被送进了深山老林里。

三日之后,头发长达到拖地、赤裸着上身的女祭祀,一身黑袍描金、彩脸花纹的长老,神秘而又阴沉的巫师,在牛角的呜咽声中,对着进入深山老林满是荆棘的入口,为百姓祈求天命而入深山的四大诏王,做着祝福的仪式。

细奴逻、老舍龙、越析诏在大唐旌旗招展的紫拢夯郝醪郊尤胱纤嗄碌囊鞘街校懿还松砥砬蟀傩瞻部档乃拇筅酰鲎潘亲钗系钠砀!�

首节 上一节 844/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