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884节

稍待片刻后,便看见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以及鸿胪寺卿,神情忐忑的躬身从皇帝陛下李弘的书房内退了出来。

“司农寺的先不见了,与民同耕那里,让他们明日一早跟我……朕一同过去。”李弘无力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大来皇女在几位尚书离开后,才轻步往书房的方向走去。

李弘两脚搭在宽大的御书房内的书桌上,一旁的宫女正在小心翼翼的收拾着,如同床面一样宽大的桌子上的奏章。

大唐的皇帝窝在舒服宽大的椅子内,仰头望着书房内的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妾身见过陛下。”大来皇女自从回到长安,进入东宫后,首要的任务便是学习各种皇宫礼仪,而这对于出自于同一种文化熏陶下的大来皇女来说,根本也算不上什么难事儿。

“少来这套,你那事儿别想,先不说我改变主意后,朝臣会怎么劝谏,母后那里就能让我脱一层皮。”李弘斜眼看了一眼大来皇女,而后又继续闭目养神说道。

大来皇女看着李弘偏过了头,偷偷的对着他做了个鬼脸,而后示意宫女先出去,自己走到书桌前,把未整理完的奏章随意的收拾了下,靠着书桌不出声的站在李弘身旁。

她心里很清楚,要想让这家伙改变主意是难上加难,何况如今大势所趋,无论是李弘,还是朝堂之上的臣子,对于倭国皇室的不满,因为大唐水师在倭国势如破竹的态势,如今已经达到了顶峰。

既然奉大唐为上国,那么必然要与新罗、百济一样称王,而不是称皇的同时,还与大唐的太上皇齐名用天皇的称号。

虽然这些不过是大唐要灭亡倭国文化的借口,但面对倭国一向崇拜大唐文化的行为,加上每年那么多的遣唐使前往大唐学习,如今被大唐不讲理的找到站不住脚的借口,修正被倭国学子篡改的大唐传统文化的强盗逻辑,倭国皇室却是心中有苦说不出来。

即便是天武天皇,在送大来皇女上船前往大唐时,面对大来皇女所受到的各种隆重待遇,他也没有办法把大唐如今气势冲冲、兴师问罪的理由,推卸到大来皇女身上,毕竟,这一切虽然是大来皇女出谋略后的后果,但决策却是自己拍板定下来的。

所以,面对大唐水师的无情摧残,天武天皇如今只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够看在大来皇女的面子上网开一面,为倭国皇室留下一些颜面才是。

“我还没说什么事儿呢。”大来皇女看着自己雪白的小手,被李弘握在了手里,低声说道。

自从生完孩子后,大来皇女的身材则是越来越惹火,如今在后宫,能够与她那像是熟透了的身材,或者是那丰满的胸脯相比之的,只有如今还未怀孕的夜月有此潜力,剩下的几女,面对大来皇女的丰乳翘臀,一个个都是甘拜下风,甚至安小河时不时还会揩油调戏,找找手感。

“那你说说你到底何事儿?”李弘坐在椅子上转过身,两腿重新放在桌面上,只是如此一来,站着的大来皇女便被他夹在了两腿间,任由他拉着小手问话。

大来皇女看着把自己夹在两腿中间,继续仰坐在如同摇椅一样,可以往后微微倾斜椅背的椅子上,无奈的叹口气说道:“陛下心意已决,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无法挽回我倭国皇室改皇为王的趋势,但……是否那些神灵可以保留,而不是全部的去除,或者是,为倭国皇室……王室保留一份在百姓心中的颜面。”

“这是你父亲让你说的,还是你自己要说的?倭国无论是成王称皇,我都无所谓,但我大唐的文化,绝不容忍他人随意更改、曲解是底线,只要这一点儿你父亲能够做到,其他的……对你父亲还重要吗?皇族、王族不过是一个称呼,告诉你父亲,别等到失去对倭国子民的统治后,才发觉自己因小失大,在做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蠢事儿!”某人一边说话,两只手却已经不知何时钻进了大来皇女的衣服内。

如今原本亭亭玉立站着的大来皇女,则是满脸潮红,鼻息之间时不时发出轻微的声音,那靠在书桌上的圆润臀部,不自觉地开始扭动起来,胸前的丰满,则被李弘的手指,如同爬山一样,从小腹处缓缓攀爬了上去。

“停下来。”大来皇女按住胸前把自己的衣服撑起来的手,喘息着看着李弘,娇嗔的白了一眼,说道:“如果我父亲按照大唐的意思,完全尊崇大唐的文化,你真的能够保证,无论是我父亲,还是未来的大津皇子,都将会依然是倭国的……王?”

当年,虽然是大来皇女设计把大唐如今的皇帝陛下给睡了,但当时也是事出有因,加上是为了倭国百姓的大义,何况那时候大唐的皇帝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她与之合体时,并没有觉得如同现在这般羞涩。

但如今面对这双魔爪在身上肆无忌惮的游走,手指像是她内心深处最为渴望、也最为调皮的情窦一样,总是能够在要紧时刻,时不时碰触到自己忍不住樱唇微张,发出让自己都害羞的声音的开关,让自己浑身发热,双腿发软,很想倒在他的怀抱里,任由他更加肆无忌惮的撷取,给予自己更多的慰藉。

“这是你们倭国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继续统治倭国的子民百姓,那就要看你父亲或者是大津皇子,能不能在统治期间,给倭国百姓带来如同大唐一样的繁荣与昌盛了,如果他们做不到,倭国百姓主动造反,难不成这账也要赖到我身上不成?”李弘被按住无法继续攀登高峰的手指,开始轻轻的捻着那凸起,脸上的笑容也开始渐渐在大来皇女的眸子里放大。

一阵幽香在鼻尖升起,秀发呵弄着鼻尖,带来一些痒痒的感觉,宽大的椅子上,大来皇女衣衫半解、春光外泄,白花花的片片肌肤,渐渐被更多的裸露在了李弘的眼前。

虽然已经为人母,但好在皇宫内的几女,特别是在白纯这个绝对的楷模刺激下,每一个女子的肌肤都保养的极为精致,双手游走在身上的每一处,或者是自上而下,从那那身后圆润的臀部掠过,心怜不止的手感,让人一阵阵的恍惚,眼中、手中、怀里除了那丰满的身躯便再无她物。

“改皇为王,肯定会有其他家族的人不干,到时候如果父亲跟大津皇子陷入困境,难道你也要袖手旁观?可别忘了,如今倭国境内动荡不安的形式,都是因为你一声令下,大唐水师用手里的利器造成的。”大来皇女搂着李弘的脖子,浑浑噩噩之间,不知何时,如今她已经跨坐在了大唐皇帝陛下的腰间。

“如果你父亲向我大唐求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自然是要鼎力支持,帮助他平定倭国那些叛乱。”

“呃……但……如此一来,大唐水师登岸踏入倭国土地,就变得理所应当,师出有名,从而为你的大业扫清楚倭国其他豪门世家这些阻碍,到时候,你一统倭国时,就只剩下了我父亲跟大津皇子……”

“怎么会呢,倭国依然是倭国,依然是属于东海王的治下,我大唐依然也只是上国,倭国也并不是我大唐的疆域。”李弘抬起埋在双峰中的脸颊说道。

紫宸殿的御书房内,一场别致的谈判,随着大来皇女越来越兴奋的声音,以及李弘一声低吼后,终于接近了尾声,至于倭国天武天皇与大津皇子的命运,也在大来皇女与李弘这一战中,被确定了下来。

第878章 皇帝的郁闷

如果说如今的大唐,包括周遭各个异国番邦,就像是躺在地球这个平台上,正在进行着脱离原有历史轨迹手术的“患者”,那么这个主刀医生自然是非大唐皇帝李弘莫属。

太乙城首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被动而为之,虽然主动求变的主要原因,让大唐皇帝焦头烂额,但经过耐心、仔细的梳理,整个大唐就像是从前一样,开始由太乙城作为第一个实验小白鼠,向周边辐射着第二次改革。

被某人气的太上皇李治,这几年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时常在兴庆宫,在一帮战战兢兢的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对着大明宫里的那位高声大骂败家子、不孝子,甚至还时不时不顾皇太后武媚的阻拦,亲自给大唐皇帝上奏章。

奏章的内容完全没有什么具体的事物,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于是某人每次接到来自兴庆宫的奏章时,在打开的瞬间,都会条件反射性的,把头歪向一边,深怕奏章里的字啪啪啪的打在脸上。

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两条铁轨,花费了户部、工部大笔大笔的银子,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铺就而成。

就在某人兴高采烈的恭请太上皇、皇太后,以及率领着群臣来到铁轨旁边巨大的房子里,准备给他们展示可以不用牲畜拉动,冒着青烟就能跑的飞快钢铁怪兽时,长长的怪兽缺趴在铁轨上怎么也没办法动弹。

李治甚至一度认为,是不是没有喂饱草料,所以才使得这家伙犯脾气了?

面对跟在自己屁股后面,以及以李旦为首的一众技术人员身后,看热闹的太上皇的风凉话,大唐皇帝无语的回头看看背着双手,一脸好奇的沧桑“老头儿”,只能是无奈地说道:“要不您先进去陪陪母后?等儿臣弄好了再请您过来?”

“算了吧?就你这玩意儿,要是不用马拉就能跑的飞快,还载重的比马车多几十倍,我看啊,就是你这个皇帝不务正业,鼓捣一些奇技淫巧来骗天下百姓罢了,朕才不会相信呢。”李治用脚踢了踢身前不远处,钻在那钢铁大块头夹缝里李旦的屁股,示意他让开,自己看看这家伙手里拿着铁棍似的东西,在捅什么呢。

“您又看不懂,您又不知道李旦在干什么……”

“我不懂,你懂?你懂你倒是上手啊?你倒是让它欢快的跑起来,拉着我跟你母后,不用半日的时间就到洛阳啊?”李治一脸理直气壮,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如同铁龙一样的又高又大的铁柜子,明显是他的八皇子李旦鼓捣出来的,跟大唐皇帝没有什么关系。

被龙爹噎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李弘,无语的点头应是,懒得跟李治这个外行较劲,毕竟如今自己完全成了孤家寡人,不能再给自己招惹麻烦了。

这几年一系列的意外事故,早就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兴庆宫的老两口对自己首先发难,随着意外事故的发生,就连朝堂上的臣子,都开始颤抖着肝、哆嗦着胡子请求他能踏实一段时间。

一条条铁轨,在大唐太上皇、皇太后,以及保守的朝臣,还有贤儒眼里,就像是一道道城墙一样,被认为成了横亘在大地上的一道道阻隔,同时有伤天和的破坏了良田与百姓的温饱。

在他们看来,这一道道的铁轨,寂寥的种进了黄土大地上,非但侵占了良田,还为大唐的繁华与江山命数,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以及种种不详。

“陆地上的铁轨,没办法把你花了大笔银子打造的车驾拉动,你那曲江池里不用风帆、不用桨,就能自动行驶的船舶,到现在也在趴着动弹不得,跟个死狗似的,你这几年就折腾这些东西出来,哪一个给你长脸了?”武媚轻飘飘的声音在李弘的脑后,如同重锤一样的传了过来。

在宫女的扶侍下,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的武媚缓缓走到一边,看着眼前如同长龙一样的铁疙瘩,无奈的叹了口气。

如今李弘登基为帝好几年了已经,虽然说朝堂稳定、天下富足,百姓也同样是安居乐业,但这两年显然这兔崽子就没有把心思放在朝堂之上,天天怂恿着李旦鼓捣着什么神话故事。

就如那如死狗般飘在曲江池里的船,说是可以在轰隆隆的声音下,在青烟袅袅之下,就可以不用人力、畜力的在水面航行。

首节 上一节 884/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