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947节

有如出水芙蓉般温婉婀娜的陈清菡,让自己傲人的躯体,赤裸裸的承受着来自李弘指尖,带给她的充实与欲望,一双修长的玉腿紧紧夹在一起,喉咙处发出了仿佛更为痛苦的呻吟。

省略号……感叹词……加形容词一并而过,然后诸位自己想去吧。

上朝的时间在李弘登基没多久后,便被李弘改的面目全非,完全脱离了当初的传统,不过这一项对朝会时间的改制,倒是没有像预料那般受到众臣们的反对,相反是,却受到了大臣们的热烈欢迎。

把朝会的时间延后,按照李弘的话来说,最起码少了管这些大臣们一顿早饭,给皇宫里省下了一笔银子,而朝会在中午结束,也能省下一笔午餐的银子。

朝会的时间延后,过程简化缩短,两项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武媚无语,但朝臣们显然并没有受此影响,毕竟身为有资格上朝的臣子,谁家也不在乎皇家这一顿早饭跟中饭不是?

何况,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再也不用像陛下嘴里说的那般:你们这些臣子跟朕一样啊,都是苦命的人儿啊,每天都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

“大臣们一开始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呢。”李弘站在陈清菡的面前,看着她帮自己打理着朝服,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说道。

经过了一夜的春风云雨的滋润,陈清菡的样子显得更加的水灵跟风情,一边笑着与两个宫女未李弘整理着朝服,一边聊天一样的轻松问道:“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妾身也不明白。”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生活,所以才不明白。但也不过几息的时间,就有朝臣明白过来了,然后就有人说我不该如此比喻,唉……这朝堂之上,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爱跟皇帝较真儿的臣子。”李弘坐在桌前,看着丰盛的早膳,示意陈清菡坐下一同用膳。

陈清菡自然而然的挨着李弘一侧坐下,亲自给李弘盛了一碗粥,但陛下说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她还是没有明白过来。

“鸡、妓,谐音不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懂了吧。”李弘笑了笑,开始吃起了早餐。

旁边愣了一下的陈清菡,愕然之际,瞬间明白了李弘的意思,于是不由得抿嘴一笑:“您一个皇帝,怎么还有空琢磨这些歪理邪说,难怪臣子们反对如此比喻,您可是九五至尊……”

“身份跟地位不影响琢磨一些民间的东西不是,这叫接地气,如果一直高高在上,这皇帝做的就没有意思了。”李弘吃完后,拿起陈清菡的锦帕,随意的擦了擦嘴。

“这可是温柔亲自绣的,您怎么能拿来擦嘴。”陈清菡抢不过,只能眼睁睁看着某人拿锦帕擦完嘴,而后便往外走去。

“我说怎么绣的这么难看,说起刺绣,她们几个怕是没有一个能够比的上你吧。”李弘扭头笑了笑,而后继续说道:“对了,今日你招你父亲进宫一趟吧,而后让他来找我一趟。”

“是,陛下。”陈清菡这才从桌前起身,而后笑说道:“令宾现在刺绣的手艺,比起我来,就不差的,哪天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最近没看见她的人影儿,母后不是说不让我打搅她吗,说是又鼓捣什么呢,再说吧。”李弘挥挥手,而后便往前面的紫宸殿走去。

外面的太阳已经升起了很高,随着他快要进入紫宸殿时,那朝会时,太监尖亮的嗓音也同时在紫宸殿外响起,朝臣们开始鱼贯而入进入紫宸殿。

已经说了八百遍了,没必要在殿外面候着,来了就在大殿等候就是了,冬天、夏天一旦刮风下雨、下雪的,站在外面都要冻成冰棍了。

但不论李弘说了多少遍,朝臣们依然坚持着这一礼仪传统,朝堂之上的礼制不可乱,朝会时间更改,缩短,众臣们已经觉得是隆恩浩荡了,绝不敢再奢求其他。

李弘尚书省尚书令一职依然挂着,而这也是他如今,除了皇帝这个职位外,挂的另外一个职位,左右仆射又恢复到了原来的老样子,每人各掌管三部。

而其他对于李弘来说,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哪一种建制,已经是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跟发展了,过多的更改,或者是拔苗助长,对于朝堂社稷的安稳,并没有什么好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行。

能够参加小朝会的人本就不多,比起每个月在前面的宣政殿,所举行的朝会,这紫宸殿的朝会,更像是每七天的一次君臣碰头会,倒是没有太多的政事需要立刻解决。

刑部尚书王孝杰、户部尚书恒彦范在小朝会后被留了下来,其他人则下朝后,赶紧回自己的衙署吃饭吧,如今皇帝陛下的膳食,对于大臣们来讲,想要与陛下一同用膳,已经是越来越难了。

而如此一来,也使得与陛下能够共进膳食,成了一个臣子的荣耀,虽然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实际利益,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到的荣誉,则是看的更为重一些。

便殿里面,装饰的并不算是豪奢,甚至当年先帝在位时,这间便殿是什么样子,如今依然还是什么样子,保留了太多先帝在世时的一切,这也让有幸在这间便殿,与李弘议事的官员,从心底里佩服李弘的自律。

并没有出现在先帝去世以后,便开始大肆挥霍、兴建修缮宫廷等等奢靡之事儿。

第957章 户部尚书

“昨天的事儿都听说了吧?你俩谁以前去过生韵楼?”李弘示意两人坐下后,便开口直奔主题问道。

王孝杰与恒彦范二人苦笑一声,而后同时说道:“臣去过。”

“没少去吧?”李弘依然是神情轻松,最起码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这位皇帝陛下,因为自己的臣子去过生韵楼,而显得有些不高兴。

“应该我去的多一些吧?”王孝杰跟恒彦范互望一眼,而后问道。

两人都是兵部改制后,退出了武将的行列,而后加入了文官的队伍。

而在当初一开始加入文官的队伍时,文武之间毕竟有些排外,所以两人为了跟文官们打交道,或者是应酬,自然是少不了去生韵楼。

恒彦范回想着自己去过几次生韵楼,而后摇头说道:“也不一定,也有可能我去多。”

“行了,你俩就别争执谁去多谁去的少了,知道你俩都没事儿,就别在我跟前表忠心了。”李弘摆摆手,往椅背上一靠,继续问道:“昨日我把裴庆一案交给皇后跟皇长子李晔来处理,你可有异议?”

“倒是有一点儿。”王孝杰想了想,当初在军伍之中,陛下便是以直爽著称,但这并不代表任何事情可以瞒过陛下,所以他还是很坦诚地说道:“臣想不通为何只是让刑部辅助,按理说,即便是由吏部来主管裴庆一案,臣都不会有意见,但您交给皇后与皇长子,臣除了能够理解,您有意立皇长子为太子而考察外,其他的就无法理解您的意思了。”

恒彦范则是看了看王孝杰,而后又看了一眼李弘,琢磨了一会儿说道:“陛下,您不会现如今就想对我大唐的官奴与私奴一制而改革吧?”

“毕竟是皇后的亲戚,所以不管是皇后的面子还是裴行俭的面子,朕都得给。再者考察李晔,也是顺手而为,但我相信,有刑部从旁辅助,想必皇后也不会假公济私,李晔也更不会了。”李弘敲着桌面,先是回答王孝杰的问题。

而后这才转向恒彦范说道:“不错,奴制改革势在必行,让你做户部尚书,你以为朕吃饱了撑的?堂堂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我把你放到户部,岂不是太过于浪费了?”

“谢陛下夸赞,只要臣力所能及,必当在所不辞,为陛下……”

“这些话留在肚子里说就行了,当年李义府与许敬宗被我要到户部,户籍被他们二人整的如同铁通一般密不透风,所以如今即便是奴想从良,其门路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险,但有一个好处便是,我大唐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荒田的开垦,豪强贵族、世家门阀等等,吞并土地、买卖土地还未成风,但这些土地如果朝廷再不加以利用,早晚会通过大唐律令的空子,而后转化到他们这些人的手里。”李弘翻阅着奏章,而后改给恒彦范看的,便扔给了恒彦范,改给王孝杰看的,便扔给了王孝杰。

看着两人聚精会神的看着那些奏章,继续缓缓说道:“把你恒彦范留下,便是让你统计那些荒田,京畿道、关内道、河南、河东、河北三道,山南东西两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东西两道,黔中、剑南、岭南三道,共十四道,统领三百二十八州、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州、县两级的所有荒田,你户部可有详实的数据,可是否能够完全控制那些土地?”

恒彦范神情严肃的放下那些奏章,而后看着李弘回答道:“回陛下,臣任户部尚书近三年的时间,走遍了各道,同时也从道御史那里得到了颇为准确的数据,如今其他道都好说,但……”

“别墨迹,说,到底哪几道有你办不了,需要朕出面,或者是其他人出面的。”李弘不耐烦而又爽快地说道。

恒彦范急忙伸出三根手指说道:“唯今只有三道臣无法全权掌握,三道分别是京畿道、关内道以及河南道。”

听完恒彦范的回答,李弘不出所料的点点头:“想到了,京畿道官员较多,关内道士族豪门居多,河南道……想必也是洛阳一带你没办法找机会下手吧,除了官员较多外,便是跟京畿道一样,王公贵族成群,所以才让你犯难是吧?”

“是。”恒彦范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既然陛下决心整治,想要把多余的土地控制在手里,而后分配给未来即将由奴转为良人的百姓,那么这些王公贵族、世家门阀、以及达官贵人,必然要把手里多余的土地让出来,而这些人便是自己无从下手、无法完成陛下差事儿的对象。

“比如呢?”李弘饶有兴致的问道,但他此刻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了,这里面恐怕不乏跟皇室关系亲密之人吧。

首节 上一节 947/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