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951节

“你不睡午觉,你母妃不说你?”李弘用下巴按住怀里那不安分的小脑袋,胸口都被小家伙撞疼了。

“不想睡,我要等着下午跟虎妞去接叶子姐姐跟兰儿姐姐,国子监的先生只要看见我,就会立刻让叶子姐姐跟兰儿姐姐出来……咯咯……”说道后面,小家伙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李弘也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反正怀里的小家伙,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长成,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想到了什么便说什么。

于是裴婉莹便静静地坐在旁边,或者是拍拍李眉继续往兜里伸的小手,示意她不能再吃糖。

父女两人一个奶声奶气的说着她“这辈子”的奇闻逸事,总之就是哪个宫女姐姐贪吃,前两天还偷偷量自己的胸前,或者是哪个太监又给外面的亲戚拿了几两银子,还给她买好吃的了。

李弘则是随着李眉的话语,适时的像个捧哏的相声演员一样,在李眉停顿,或者是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望着他时,便会立刻跟上一句话:“那接下来呢?”来满足李眉心里的小小成就感。

但当李眉的两个宫女,仓皇失措的找到廊亭这里的时候,她们的公主殿下,已经在陛下的怀里沉沉的睡着了。

“朕自己抱她回去便是。”李弘起身,把怀里睡着了的李眉紧了紧,便往紫宸殿的方向走去。

裴婉莹跟着起身,走到虎妞卧着的地方,拿起那小石块儿放在了一边,以防下次李眉再用。

而后牵着虎妞,跟随在李弘身旁,两道人影,一头虎形,被当头的太阳压缩在脚下一小块儿的地方。远远望去,两人一虎的和谐背影,缓缓一同往紫宸殿里走去。

“你父亲那里李晔去也是对的,最起码的尊重,但这两天你还是要警惕一些裴思,当年在曲江池你我相约时,她可是出力不少,虽然如今早已经为人妇为人母,但毕竟是她的亲兄长,李晔显然无法应付的过来,到时候你这个皇后还得替李晔帮腔才是。”李弘把李眉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紫宸殿的寝室内,而后亲自把一床薄被子,轻轻的盖在了李眉的身上后,直起腰对放开手里细绳的裴婉莹说道。

“嗯,昨日里妾身就想到了,您放心吧。”裴婉莹同样是细声细语,深怕惊醒了沉沉睡去的小李眉。

与李弘一同走出寝室,李弘想了想还是说道:“前些日子跟你在床头说的那些奴制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这些年裴思也没少侵吞、兼并土地,一并跟她说了吧,让她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到时候还冥顽不化的话,我可就要亲自出马,到时候可别想得到任何的优待了。”

“表姐想来通情达理,这次会来皇宫给裴庆求情,也是因为家中裴庆乃是独子,妾身知道其中利害关系的。”裴婉莹点点头,而后看着陈敬之在太监的引领下走进来后,便带着自己的宫女离开了。

接下来裴庆一案虽说是交给了李晔全权处置,裴婉莹这个当娘的,就算是再放心,心里也多少会有些担忧的,而今自己请求陛下不再插手,但为了防止李晔吃亏,跟白纯再说道说道,让李晔这个姨娘给把着些轻重利害的关系,总归是能够放心一些的。

在便殿与陈敬之坐下之后,陈敬之便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奏章,而后说道:“一些老臣子们的弹劾,这些人身远离朝堂,但耳朵却一个个都留在了朝堂之上。裴庆昨日刚刚被陛下您追查,今日臣被召入宫时,刚出府门口就收到了这一份联名奏章,俱是弹劾裴庆等人的。”

“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皇后跟皇长子李晔,差一点儿就让崔信钻了空子,如果真被监押进濮王府,这份弹劾的奏章,就要变成上柬宽恕的奏章了。对了,你看看这个,你任过一年的吏部尚书,看看对这两个人可有印象。”李弘从一堆奏章里,瞬间就找到了要给陈敬之看的奏章。

“新丰县令苏辉四年前就是新丰县令,而后在臣告老之后,听说是犯了什么事儿,具体臣就不清楚了。”陈敬之捋须回忆道:“这个华州别驾陈子昂臣倒是熟悉,但臣任吏部尚书时日太短,发现想要提拔时已经来不及了,索性就交给下一任姚崇了。后来具体如何……好像是跟苏辉有关,一同犯了什么案,还是触犯了律法,臣具体不太清楚。”

“这是刚刚白纯给我的资料,你看看是否属实。”李弘等陈敬之说完后,又把另外一份奏章递给了陈敬之。

奏章里并不是什么秘闻,不过是昨日李弘带回来的两个少女:红袖与添香的身份资料。

从白纯查到的资料来看,红袖与添香,一个原名为苏婉,一个名为陈娣,而陈子昂正好是为了陈家的香火,给她的小女取名陈娣,希望下一胎,能够给陈娣添加一个弟弟,使陈家三代的独苗香火得以延续。

“陈娣应该是陈子昂的女儿无疑了,但此事儿陛下如果想弄个水落石出,怕是还需要刑部来确认吧,陈子昂被定罪,其家人发配为奴,陈娣的身份与这个添香是否是一个人,一查便知不是?”陈敬之对于刑部侍郎崔信,如今已经被李弘列为怀疑的对象这件事儿,还是一无所知。

李弘默默的点点头,并没有把心中对崔信的怀疑说出来,毕竟陈敬之如今已经告老还乡,没必要再为朝堂之事儿操心劳力了。

一君一臣彼此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李弘再次张口道:“李晔被立太子是早晚的事情,但我不打算先立他为太子,但我想,让他四处游历的话,这小子势必会按照我当年的路线重走一遍,以示对我的敬重。所以,李晔今日去了裴行俭的府里,想必裴行俭会为他推荐几个安西兵团,有才华、智勇双全的年轻将领,而你呢,也别闲着,东海水师你可以列举几个年轻有为的中低级将领名单给我。”

“为什么不让兵部插手?老臣已经……”陈敬之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愿意。

不过这也就是他这个皇帝的老丈人,敢如此跟大唐皇帝说话,如果换作别人,能够得到陛下如此的信任,恐怕是心里高兴的翻了天,表面上诚惶诚恐的,连忙接下来这道旨意才对呢。

“兵部尚书如今不在长安,大食跟倭国使者入我大唐后,兵部尚书裴仲将去了安西,左侍郎去了东海水师,以防倭国跟大食突然发难。所以只能劳烦你了,毕竟东海水师,可是你跟裴行俭一手操办起来的,人头你熟。”李弘掀开一个空白的奏章看了一眼,而后扔给了陈敬之。

陈敬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过他还是有一点儿不明白,既然陛下无意在皇长子游历前,封皇长子李晔为太子,那么到了安西,身边多了几个年轻将领,是不是会引起朝堂臣子们的不满呢?

东宫当初的太子原有兵权六率,随着李弘登基为帝后便被取缔了,如今即便是皇长子李晔被立为太子,也是没有一丝兵权在手的,何况皇长子还不是太子,到了安西之后,是否能够让那些在沙场上游荡惯了的莽汉们,心服口服呢?

像是看穿了陈敬之的心思跟顾忌,李弘微微叹口气说道:“这你不用担心,既然朕允许他出去游历,自然是不可能以皇长子的身份游历,这是我打算给尚书省的任免书。朝堂之重吏部郎中、国之利器兵部郎中、民之社稷户部郎中,从五品上的三郎中给予李晔你觉得可妥当?”

李弘笑了笑,这是他早就已经打算好的,他是怕李晔年少气盛,一旦被立为太子之后,因自己功绩在前,这小子要是一头扎进牛角尖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话,岂不是白白可惜了,所以以三部郎中来代替太子头衔,让他从中知晓吏部、兵部以及户部的运作,打磨少年心比天高的棱角跟傲气,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而且,一旦李晔在三部之中都难有作为,或者是弄的三部乌烟瘴气,上下不安,鸡飞狗跳的,但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五品上的郎中,自然也不会对三部形成伤筋动骨的动荡。

但如果能够在三部郎中这个位置上,即便是不能混的风生水起,也能够让李弘看清楚,李晔到底在离开皇宫之后,是否适合太子这个位置。

陈敬之显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悟透了李弘的心思,于是坦然一笑道:“陛下英明,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962章 隋唐演义

与陈敬之从便殿出来,在紫宸殿一处由落地玻璃窗构成的茶室内,透过窗户对于紫宸殿前方的景色则是一览无余,即便是连巡卫的中央军身影,都能够看见。

“中央军这几年来可是一直没有闲着,这一次裴仲将前往安西,也有意根据我的提议,为我大唐建立快速反应部队,而这个部队的框架,便是以一部分中央军为主。”李弘示意陈敬之坐下,而后便看见门口,睡眼惺忪的小李眉,一手揉着眼睛,一手牵着虎妞出现在了眼前。

招手示意小李眉过来,还没有睡醒的小家伙,好像还不知道自己身居何处,爬上沙发紧紧挨着李弘坐下后,便打算再睡一个回笼觉。

“陛下这些年一直让中央军在疾陵城外活动,想必已经为未来的快速反应部队,积累了下丰富的经验吧?”陈敬之对于这些他当然还清楚一些的。

大食动乱了几年,中央军就在大食秘密游弋了几年,而且当初中央军秘密进入大食,还是他与裴行俭身为兵部尚书时安排的。

抚摸着旁边李眉有些乱糟糟的头发,示意李眉向陈敬之问好后,便继续笑谈道:“不错,大唐兵强马壮,但如果一旦遇到成规模战事,不是任何一支部队拉过去就能够轻易言胜的,快速反应部队的成立,可以让大唐在面临战争时,有一个被动的缓冲时间段。当然,这也是作为最坏的打算而已,至于未来中央军的功能,除了能征惯战外,便是他的闪电速度与神出鬼没的动态,可以为大唐把任何威胁消除在大唐疆域之外。”

“那……人数比当初老臣在的时候,应该又少了不少吧,也更加的精锐了吧?”陈敬之一边跟李弘说着话,一边看着乖巧的坐在李弘身边,不出声的李眉说道。

“万人足矣,再多的话,那就不是快速反应部队了。拥有我大唐最锋利的刀,最强的火铳与弓弩,以及最好的战马,加上其飘忽不定的动态,虽然只是一个万人部队,但其战斗力,可是不能小觑。”李弘说完后,也不等陈敬之说话。

而是自顾自的对旁边的李眉说道:“去洗脸去,洗完脸父皇带你去颜母妃那里,看看你颜母妃的戏曲编排的怎么样了,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人物。”

“嗯。”渐渐缓过神的李眉,顺从的自己从沙发上下来,把虎妞留在了厅内,而后自己带着门口的宫女梳妆打扮去了。

“陛下跟老臣说起这支部队,难道是因为统领的人选?”陈敬之看着李眉走出去后,神色之间多少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替李弘说出了心中的纠结。

“不错,这支部队估计裴仲将很快就能组建起来,加上中央军这些年一直轮流换防于疾陵城,或者是秘密游弋在大食境内,如今既然真正的组建起来了,就得有个番号以及统领才行,你的意思呢?”李弘好整以暇的看着陈敬之严肃的神情问道。

陈敬之再一次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李弘的话,而是斟酌了很久,久到李眉洗完脸,迈着轻盈的小腿蹬蹬蹬的跑进来,向李弘露出了如同天使一般的笑容。

“不论是薛仁贵之子,还是黑齿常之之子,虽然都能征善战,但他们怕是担不起陛下寄望的大任,何况他们如今也不在安西,而是已经转战至了西南。如此一来,既能适应这支部队的作风,又能够在危急时刻作出冷静的判断,最重要的是,能够把这支部队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唯有两人了。”陈敬之脑海里把大唐有名的武将,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都过滤了一遍,才堪堪找到两名适合李弘组建这支部队风格的将领。

“那你觉得袁恕己跟李敬玄谁更适合?”李弘把心里的头的两个合适人选说了出来,他自信,陈敬之所说的唯有两人,必然也是这两人。

首节 上一节 951/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