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962节

虽然说这也是一种拉拢臣子,给予朝臣信任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手段,在用多了之后,特别是陛下给的差事儿,每每都是相当棘手后,朝臣们总感觉这并非是陛下的信任,而是把他们架上火堆上烧烤而已。

“是,臣定当不负陛下圣心,定会把此事儿办理妥善。”恒彦范即便是想要说什么,也没办法开口了,谁让自己是户部尚书呢,而这又是他这个尚书的份内事儿。

“那这就是你们的表态了?”李弘拿起手里的文书,在几人面前晃了晃问道。

“是啊皇兄,我敢保证,在我们五人之前,肯定还没有人如此旗帜鲜明的支持您,所以,算起来,我们五人,可是第一批、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你的。而且来时我们已经放出风了,权利支持皇兄你的奴制改革,所以……你看是不是奖赏下我们几人?”李旦看着李弘悠然自得的样子,立刻嘿嘿笑着开始要好处。

最近太乙城他自己的作坊缺钱缺的厉害,原本任何时候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白纯,如今因为母后的旨意,并不像从前那般痛快了,所以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李旦,如今都快要穷死了。

而且他府里的奴婢本身就多,本以为通过奴制一事儿,可以让一大部分人离去,如此也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谁知道愿意走的才那么几个人,这让李旦一下子失去了节省财政的信心,只好现在厚着脸皮找李弘要钱了。

“奖赏?”李弘看着就连恒彦范脸上都带着希冀的样子,嘿嘿笑了下说道:“行,没问题。那就这样吧,奴制改革的法令,刚刚你们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也指出了其中弊端,那么就由你们来完善法令,并监督这法令实施以及奴制改制的过程吧。对,不用互相望来望去的,就你们五个,至于大理寺跟御史台,包括国子监还是弘文馆出多少人,需要谁,你们自己跟他们沟通吧,当然,实在不行了,就再来找朕,朕自会给你们做主。怎么样儿?”

“这……这也算奖赏?”李旦眼珠子都快被李弘的决定,惊讶的掉到地上了,自己是来要钱的,不是来要权的,这怎么能行,自己如今被皇兄压榨的都快没有自己的时间了,如果再兼了这个修法令,自己可就真没有私人时间了。

“怎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难道就是说说而已吗?”李弘正犯愁找那些人来修法令,既然有人撞上来了,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客气了不是。

许彦伯同样是一脸苦相,有些难为的看了看左右几个人,而后又祈求的望向了李弘,但不等他说话,就被李弘抢白道:“国子监里的学子、先生,应该会更容易懂的如何完善法令,何况这些年,我大唐律令的漏洞,都是由你们国子监跟崇文馆等等补上的,所以你根本没有理由推辞不是?”

“是,陛下说的是,臣并未推辞。只是……只是……”许彦伯有些为难的再次看了看左右,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陛下,能不能让臣单独向您禀奏……”

“就在这儿说吧,又没有外人,你国子监还能有什么秘密不成?”

“不是,是……是臣的家事儿。”许彦伯的脸上开始变得尴尬了起来,一脸无奈地说道。

李弘脸上的笑容更浓了,虽然没有完全猜中,但也约莫猜到了几分,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恒彦范跟自己说的,许彦伯惧内一事儿了。

“哪个臣子在朕的面前能有家事儿?就在这儿说,就现在说,你们想不想听?”李弘望着李旦几个点头入啄米的王爷问道。

恒彦范则是一脸了然于胸的样子,不用猜他都知道许彦伯要说什么,今日本来他就是被赶鸭子上架,没跟县主李楚媛商议,便私自同意了奴制,并献上自己家里奴婢的名册。

既然在陛下跟前立了军令状,他许彦伯回去之后就得执行,但县主李楚媛可不是好惹的,那可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任意时间进出皇宫的皇亲国戚,何况还有着老纪王在身后撑腰,就是借许彦伯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跟李楚媛对着干。

所以此时有苦难言、尴尬不已的许彦伯,不用猜想就知道,这货指定是希望陛下出头,替他解决家庭矛盾,跟李楚媛向他发难的。

“这事儿我管不了,这还真是你们的家事儿,自己看着办吧。”李弘一推六二五,极其不负责任地说道。

而了解真相后的李旦跟李哲,甚至包括李贤,都已经开始笑的前俯后仰,喘着粗气的开始拿许彦伯来打趣了。

被众人知晓自己的窘境后,许彦伯的脸色更加尴尬了,通红之中带着局促,眼前的人没有一个自己能够惹得起的,唯一惹得起的还是恒彦范。

可刚刚就被恒彦范摆了一道,说出了自己惧内以及尴尬的原因,现在想要立刻扳回一城是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继续求助的看着李弘说道:“陛下,今日正好县主李楚媛也在皇宫,听说是来看望皇太后的,所以臣请求陛下,无论如何也要帮臣度过眼前这一道难关。”

许彦伯不敢想象发飙后的李楚媛,会给自己造成什么样儿的人身伤害,经历过一次后,他就绝对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而且,这也是身为皇家宗亲驸马的悲哀,相比较于强势的公主、郡主与县主,做驸马的就得有怕老婆这个习惯,不然的话,到最后吃亏的依然还是自己。

“她来宫里干什么?前几日不是刚来过吗?”李弘虽然不怕李楚媛,但也知道,成亲后的李春媛与少女时代简直是判若两人,用母老虎来形容绝对是毫不为过。

“臣也不知道,臣是在进宫的时候碰见的,顺便问了一句后才知道的。”许彦伯望着眼前唯一的救命稻草,这个时候,能够救他的,唯有眼前的陛下了。

“那她知道你……把府里的奴婢名册,以及占有的田地都上交朝廷的事情吗?”李弘这一次问的有些小心翼翼。

毕竟,他有些害怕,是不是李楚媛已经知道了,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进宫,是找母后来主持公道的?毕竟母后在这一事儿上,也不算是支持自己的,最起码不是很热衷自己改制这一块儿的。

“好像……好像知道吧。”许彦伯敬畏地说道,如今已经是站在悬崖峭壁的旁边了,是绝处逢生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就看陛下的一念之间了。

第974章 华夷之辨

在任何时代,做任何事情,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如果想要推动一件事情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有第一批支持自己的人,给更多的人做出表率,而后再产生连锁效应,从而让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

自然,李弘想要做的事情,第一时间需要得到支持的便是朝堂众臣,而后才是皇宫内坐镇的龙妈、皇室宗亲以及豪门世家等等,到了最后,才是一直被统治者挂在嘴上,但却从不记在心上的百姓。

在李弘看来,奴制的改革绝对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且他也没有天真的抱着那份希望,即便是以长安、洛阳等地为首的地方,能够完全把土地资源给予改制后的奴隶,也不代表其他偏远地方,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能够像长安、洛阳一样得到彻底的改善。

所以,在他的预料之中,随着奴制的改革,从最起码的解放奴制的自由与户籍后,恐怕在地方会涌现出一批批雇农。

而会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外乎是解放后的奴制缺乏耕种工具,以及因为田地较少的缘故,所以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去依附于地方豪强,而后打长、短工。

不过即便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李弘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一步,最起码,自己最初的目的,让所有人拥有自己生命的自主权利,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好。

至于接下来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暴露慢慢改善罢了。

李楚媛的事情,因为母后武媚的从中调和,加上老纪王叔的参与,使得李楚媛闷闷不乐的同时,也不得不认命。

更何况,她本身并不是很在乎奴婢的多少与田地的多少,更多的在乎的是,她县主的家庭地位跟威信,岂能容许彦伯挑衅?

不过那些都是家事儿,李弘还是武媚,都没有去理会的必要,毕竟连纪王叔听到他亲闺女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满后,嗖的一溜烟儿,就跑的没影儿了,老胳膊老腿的比往常利索多了。

李令月自然是最早知道此事儿的,毕竟,《坊间天下》由她负责,所以李弘的意思最早明白的,理解最为透彻的,也是她李令月跟上官婉儿二人。

皇室宗亲跟朝堂众臣这两块难啃的骨头,在皇室里面拥有较高威信的纪王李慎明确支持后,便不再有任何阻力。

朝堂之上,三省六部的官员,在自己的上司已经无条件支持陛下的改制后,立刻也开始积极响应,所以这两块儿在李弘看来,最容易出现阻挠的地方,却是超乎想象的顺利。

即便是连龙妈武媚,在看到自己亲自拿到她蓬莱殿的群臣跟皇室宗亲的奏章后,也是满意的拍着奏章,连叹:难得、难得、难得啊。

“陛下……”汪楼敬畏的看着跟皇太后说话的大唐皇帝,欲言又止了好几次后,最终还是开口道。

“怎么?还没走?”李弘坐在武媚的对面,看了一眼比起从前来,已经不怎么太惧怕自己的汪楼问道。

“没走,如今在宣政殿内,放出话来了,见不到陛下,他们便不离开。”汪楼小心翼翼的斟酌着用词说道。

“你这是躲谁呢,躲到我这里来了?我还道你心怀孝心,所以才陪本宫在这蓬莱殿无所事事的坐了一上午呢。”武媚看了一眼汪楼,而后淡淡地说道。

“我一堂堂皇帝,在大唐我还用躲着谁?如果要说有,也就只有母后您了。”李弘挥挥手,让汪楼离开吧,那几个老家伙爱坐着就让他们坐着吧,大不了明日朝会不开了就是。

首节 上一节 962/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