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种战将 第773节
“尾追而来的小鬼子原本三个旅团的兵力,在损耗数千人之后占据着平原之地,据目前看来是兵力最多的一方。”
“小鬼子在右翼的兵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依据判断估计只剩下半个旅团的兵力。”
“报告,这是初步估计状况,在夜幕下无法核实具体情况,可能出入很大,仅供参考!”
杨关微微点头,随口问道:“对岸的突击队有什么发现,登陆地点在什么位置?”
“报告零号,突击队来电称已经寻到一处支流登陆,不过无法避开小鬼子的视线,正在努力继续寻找。”
“除此之外,突击队发现左翼的小鬼子很可能暗伏着重兵,偶尔传出灯光,具体情况不明。”
杨关双目一亮,霍然站起,盯着传令兵说道:“传令组建夜袭营,从水路迂回左翼的小鬼子!”
“什么?”十八号惊呼出声,左翼是小鬼子的师团,几十万部队的方向,教官是在说胡话吗?。
a
第59章破谋
战局逆变,战机显现。
杨关一语惊人心,雷得众人外焦里嫩,人人惊瞪双目不知所措。
开国际玩笑,一个师团的兵力驻守在左翼,教官竟然迂回左翼之敌,这是什么逻辑?
那里有几十万小鬼子,别说迂回一个营的兵力,就算是迂回一百个营也是有死无生。
这种肉包子打狗的战术教官也敢用,教官一定是急糊涂了吧?
传令兵傻了眼,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心存质疑,这种命令自己那里敢传达?
兄弟们听到这种命令还不得把自己给活撕了?
这是送死的命令,搁在谁身上也想不通,兄弟们打仗不怕死,就怕被人出卖。
国军士兵最忌惮这一点,几乎人人都经历过被当做弃子的战斗,再次面临这种命令谁能接受?
倘若是正面战斗,战死了是光荣,那是命不好撞上了子弹,无怨无悔,跟着先遣队值了,早也够本了。
虽然这种命令有可能是舍己为人的打法,但是兄弟们心中有疙瘩,必然引起哗变。
纵然兄弟们不说什么,接受命令迂回小鬼子,但战力绝对降至冰点,缺乏战心仗还怎么打?
“你们傻了吗?”杨关很生气,怒视一帮不会动脑子想问题的兔崽子,无奈地问道:“左翼的小鬼子为什么在白天按兵不动?”
众人一愣,怎么扯到白天,难道其中有古怪?
十八号恍然入梦,迷惑不解地说道:“依据我的猜测,左翼的小鬼子师团一定是在调配兵力,在严防国军的同时秘密运作,故而速度慢很正常。”
“后路与右翼的小鬼子是围堵我们的追兵,速度快在情理之中,这难道有什么问题?”
杨关气得扬起了右拳,作势欲打,又生生忍住了揍人的冲动说道:“你小子是在做白日梦吗?临淮关距离此地十几里地,即使是三岁的娃娃也用不了一天时间吧!”
十八号一愣,随口反驳道:“零号,兵贵神速谁都知道,可您也应该想一想,小鬼子得到我们的消息不需要调兵遣将的时间吗?”
“先遣队已经进入口袋之中,几十万小鬼子驻守在临淮关一线,小鬼子根本就不怕我们从他们的防区中穿插,速度慢很正常。”
“你小子就是一头猪!”杨关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的说道:“你这种推论在先遣队里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幼稚,表面论断。”
十八号不再说话了,内心恍然,教官说得没错,这种猜测人人心知肚明,但除了这些还能有什么?
杨关见众人迷惑开口说道:“你们要把眼光放在将领身上去想问题,左翼的小鬼子在白日按兵不动,证明鬼子军官善于审时度势。”
十八号若有所思,综合表面现象,他开口说道:“零号,您的意思是这个鬼子军官很狡猾,他在等待出击的时机?”
“你的思考有局限性。”杨关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鬼子军官等待出击的时机只是一方面,他在防备国军突袭,懂吗?”
十八号大摇其头,抬手抓着脑壳说道:“零号,您怎么又扯上了国军,那帮敷衍抗战的家伙难道还有胆量突袭小鬼子不成?”
“国军为什么没有胆量呢?”杨关反问,见众人不理解继续说道:“先遣队在抗战,国军试图捅刀子,足以证明这个国军军官颇有心机。”
“其一,他扣留突击队而不是杀,再次证明他顾虑颇多,设想致先遣队于死地的同时又不失自保的决策。”
“其二,他若是一心致先遣队于死地,结果也正合其意,那么他的安全用什么来保证?逸散在外围的先遣队员能绕过他吗?”
“老子的明码电文天下皆知,先遣队一旦覆灭,国人会绕得了他吗?蒋光头不杀人能平息世人的谴责吗?”
“其三,他既然意图谋害先遣队,自保是他的头等大事,他一个带兵的将领能怎么办?唯有用战功抵消死亡危机,懂吗?”
众人听得遍体颤抖,冷汗直冒,这特么的还真有可能,何况扣留突击队已经是事实。
扣留了大半日,贻误了战机,这期间他也没有与先遣队沟通询问,寓意不言而喻。
先遣队在对岸浴血奋战,国军士兵都看在眼里,他一个将领能不知道吗?
强行扣人拖延时间,不闻不问心怀不轨,这情况与教官的说法完全吻合。
“咝咝……”
众人越想心底里发虚得厉害,真特么的邪乎,还真有人恨透了先遣队,巴不得一刀子捅死。
十八号一头冷汗,恨得咬牙切齿,随即联想到迂回突袭的问题不解地问道:“零号,鬼子军官为什么推迟进攻的速度?”
难道是防备国军突袭,故意延缓进军的时间,以便观察国军的反应再做调整?
杨关转身凝望左翼说道:“鬼子军官很狡猾,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直至夜幕降临前夕才派兵围堵,这个时间点选择得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