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60节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听说乌法曾是鞑靼人的领地,想必这里的羊毛加工很好。希望我们打赢战争后,我以游客的身份来到这里购买羊毛毯,那时候能够空气清新。”
“您放心,一定如此。”
军列又在乌法停了几个小时,只为必要的设备检查,以及照例加水加煤。
杨明志下了一次车就没有再出去,车厢里有些憋闷,那也比户外的污浊好很多。
乌拉尔地区的油田挖出的石油油品一般,遂在炼油时候排污较为严重。
苏联的燃料情况不管怎么说比德国要好,德国只有西里西亚的大油田和罗马尼亚的油田。德国不得不搞合成燃料供应军队。所有参战国里,唯一得天独厚的只有美国。
美国国内坐拥巨大的德克萨斯和加州油田,其次就是苏联,有着巴和乌拉尔两大油田。喀山和乌法都属于乌拉尔油田的范围内。
苏联的特点是地广人稀,苏联的体制也强调把劳动力集起来,所谓集力量办大事。乌法的人口超过百万,它在战争的意义,就相当于的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炼油厂。整个乌法最大的工业就是石油化工,以生产出大量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铺路用沥青、做蜡烛的石蜡,甚至是暂时用处较狭窄的塑料。
乌法这座城市从事石油相关产业的都多少人?十万!
如果是上好的轻质原油,炼油时的烟尘不多,奈何乌法的石油不好,粘度高是可以改善的,含硫高,却需要复杂的脱硫过程。苏联当然有这方面的技术,可是完全落实下来,产量有会下降。仅仅是吸臭气人还是能活命,为此牺牲了肺脏的细胞换来的是更多的燃油,更多的能源供给意味着苏联的所有装甲车、战斗,有着更强的战斗力。
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不过老百姓也并没有那么高尚,他们的确知道吸雾霾对身体不好,苏联官方却几乎没什么这方面负面宣传。更多的则是,烟囱的黑烟象征着生产力,烟雾越多越证明制度的优越性。
如此一来,对空气的污浊抱怨归抱怨,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在战争时期的吃饭问题,以及去往前线的男人们何时凯旋。
个车头提供倍的动力,军列的烟囱冒着黑烟,以雄壮气魄离开了烟雾缭绕的乌法,下一站车里雅宾斯克。
离开了乌法,污浊的空气似乎渐渐消失了。列车在乌法站停靠两个多小时候,而今到了午,户外真可谓阳光明媚。
今日的午餐没有什么特别的,在伺候完老婆吃罢了饭,杨明志继续拿着自己的记本,钻进自己的包厢内作画。
至少,妻子绝对不会打扰自己的工作。
因为,杨桃正抱着一大块美国的军粮巧克力,费劲吧啦却有欲罢不爽的嚼着。
“呵,明明是最劣质的巧克力,你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个,慢慢品尝美味吧,以后你苏联大规模进口古巴可可豆,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美味。”瞥了她几眼,两人对视一笑,杨明志更专注于枪械图纸的线条勾勒。
第1716章 我们已经到了亚洲
安装弹股的波波沙或是波波德重量太大,且没有可折叠枪托。杨明志记得很清楚,之前巴尔岑的侦察营比较喜欢缴获的德制mp38或是mp40
,原因有两个:轻便、容易补充弹药。
不过正规部队还是喜欢有弹股的波波沙,原因也很简单,当阻击战或是伏击战打起来时,所有士兵都希望自己的武器弹药充沛火力强劲
。
可冲锋枪的终究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它用于野战的时代很快就结束了,发射全威力弹步枪的时代也逐渐落幕,从现在开始,突击步枪的
时代降临了。
它可不是时间安排的那样必然诞生,而是无数士兵用生命来验证,战场上怎样的武器最有性价比。
这个代价确实很高,可军事武器的发展就是伴随着可怕的杀戮。
就好比二十多年前,英国军人普遍认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才是最高效的杀人机器,结果英法军队在凡尔登的一次冲锋,当天被德军重机
枪打死六万人。
之所以如此,德军在阵地上布置了大量的马克沁机枪,一个班操作一挺,数千挺机枪短时间内打出上千万发子弹,平摊每个英法士兵就
有五百多发。机枪打的是全威力重头机枪弹,只要命中一发,士兵不是毙命就是重残。再由机枪大炮造就的无人区,受伤只是缓慢的等死!
马克沁还是太沉重了,德国虽然有广泛使用通用步枪,它发射的依旧是重头机枪弹,依然是强烈的火力过剩。
而苏军派出去打巷战的部队,一个班里可以有五支冲锋枪。狭窄环境就需要超强火力,冲锋枪能够做到,就是距离一远,精度没了,威
力也没了。
如果每一个士兵都是机枪手,近距离火力很强,远距离依旧能保证比较准确的命中率,这就需要一款折中的枪械。
两天时间,杨明志在自己笔记本的空白页面足足画了十页。
他所绘画的枪械样本就是那个位面老毛子自己研制的akm。
杨明志可不相信苏联现在就能迅速搞出小口径弹,再说就是搞出来了,军队方面能瞬间接受不到6毫米的弹头?不!他们都是一群迷信
7.62毫米的老家伙。
ak枪族的枪机结构导气结构都是一样的,所用子弹更是通用。
基本长度枪管,木质枪托,这是普通战斗步兵使用。
截断枪管,安装可折叠枪托,这是侦察兵、坦克兵等使用。
增长枪管,前段安装两脚架,可使用弹匣或弹股,这就是一种班用机枪。
“等我到了新西伯利亚,这三种武器应该作为优先项目开始研发。”
他已经勾勒完毕前两种枪械蓝图,正全力勾勒班用机枪。他估摸着,现在的苏联制枪工艺,能否生产出特别耐热的枪管?还是不要报以
太大的希望,这便可以在枪管上画上些散热片。
他轻轻的放下笔记本,面色凝重,额头之上已经泛起豆大汗珠。
杨桃轻轻撇过小脸,惊讶的问:“哥,你怎么了?很热?”
“没什么,就是有些紧张。”
“你紧张什么啊,火车跑的多稳,你紧张个啥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