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第725节
论上阵杀敌,村里的老乡自然不如六十六团的将士们。
但是,论编草垫子,干些手工活儿,六十六团的将士们自然又赶不上村里的老乡。
正值农闲时节,仝泽辉回去招呼一声,村中四十多号男人全部涌进了六十六团,跟着工兵连忙碌了起来。
不两日,各部的厕所建好了,营房、堡垒修葺完毕,卫生整顿得干干净净,柴禾也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草垫子也编了过七七八八。
只是,黄化还没有消息。
十一月八日,农历九月二十七,立冬。
这天一早,太阳便爬上了天空,难得地勤快了一次。
有了阳光,兄弟们的干劲更大了。
李四维的精神也更加振奋,匆匆地吃过饭,和郑三羊交代一声,便在各部驻地巡视起来,巡视完也不回团部,带着苗振华直奔师部。
旭日高升,阳光普照,两骑沿着大道直奔陌南镇而去。
“团长,”苗振华精神抖擞,声音轻快,“药品肯定到了……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呢!”
“也该到了!”李四维笑着点了点头,“粮食都已经到了两天了……”
补给在两天前就到了,只是,药品并没有跟着一起送过来。
“哒哒哒……”
李四维话音未落,却见两骑迎面疾驰而来,蹄声急!
“李团长,”两骑也看到了李四维,当先一人连忙收缰勒马,满脸喜色,“药品发下来了,主任让俺们给你送来了!”
当先一人正是师部后勤处的刘干事,随后一人是张干事。
李四维往马背上一望,果然就见两个大箱子结结实实地绑在了两侧,后面一骑也托了两大箱。
“刘干事、张干事,辛苦了!”李四维顿时眉开眼笑地望这两人,“有好多阿司匹林?”
在这个时代,阿司匹林就是治疗发烧、头疼的主要药物。
“这两箱都是阿司匹林,”刘干事连忙指了指马背上的箱子,又指了指张干事马背上的箱子,“那两箱是盘尼西林和磺胺,听说后面还有些奎宁和阿品托。”
盘尼西林即青霉素,和磺胺都是消炎、抗感染的药物。
奎宁是防治疟疾的主要药物,阿品脱则和吗啡一般具有麻醉作用。
虽然有些少,却也比没有强!
李四维连忙调转马头,“走,去团部!”
“李团长,”刘干事跟了上来,“主任让跟你解释一下,本来这批药品前些天就该到了,可是,那时候南边打得正凶……药品也只能紧着他们先用了!”
“我明白,”李四维笑着点了点头,“友军在南边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威风,兄弟们听了捷报都高兴得很!”
长沙的大战从九月十四日一直打到了十月十四日,第九战区官兵重创日寇第十一军,彻底挫败了日寇“尽量在短期内结束战斗”的企图,用他们的英勇顽强告诉了日寇一个事实:中国军人,不可侮!
“是啊!”刘干事连忙点头,满脸憧憬,“这一战把十多万小鬼子都打退了,很不容易呢!”
“是啊!”李四维等人纷纷点头,满脸感慨,“不容易!”
打退十多万小鬼子的进攻,其中的艰辛也只有真正和小鬼子浴血拼杀过的人才能明白!
第三零六章不能怕
在中国,传统医学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医学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国内的现代医学起步却很晚。
当阿司匹林、盘尼西林、磺胺、奎宁、吗啡、阿品托等现代高效药物被大量应用来在现代战争中救死扶伤之时,我国竟然连能生产这些药品的制药厂都屈指可数,药物的需求主要还得依赖进口。
随着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陷落,寥寥无几的制药厂也损失惨重,加之日寇对我国海上运输的全面封锁,药品已经成为了抗战军民最紧缺的物资之一。
部队缺医少药,伤病的将士境遇之悲惨……不忍言之!
但是,医护排的女兵却不得不直面这种惨状。
医护排的营地里,小占步履沉重地从一间病房里走了出来,满脸疲惫,病号的呻吟从身后的病房里飘出,痛苦而压抑,不断钻进小占的耳中,好似一记记重锤敲在她的心上,将她敲入了阴霾密布的深渊。
病房外阳光明媚,那温暖的阳光照在小占的身上,却驱不散她心中的阴霾。
“排长,”小翠轻轻地跟在小占背后,眼眶泛红,声音颤抖,“药啥时才能拿回来?都断药两天了,再拖下去……真的要死人了啊!”
宁柔和伍若兰快要生产了,已经不能在医护排忙碌,小占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代理排长。
“唉!”小占一声轻叹,“你们多拿些热水给他们喝……我再去催催团长。”
说罢,小占整了整衣帽,大步流星地往营地大门走去。
“排长……”小翠轻轻地喊了一声。
小占脚步一顿,却听得身后最终只传来了一声轻叹,便又迈开了脚步,继续往营门口走去,步伐更加坚定。
她知道小翠想说什么,但是……谁叫他是团长!兄弟们无药治病,不找他又该找谁?
望着小占的背影,小翠一声暗叹,艰难地转身,又往病房走去。
她见过那个男人在病房之中那种深深地悲伤……再逼,他也会垮掉吧!
“哒哒哒……”
营门外,蹄声陡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