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第1169节

  “繁华的咸阳城都会变成一片废墟,金城千里会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帝国所有的荣耀和过万都会埋葬在历史的尘埃里。”

  胭脂紧紧地握着皇帝的手,这一刻,他感受到了皇帝轻微颤抖的身体。

  民间常说,皇帝是天子,是真龙,但是皇帝终究只是一个人,如果非要说的准确一些,那就是整个天下最为尊贵的人,但终究还是人,人身上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在皇帝身上体会得到。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发兵

  

  整个天下都在下雨,项羽站在郢都的城楼上,就可以看到暴涨的江水滚滚东去,远处的战舰在伴随着河水起伏而摇动。

  风雨打湿了项羽身上的战甲,顺河战裙往下落。

  杨玉环人在远处,凝视着项羽的背影,眸子里带着痛苦的神色,最终还是缓缓走了过去。

  雨已经很小了,杨玉环的秀足落在墙砖上,踩踏着还没有流走的雨水,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

  “你来了?”

  “我来了。”杨玉环道,“那个人都已经死了,陛下难道还不相信我说的话吗?我已经跟了你一辈子,这一生都只有你一个男人,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

  “我什么时候过说过我不相信了?”项羽眸子里带着痛苦。

  杨玉环张开双臂,想要从后边保住项羽伟岸的身躯,却又停下了动作:“我的陛下,我的夫,我的郎……”

  “夏天过去了,就是秋天,再有十多天的时间,大军就要出发了。”项羽转过头看着杨玉环,杨玉环的身体像是不受自己控制一样,向着项羽走了过去。

  当你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懂得菏泽中不受控制的感觉。

  “你是知道的,我从始至终,爱的人都只有你一个。”项羽抚摸着杨玉环的脸颊,“十天以后,我就要出兵北上,这是终极一战,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主宰,秦不灭,我大楚就不能真正的君临天下。”

  “我知道。”杨玉环流着泪道:“阿郎,你一定要保重,我会在郢都城等你回来!”

  杨玉环贝齿轻咬,她压断一撮长发,洒在滚滚东去的江水中:“司命之神见证,我郎若是不能得胜归来,妾投江水明志!绝不独活!”

  项羽眸光复杂:“不用这样的,你知道我从来都是替别人去死,而从来不会叫别人替我去死的。”

  “我不一样!”杨玉清凄然一笑:“我不管你宠幸多少女子,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只知道,你是我的郎君,你是天下人的君王,但是只是我的郎君,我知道你一定会取得胜利,一定会斩下嬴扶苏的人头,我的郎君,你才是整个天下最伟大的王,你才是整个天下真正的主宰,我会在郢都等你,终有一日,我们大楚会君临天下!我会亲眼看着我的郎君履至尊!”

  项羽心中有一股无法言说的豪情。

  三日后,大雨停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是行船的最好时机,无数战船逆流而上,穿过三峡,直奔江州城而去。

  官道上则还需要等一两日的时间,太阳会将道路上的雨水晒干,这样才可以给大军通行。

  项羽将这一路大军称之为西路大军,以镇守江州城的元帅王玄策为主将,还有副统帅杨素,副统帅姜松,其余等排的上名号的将领就有十数人,至于其他的斩将,那都是成千上万计算的。

  这一路大军,合计四十万!

  四十万精锐,而不是四十万赶鸭子上架的民夫!

  如此大的军事行动,咸阳城章台宫扶苏御案上的奏报,就像是雪花一样飞来。

  终于要开始了!

  这一场战斗已经等得太久了!

  正史上,灭秦的人就是项羽,扶苏的身份就已经注定了他和项羽是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敌。

  终极一战!

  开始了!

  秦国朝廷急忙商议对策,扶苏果断下令,着令白起为南路大军统帅,出任元帅一职务,任命吴起为副元帅,韩信为副元帅,除统帅韩信麾下十万皇帝亲兵以外,百战军归属于韩信调遣,以李元霸为军中上将,破敌制胜,便在江阳!

  次一路兵马,皇帝亲坐镇前往,一同参与战斗。

  任命姜尚为大帅,出任东路大军统帅,兵部尚书诸葛亮为监军,司马懿、周瑜为副元帅,征调平东将军岳飞一同出战,兵员构成主要有重新增不过人员的二十万胶东郡,陈庆之统帅的十万皇帝亲军,岳飞三万平东军,并且节制新野范围之内所有的大军,包括郭子仪十万大军,前将军薛仁贵、安西将军赵云部、安北将军冒顿部,朝廷中的人推测,觉得楚国皇帝项羽定然会率领大军走陆路,所以扶苏把子受和李存孝留在了姜尚军中,等着项羽上套。

  其余大军除了镇守在广陵战区的几十万人以外,所有的人兵马在都作为候补,以镇国侯蒙恬为最高统帅,坐镇咸阳城。

  “朕不在京城这段时间,太子监国,皇后垂帘辅政,六部官员,文武大臣,胆敢有忤逆,族灭!“

  “咸阳诸事,以供应均需为第一要务,六部官员敢有懈怠,斩!”

  扶苏凝视文武百官,所有的人心中都热血沸腾,这一天,终于来了!

  终极一战,终于要开始了!

  扶苏也踏上了前往成都的道路。

  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声势惊天动地。

  关中百姓夹道高歌,耳边所有的声音都是秦腔。

  暴雨赶过去,道路上的水还没有彻底被晒干,但是却把道路冲帅的非常赶紧。

  从关中前往陈仓,然后南下的道路一直都修缮的非常好,没有人刚在这件事情上马虎,弄不好,那可不仅仅是掉脑袋而已。

  “儿郎们,要回来啊!”

  道路边上犒军的老妇人挥舞着手中的勺子,大声喊着,“我三个儿子,一个都没有回来,想着家中的老娘,总要活着回来!”

  “好儿郎啊!都是好儿郎啊!”

  军中的莽汉路过,捂着脸低声的哭泣。

  没有人觉得这老妇人扰乱了军心,一个为帝国奉献了自己三个儿子的母亲还没有资格这样的话,还有谁有资格说的这样的话?

  “去年我来的时候,就看到这老妇人在路边施粥,今年又来看了。”李元霸低声说道:“那时候就觉得他很亲近。”

  扶苏没有说话,如果真要论起来,自己才是这个老妇人最大的仇人,如果没有自己发动这些战争,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又怎么会死在战场上?

  郑和微微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对着李元霸道:“军中的武夫们每一次回来以后,都会把钱财粮食往这边送,所以老妇人生活不愁,他三个儿子都是禁军。”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朕与你们同在

  

  扶苏勒住战马,走到了道路边上,马低头肯长势极好的青草,“谁的部下?”

  这一次不等郑和说话,一个武将便走了出来:“陛下,是末将的部下,三兄弟都从军,而且还是在一个军队里边的情况很少见,所以末将当初就非常注意。”

  “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姜维。”扶苏点头道:“这老妇人家人还有多少人?”

  “就她一个人,还有十多个缺胳膊少腿的武夫,已经上不了战场了,现在都在她家中,就管她叫做娘。”

  “都是些无家可归的人?”扶苏心里一阵难受,很多老卒下了战场,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死的更是丢脸。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没有什么所谓的补贴。

  “都没有。”姜维道:“咸阳城外的老卒村,都是无家可归的老卒居住在那里。”

  “靠什么过活?”

  姜维不敢说话了,低着头。

  “这些事情,以前从来没有人和朕说过。”扶苏看了一眼郑和,郑和整个人入坠冰窖:“到了成都,自己领受五十军棍!锦衣卫全体上下,扣除俸禄三月!”

  “臣谢主隆恩!”郑和翻身下马,叩首拜道。

  姜维咽了咽口水,道:“都是靠着以前的主将送去粮食,要是主将战死了,新上任的主将没有人理会,也就只能去城中乞讨了。”

  扶苏忽然想到了那一日暴雨,他和胭脂乘坐马车,看到屋檐底下有一个乞丐。

  “朕知道了,快马给吏部,拨给一些物资过去。”扶苏扯了一下缰绳,忍不住高声唱了起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这是正史上汉代的乐府诗,这个年代人自然是第一次听过,而且还是皇帝亲口唱出来的。

  成片成片的武夫都向着这边看了过来,悲愤是一种力量,老妇人的话,像是重锤打击在扶苏的心中,诗歌本就是有感而发。

  扶苏如今已然,觉得唯有此诗,能表达自己此刻心中的悲愤。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心肠再坚硬的壮汉,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红了眼。

  皇帝还没有停下,歌声在军中回荡:“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憋在心中悲愤,只有彻底散发出来,才会真正转化为力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不知道是谁触景生情,在马背上起头唱了起来,皇帝的新词他们不懂,但是其中的情感却不是假得,很自然,人们想到了耳熟能详的歌谣。

  “今我来思,雨雪靡靡——”

  李元霸流着泪,想到了死在千山城的兄长,死在了陈金山的大哥,死在了江阳城的三哥,死在了滇池的侄子和父亲。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歌声并不能完全把悲痛带走,但是却能鼓舞军心士气。

  “……”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正在所有人都心痛的时候,皇帝身边禁军的歌声骤然一变:

  “岂曰无衣!”

  所有的人身躯都是陡然一震,先前所有的悲伤都瞬间消失,几十万靡靡的大军骤然散发出冲天气势来

  武夫们举起手中的战矛,仰天嘶吼:

  “与子同袍!”

  有的人眼角还在带着泪水,同样振奋精神,这些都是百战不死的老兵,半身蹉跎岁月都在战场上,生里来死里去,对于活着的情谊,他们比任何人都看得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是最铿锵有力的战歌,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敢死之士高声怒吼着奋勇上前,死不旋踵。

  皇帝也在高声大唱,军歌唯有铿锵雄壮,方才有肃杀之气,进一步才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首节 上一节 1169/1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下一篇:盛唐血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