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第276节

  

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

  

  大雪能阻挡大军的行军,但是却阻挡不了政客的野心。

  曹操和朱元璋两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将如何瓜分张楚,经略这一篇富饶之地想好了。

  而张楚国之中,邓宗、臧田、宋留三人,自然是受到了朱元璋和曹操两人的书信。

  在这书信之中,自然是少不了一番拉拢威胁。大棒加蜜枣,永远是拉拢人最好的办法。

  看完书信只手,臧田吓得两股颤颤,几乎不能行走。

  “老赵,你看这该怎么做?”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臧田早就被赵匡胤搞定,此刻说话称呼之间,也不免变得亲切了几分。

  赵匡胤看了看,忽然笑道:“这就是我们成事的时机到了!”

  “难道真的只有屈居人下?向着赵国投降不成?”臧田心中叹息道。

  “这一点你就放心了,我们现在驻守在平陶城,往北边走几百里开外,就是秦国龙骧将军关羽驻守的地方,所以赵国不定不会逼迫我们。

  将军现在只管开口问朱元璋索要各种军需物资了,壮大我军就是,表面上遵从朱元璋的号令就是了!”

  顿了顿语气,赵匡胤笑道:“甚至,将军现在就可以向着朱元璋讨要官位,说愿意起兵直接南下生擒邓宗和宋留两人,表明自己的忠心!”

  臧田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便直接叫赵匡胤草拟一份书信,写个朱元璋。

  从平陶城出发,直接走过马陵,短短几天时间,就可以将这一份书信送到赵国。

  朱元璋看完这一份书信之后,心中很是快意。

  理由很简单,宋留和邓宗两人,回信都是辱骂朱元璋的。

  因为朱元璋之前和陈胜怎么说也是联盟关系,现在陈胜刚刚道台,朱元璋就想着怎么把人家的财产瓜分,简直就是不当人子!

  这话气的诸葛亮暴走,知道看到了臧田的书信之后,心中方才升起几分快意。

  觉得这家伙还算是识时务的。

  当下,诸葛亮下令,召平领军一万,带着各种军需物资,直接前往平陶城之中。

  为了拉拢一下这个张楚国以前的统军将军,朱元璋敕封召平为赵国破虏将军。

  在大雪都还在没融化完了之前,便直接调动大军,押送各种军需物资,粮草等,前往平陶城。

  看到那慢慢地军需物资,有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臧田心中那高兴劲溢于言表。

  这一刻,臧田是完全把赵匡胤当做神仙一样来对待了。

  因为他所说的事情,全部都已经发生。

  “简直神了!”臧田立刻就向着召平介绍了赵匡胤。

  “你就是赵国王叔?”召平看到这赵匡胤之后,多少是有些紧张的。

  因为自己现在侍奉的大王,就是杀了眼前这个人的侄子,这才登上的王位。

  赵匡胤微微一笑:“何须这么惊讶,所说的赵国王叔,现在只不过是臧田将军麾下的武将而已,只希望将军在以后在赵王面前能为小人说几句话,小人绝对没有别的心思,只求在这乱世中,苟全一条性命而已!”

  赵匡胤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召平自然也不会不近人情,便摆着胸脯,把自己战甲前头的护心镜拍的砰砰作响。

  “放心,你是老臧的兄弟,那就是我召平的兄弟,不瞒你说,我家兄长召骚,现在是大王面前的红人,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

  赵匡胤连忙拱手道:“如此说来,就多谢将军了!

  “这就有些见外了,咱们兄弟这一次还需要勠力同心,将邓宗和宋留两个贼人生擒,送到大王面前请功才是!”

  “这就需要多多仰仗老赵了,你可不知道,老赵可是个人才啊!”臧田哈哈大笑,拍了拍赵匡胤的肩膀。

  赵匡胤连忙道:“不敢当,这还需要仰仗两位将军调度全军,鼓舞军心士气才是最重要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赵匡胤有意的恭维之下,三人很快就打成了一团。

  ……

  且说扶苏从大陵撤军回到京城,足足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回到京城之中,扶苏才发现,秦国现在的粮食变得非常的紧缺!

  纵便是徐光启和蒙恬两人开荒,今年水稻已经丰收的情况之下,粮食依旧很紧缺。

  起初是临乐城的暴雨,就已经消耗了很多的存粮。

  因为那个时候法正曾经从草原上抽调了很多牛羊肉食进入长城内,缓解了大秦的粮食危机。

  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问题就出现了这一场大雪上!

  那些留守草原的匈奴人,甚至于一些华夏人都在草原上放牧,就是因为这一场大雪,冻死的牛羊不计其数!

  赵国、乃至于秦国大地上的大雪都已经开始融化,可是草原上依旧是风雪不断。

  这种情况如果放在往年,边关就会囤积大军,防备匈奴人南下抢走华夏人的粮食。

  不过现在,匈奴的草原,早就已经成为到了大秦的属地,所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运送粮食给这些草原上的人,防止他们饿死冻死。

  于是乎,今年刚刚丰收的大米,一车又一车的往超远运出去。

  扶苏实在是有些后怕,当初如果坚持驻军在大陵城,下令往京城这边强制调运粮草过去,大秦的百姓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勉勉强强维持住了粮食的消耗,这一年余下的粮食,扣除了明年的种子,剩下的就只能支撑秦国到明年收获的时候、

  前提是,明年大秦的粮食丰收,没有遭受什么灾祸才行。

  到了现在,扶苏忽然明白过来了,为什么历朝历代,乃至于一些空前强大的帝国,基本上都都不会想着将这长城外边的草原纳入版图。

  草原上的环境实在是太不稳定,一旦发生灾祸,将会需要很多物资,这足以拖垮一个王朝。

  如果大秦拯救草原的物资用来武将军队,这足以叫大秦的军备力量在瞬息之间提升到极致。

  只是,既然已经得到了冒顿那天下无敌的骑兵军团,就丢掉草原上的匈奴人,扶苏自问自己的心肠还没有那么硬。

  既然做不到,那就全力救援吧。

  朝堂之上,扶苏下令调动全国的力量,救济大秦百姓,不论是长城内,还是长城外的,皇帝表示自己不愿意看到饿死一个大秦的百姓。

  法正、诸葛亮等六部尚书,统领满朝官员,高呼万岁!

  并且表示,一定会约束百官,方式有作奸犯科之人,定斩不赦!

  扶苏坐在龙椅上,内心是很不平静的。

  天知道中央这里的物资发下去,下边的官员能不能执行下去。

  皇帝的目光在百官面前扫过,最终落在了秦桧身上!

  要说贪官的话,秦桧必定就是其中之一了,要是叫秦桧去把这些贪官揪出来,啧啧,这会不会很好?

  “秦桧!”皇帝说道。

  秦桧身躯一震,立刻从法正后边走了出来,一幅受宠若惊的样子。

  “陛下,小臣在!”秦桧行了叩拜大礼,跪在百官前列。

  一时间,百官都用一种羡慕的眼前看着那这秦桧。

  这家伙跟随皇帝从那边回来之后,可以称得上是官运亨通,在法正的提拔之下,已经成为了户部尚书的副手,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法正就会想着皇帝尚书,提拔秦桧为侍郎也说不定。

  “秦桧,朝廷拨下去无数物资钱财,朕希望这些东西都落到实处,你可明白朕的意思?”扶苏眯眼看着秦桧。

  秦桧心思飞快的转动起来,当即大声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保证,我朝中所有的物资,都能下放到该放的地方,只是……”

  “只是什么!你且说来朕听听!”年轻的皇帝在龙椅上边倾斜了一下身子,脸上绕有性质的看着秦桧。

  秦桧道:“还请陛下下旨,微臣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最好……最好……”

  秦桧的眼神在向着常遇春瞟。

  常遇春怒声道:“看某做什么?某有没有为难你!”

  秦桧现在跪在地上,但是还是冲着常遇春拱手道:“将军说笑了,某只是想要借助以下将军的杀气,震慑宵小之辈!”

  “你的意思是,想要我和你搭伙?这个可以啊,但是做什么需要听我的,这下腌臜泼才,不砍杀千百个,就不会听从陛下的话!”

  “危言耸听!常遇春,你在这大殿之上,胆敢如此野蛮,口出不逊,小心本官参你一本!”法正立刻就走了出来,沉声喝道。

  虽然是一个文官,可是这一嗓子,却还是吓得常遇春一哆嗦,恨不得把脑袋缩在裤裆里。

  扶苏道是乐得见到这一幕,武人主宰杀伐,太过于刚烈,终究是不好的,这需要文官的约束。

  这一点,扶苏的想法倒是和后世的赵匡胤所想的一样,武人起了贪心,天下动、乱,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就比如现在的状况一下,天下动、乱,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至于文官,那就需要统治者以身作则,上位者的风气正了,下边的官员可不敢乱来。

  扶苏自己自己觉得,将皇宫中的玉片拆掉,做成了扑克牌之中,整个国家的风气都变的好多了,皇宫中的装饰朴素,国家的风气就会变更许多。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之,风气这一点,扶苏还是不担心的。

  

第三百八十一章 修内政

  

  秦桧的机灵劲,叫扶苏都有些佩服,当下一抄手,将自己随身的佩剑拿下,身边上的周文立刻跪在地上,双手抬起,从皇帝手中将那佩剑接在手中。

  “秦桧,这一口剑是朕的随身佩剑,你就提着这一口剑,凡是贪官污吏,便以此剑斩杀!”

  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常遇春张着嘴,抬着眼睛看着那一口剑,心中想着,这一口剑若是落在自己手中,那岂不是想杀谁,就杀谁?

  从周文手中结果皇帝随身佩剑的时候,秦桧一双手都是颤抖着的。

  “微臣——谨遵皇帝陛下旨意!”沉甸甸的三尺青锋落在手中,秦桧心中生出一股豪情。

  朝中武将忍不住侧目,看着秦桧。

  “甚好!”扶苏微微颔首,而后将目光落在了常遇春面前:“常遇春,你就和秦桧一同来做这件事情,朕从禁军之中拨给你五千军士,虎贲军将士随时听从你的调遣!”

  “末将遵旨!”

  常遇春和高顺两人纷纷武将的行列之中走了出来,拱手施礼。

  安排好了这件事情后,扶苏转头看了一眼诸葛亮,道:“孔明,军队驻扎调遣的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

  “陛下,微臣列了一份清单,上边分别说朔城战区、京城战区有功之人,还请陛下过目!”

  当下在,诸葛亮从衣袖之中,取出一份奏折,一躬身,一边上的周文立刻就双手接了过去,转身呈给黄帝。

首节 上一节 276/1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下一篇:盛唐血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