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盛唐血刃

盛唐血刃 第597节

李渊道:“裴监,此事,你怎么看?”

“臣以为,此事有待商榷!”裴寂一旦开了口,就没有了犹豫,他斟酌道:“如今天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滚滚,突厥三十万大军齐聚定襄,意图不明。我们大唐,此刻正是宜静不宜动,一旦推行文勋十二转制度,恐怕各州县官员不明所以,妄生事端。”

裴寂毫无保留的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当然也很是充分。

平心而论,任何改革,少不得朝廷动荡,人心不安,裴寂这么说,其实倒也无可厚非,强敌压境,再行改革,人心不稳,这简直就是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李渊听了裴寂的话,脸上不见任何一丝情绪波动,古波不惊,他一双老眼,目光灼灼的望着萧瑀道:“时文,你怎么看?”

“老臣以为,此事大有可为!”萧瑀离座而起,走到陈应面前,躬身一辑道:“陈驸马,胸怀社稷,心念天下苍生,老臣为陛下得此佳婿贺!”

萧瑀这才转身,面对众臣侃侃而谈道:“突厥强敌压境,诚如裴相国所言,此时宜静不宜动,不过,朝廷民部入不敷出,恐怕难以持久,以陈驸马之计,未偿不是一良治政良方,老臣以为,我们可以先完善文勋十二转的各项考评制度。将来作为考校天下栋梁的甄选良方,只是陈驸马之计,还有待商榷,比如这个考评是谁来做,御史台还是吏部考功司?还是有陛下直属新立一府衙处置?这都需要另行商榷。”

李建成眉心微蹙,也没心情和陈应理论。

只是这件事情影响深远,陈应作为东宫门下得力干将,居然不经请示,直接禀告李渊,这属于越级,这让李建成颇为不满。

陈应却心花怒放。因为此事,涉及朝廷的改革,影响深远,可以作为靶子,吸引众臣的注意力,从而淡化窦建德归降的影响,也可以让李唐朝廷,来不及朝窦建德下手。

陈应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河北之乱,虽然刘黑闼已经被罗士信杀了,但是陈应却无法保证,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张黑闼或李黑闼,郭黑闼。

李渊最终没有决定,像这样涵盖方方面面利益的政策,哪有那么容易出台,必须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

众人离开之后,李建成扯了扯陈应的衣袖,陈应会意,跟随李建成,登上了李建成的马车。

上了马车之后,尉迟恭率领东宫左监门率缓缓起驾,朝着东宫行去。

李建成望着陈应,叹了口气道:“陈应,你实在太莽撞了。”

陈应自然明白李建成所指,他并没有急着辩解,而是反问道:“太子殿下,你说是天下大,还是朝廷大?”

第二十三章逮到耗子就是好猫

第二十三章逮到耗子就是好猫

“天下大,还是朝廷大?”这个问题在李建成的脑袋里转了一圈,李建成反而绕晕了:“朝廷和天下不都是一样吗?天下是朝廷的天下,朝廷是天下的朝廷!”

这句话说出来仿佛像绕口令一样,事实上这几乎是这个时代人,普通的认知。朝廷既是天下,天下既是朝廷。

陈应听到这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李建成疑惑的问道:“难道不对?那你说说,是天下大,还是朝廷大?”

陈应豪不犹豫的道:“自然是天下大!”

李建成点点头,不明决心的道:“天下大?愿闻其详!”

陈应伸出手指,蘸了一些茶水,在桌案上划了一个大致的舆图轮廓,陈应一边画,一边向李建成解释道:“太子殿下,河东作为大唐龙兴之地,却在短短两年之内,两易其手,这难道不够说明问题吗?如今,用句毫不客气的话说,大唐朝廷,威慑力仅仅局限于关中,河东是河东人的河东,河西是河西人的河西,河南也是河南人的河南,河北同样是河北人的河北。打天下不易,守江山更难,治理江山难上加难!”

李建成点点头道:“不错,陈卿言之有理。”

“如今、河南、河北、以及山东地区,名义上都归附了大唐了,可是真正的归附了吗?”陈应叹了口气道:“地方与中央,能不能步调一致??”

李建成沉默了,隐隐约约他明白了陈应提议设立文勋十二转的目的。不过,还有一部分原因他没有想明白。

“河北水土肥沃,适合耕种,素以殷实著称。河北本属燕赵之地,民风原本激烈好斗,稍有不从,则会拔刀相向!”陈应顿了一顿又道:“而江南则不以为然,自五胡乱华,衣冠南迁,江南便大兴儒学,更是领天下风气之先,名儒辈出,以冶学传家者数不胜数,渐渐成为士林重镇。与他处不同,江南本是楚地,习染儒学后不改慷慨,好议论,清谈为容,而河西却久居塞外,与诸胡杂居,其既我华夏同族,身上也沾染了些许胡人习气,各地民风不同,习俗不同,要想治理好,颇为不易,大唐以武立国,马上可得天下,但是马上却无法治理天下。若大唐只有关中一隅之地,自然不必考虑太多,然而天下却不单单指关中、西河、河东、河北、河南,还有江南、巴蜀、岭南、辽东,天下之大,自然不能统一而论,这就需要因地适宜,从俗而治。可是文官为官一任,三年而卸,他们会在当地如何作为?这直接关系着朝廷,能不能对当地有没有有效的控制。”

道理好讲,事实上事情却非常难办。别说现在,就算是后世,地方上的村霸,镇霸,同样无法无天。天下有门阀,有世族,州县有豪强,地方乡野又有宗贼。这其实就是地方宗族势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特殊的地理形势结合,就成了一个顽疾。一般的宗族最多把持当地政权,间接影响太守、县令长,真遇到狠的也不行,毕竟民不与官斗,官府手里有郡兵做为武力后盾,实在不行朝廷还能征发更多的人马,再大的庄园也给你踏平了。可是宗贼不同,他们往山里一躲,据险而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廷再多的兵也不好使。

别看中原世家威风,居庙堂之高,呼风唤雨,声名显赫,一旦失势,随时可能被连根拔起,论生命持久力远不如这些依山傍水的宗贼。只不过他们处江湖之远,名声不显,不够资格在正史上留下姓名,最后化为一个个抽象的标签。

中央所委派的流官,根本撼不动地方上的宗贼,可是,一旦让地方大权旁落,朝廷政策影响不到,却非常容易痛失人心。中原州县还好一点,最怕的就是偏远州县,那里的宗族和部族势力,更加顽固。

要想刺激文官,跟地方豪强或宗贼对抗,唯有提高文官考核,把文官的政绩,与他们的仕途直接挂钩。要知道,现在还没有官员离任审查制度,在这个时候的官员,一旦账目上出现亏空,都是由后任官员填补上任官员的亏空,可想而知,中国数千年历史,出现了两个清官,贪官数不胜数,主要是制度上的缺失,缺乏一个官员考核体系。

在后世,陈应没有任何权力,根本就没有资格对于国家政策制度指手划脚,可是在这个时空,阴差阳错,陈应感觉如果完成后世的遗憾,他就枉穿越一场。

陈应与李建成敞开心扉,从现实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国家的刚性需求,方方面面,都与李建成阐述一遍。

最终,陈应向李建成阐述道:“太子殿下,这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若是太子殿下,完成文员审核制度的建立,将来肯定可以青史留名,最主要的是,只要可以做到上传下达,朝廷政令通行无阻,那么大唐将会千秋万统,威振四海八荒!”

“难,难,难!”李建成叹了口气道:“世族门阀把持地方,由来以久,他们侵占土地、偷税避赋是必然的事,若是采取文勋官制度,针对地方豪强、世族门阀,恐怕大唐根基也会动摇,毕竟士绅乃天下之基。”

“诚如太子殿下所言,世族门阀和豪强的势力强大,然而,若是不加以整治,他们定会变本加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陈应苦笑道:“当然,有针对性措施,总比没有好。只要做了,失败也就失败了,太子殿下又不是太平太子,谁敢反,把他们打服就是?”

李建成苦笑道:“说得轻巧,哪里那么容易,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宫也不能不慎重考虑,以策周全。”

“考虑周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陈应道:“若是太子殿下看不透这件事是大增益,还是损失,不如找几个州县,数名县令县长,数州刺史,作为试验,成固然好,就算失败了,对于大唐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李建成闻言眼睛一亮,兴奋道:“陈卿此计甚妙!”

突厥在大唐北方虎视眈眈,陈兵三十余万控弦之士,如同一柄利剑,悬在大唐的头顶,天知道这柄利剑什么时候会落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唐朝廷一力求稳,现在是稳定性压倒一切。

李渊不想冒险,李建成何尝想冒险?

李建成不禁哂然失笑。陈应是一片至诚,可惜他的资历太低,如果让陈应成为相国,或许可以亲自出面,主导此事。不过,想想陈应的年龄,李建成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陈应实在是太年轻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当此重任。

陈应显然知道这一点,大唐有突厥还有生死之战,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华夏这片天空之下,只能有一个王,那就是华夏。

时不我待啊。

突厥,颉利可汗如今初掌握突厥,他的地位还没有稳固,这一次他借着机会,将各部落联合在一起,与李唐争夺天下谁属,大战在即,李唐朝廷此刻根本就不可能有大动作。

陈应知道李建成也在为难,并没有勉强,只能心中默默遗憾。

……

首节 上一节 597/1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下一篇:战国野心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