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1201节
第一百一十八章 残阳
黄昏,晚霞满天,晋阳城被染上一层金黄色,宵禁即将开始,钟鼓声在半空回荡,提醒着人们赶紧回家,亦或是留在乐坊等消遣场所莫要再出门。
并州总管尉迟勤,站在故晋阳宫城楼上,遥望东南方向,试图让目光透过层峦叠嶂的群山,看见邺城的景象。
今日天子大婚,是个重要的日子,对于天子来说是如此,对于丞相尉迟惇是如此,而对于尉迟勤来说,同样如此,身为并州总管,他肩膀上同时担负着国家和家族重任,所以到了行动的时候。
自从周国灭齐在并州设总管府之后,尉迟勤是第四任并州总管,统领这一介于关中、山东(太行山以东)的要地。
齐国灭亡之后,周国于并州设总管府,上柱国、陈王宇文纯为首任并州总管兼并州刺史,待得宇文邕去世新君继位,宇文纯转任雍州牧,继任的是先帝心腹重臣宇文神举。
然而都督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镇诸军事的宇文神举,到任没多久,便被早就恨其入骨的新君宇文赟遣使鸩杀于马邑。
第三任并州总管,是太祖元从、申国公李穆,结果到了大象二年,这位本该是周国柱石的元从勋贵,直接投向了时为辅政丞相的杨坚。
从那以后,并州便成了杨坚也就是隋国的地盘,直到去年周军收复失地,重新将河东之地纳入控制之中,尉迟勤被任命为并州总管。
并州州治晋阳为天下雄城,在东魏、高齐时,是和齐都邺城并称的要地,号称“别都”,精兵宿将咸荟于此,士马精强远胜邺都。
晋阳之所以在东魏、高齐时有如此地位,是因为当年东魏权臣高欢的大丞相府(霸府)位于晋阳。
而晋阳为高家的老巢,实际上是东魏的权力核心,霸府是真正的朝廷,而邺城那个朝廷不过是摆设,齐国正是丢了晋阳,才彻底走向灭亡的道路。
再往前一些,当年六镇之乱后,权臣尔朱荣的霸府同样位于晋阳,洛阳的皇帝和朝廷,就是个傀儡,由此可见晋阳的地位之重要。
即便是周国灭齐之后,晋阳同样是一处要地,对于河东以西的关中长安、河东以东的山东邺城来说,晋阳有高屋建瓴之势。
而并州总管府还承担着防备西北方向草原上突厥国的重任,所以需要驻扎重兵于此,但由此也对长安、邺城构成了威胁。
所以并州总管一职十分重要,去年时尉迟勤被任命为并州总管,他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大家都以为这一职务应当是尉迟顺来担任,不过尉迟勤一想到伯父尉迟迥家里不平靖也就释然了。
尉迟顺为尉迟迥原配元氏所生,而尉迟惇为续弦王氏所生,去年,尉迟惇成为蜀王世子,如果把尉迟顺任命为并州总管,双方本来关系就不好,一旦相互猜忌恐怕迟早要出事。
然而晋阳必须掌握在尉迟家族的手中,所以尉迟勤便成了最佳人选。
论资历有资历,论战功有战功,又是尉迟家族中的骨干人物,为了家族理所当然要坐镇晋阳,控制河东。
不但要防御突厥,更要与位于蜀地的益州总管席毗罗一起,一东一西监视关中的宇文亮,必要的时候,东西夹击对方。
而“必要的时候”,尉迟勤知道迟早都要到来,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因为这一天就在天子大婚过后。
早在数月前,尉迟勤便收到丞相尉迟惇的命令,对方要求他整顿兵马准备“防秋”,所谓“防秋”就是防备来犯的突厥大军,对方通常于秋后大举入寇,袭扰边境抢夺牲口牛羊及人口。
此为并州总管府本该做的准备,虽然这几年突厥各部落内讧,大小可汗们分属不同阵营进行厮杀,但一些部落首领率领部众于秋天南下袭扰之事也时有发生,所以不得不防。
然而不久前他到邺城之后,才从尉迟惇口中得知一件事,那就是天子策划于其大婚之日动手,刺杀尉迟惇发动宫变夺权。
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天子得手,其最后能否掌握大权且不说,尉迟家族搞不好就如同当年的尔朱家族一样,被人杀得血流成河。
尉迟家和宇文家迟早要决裂,既然天子要先动手,那就决裂吧,没什么好犹豫的。
尉迟勤如是想,尉迟惇的想法也差不多,那就是让天子先动手,然后将其制服,借着隔绝内外把天子彻底软禁起来,过得数年之后待时机成熟再改朝换代。
这种完全架空皇帝的做法,和当年的杨坚类似,说白了如今的尉迟家就要像杨家一样,成为周国的乱臣贼子,这和故蜀王尉迟迥的想法完全不同。
虽然名声不好,但这是必然的结果,天子和权臣必然要决裂,失败者被斩草除根,尉迟勤可不想再为宇文家尽忠,因为这个家族已经不值得大家尽忠了。
十一年前,宇文邕去世后,新任并州总管宇文神举,被新君鸩杀于任上,没过多久,小冢宰宇文孝伯被新君赐死家中。
来年,徐州总管王轨,被新君遣使杀于任上,不久,秦州总管尉迟运忧惧而死。
这几个人是宇文邕的肱骨之臣,却为太子宇文赟所嫉恨,所以新君即位后没多久,便逐一痛下杀手以解心头之恨。
尉迟勤是后来才知道,他的兄长尉迟运并不是忧惧而死,而是为了不让儿子受牵连,无奈之下赶在宇文赟动手之前服毒自尽。
这几位大臣忠于宇文家,是大周的良臣,却因为见着时任太子宇文赟顽劣不堪,认为日后继位必然损坏大周基业,所以劝谏武帝另立太子。
此举虽然犯了大忌,但也是为周国为宇文家着想,结果换来的是什么?
为大周、为宇文家效忠的臣子,下场就是死!
不说外人,齐王宇文宪因为功劳大名望高,也被侄子随意找了个借口杀了,宇文家的败家子败坏家业,谁拦谁就得死,那还有那个傻瓜赌上全家性命去拦?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继位让先帝老臣靠边站,这种事情大家能理解,但宇文赟如此做法却让人不寒而栗。
尉迟勤是想通了,周国大部分的权贵都想通了,所以当宇文赟忽然去世之后,原本并无太多功绩的杨坚脱颖而出,凭着后父身份唐突掌权时,大家都默认了。
没人希望宇文家的人出来主持大局,因为前一个主持大局的宗室宇文护,杀得权贵们血流成河,没人关心小皇帝该怎么办,因为他父亲杀得大家人心都散了。
大象二年宇文赟去世后,尉迟迥在相州策划起兵反杨,派人送信到青州给尉迟勤,动员侄子响应起兵,尉迟勤的做法,是派人进京把信交给杨坚。
是的,他不打算为宇文家效忠,因为这个家族的所作所为,让他心灰意冷,也让许多权贵心灰意冷。
但后来尉迟勤还是响应伯父的号召起兵,为的不是什么匡扶周室,而是为了家族,他的嫡兄尉迟安已经投了杨坚,那么作为两面下注的典型做法,尉迟勤就得站在伯父这边。
尉迟勤的父亲尉迟纲,和尉迟迥是亲兄弟,是周太祖宇文泰的亲外甥,尉迟迥要为宇文家尽忠,要为舅舅尽忠,这不过是上一辈人的想法。
作为侄子的尉迟勤跟在伯父身边,就是为了家族,所以等到隋国灭亡,他就得为家族的前途考虑了。
尉迟迥的想法很明显,就是宇文和尉迟共天下,但尉迟勤认为这是自欺欺人,尉迟家就算想共天下,宇文家也会不愿意,那个年轻的天子不就是个养不熟的狼崽子?
尉迟勤虽然不待见尉迟惇排挤尉迟顺,但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却和对方一致:天子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
事关家族兴衰,不能因为妇人之仁导致举族被屠,尉迟勤认为家族已经对宇文家仁至义尽,恩怨略过不提,一山不容二虎,要消亡的只能是宇文家。
所以他应尉迟惇的要求,没有向别人包括尉迟顺透露这一内幕,从邺城返回晋阳后,便紧锣密鼓筹划起来,而今日,是天子的大婚之日,也是两家决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