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 第370节
这样一来,面对吴军的进攻,浏阳和醴陵两地就陷入了没有援军的境地;潭州同样面临着兵力空虚的窘境。
消息传来,潭州一片震动,自马殷以下文武官员无不惊慌失措,一时间人心动荡,城中百姓更是一日三惊。
危急时刻,马殷一面下令给岳州方面,要求之前增援岳州的四万军队立即回撤救援潭州;一面又不断派出使者向各方求援。
不管是朱温那边,还是南方的大彭王刘隐,甚至连向来与马殷不对付的辰州蛮都是马殷求援的对象,可以说惊慌之下,马殷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了。
一直到开战之前就从邵州朗州等地增援过来的一万多军队抵达后,潭州城中的人心才稍微安定下来,开始慎重考虑坚守潭州或者放弃潭州的选择。
不过到了此时,因为缺乏援兵的缘故,醴陵已经被吴军攻破,而浏阳同样形势危急,随时都有破城的可能。
面对如此危急,吴军兵临潭州城下已经是可以确定的事了,这可以说是刘建峰率领这支蔡州军的残部在湖南立足以后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如今潭州危急,请大王下令开始做准备,一旦形势不妙,就放弃潭州,退守邵州。”
此时,刚刚修建好不久的楚王府中,不少文武官吏都在向马殷请求着。
放弃潭州,避开吴军的锋芒,这是不少人的观点。
许多人都觉得此次吴军兵力强大,远超楚军,加上在战前对敌军兵力和部署的错误预计,使得大量潭州驻军被调到岳州去了,如今在吴军的牵制之下,除非冒着被敌军突袭的危险强行撤兵,否则在短时间内难以回援潭州。
所以潭州如今兵力实在太过空虚,还不如暂时放弃潭州,退保邵州等地。
然而一旦潭州被放弃,这不仅在政治上会对楚国造成巨大的震动,使得本就动摇的人心更加慌乱,在军事上也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如今楚国的主力军队基本都集中在潭州和岳州这两地。
若是放弃了潭州,那么岳州以及岳州西边的朗州、醴州这三个州都可能被吴军切断联系,从而难以守住。
那样一来,楚国就会一次性失去四个州,而且还是开发程度最高的四个州,这如何能让马殷接受?
所以面对众人的请求,马殷沉默不语,目光却是看向了他最信任的两个谋士:张佶和高郁身上。
“大王,如今的局势就看大王是打算苟延残喘,还是愿意奋起一战了!”张佶抚了抚已经有些花白的胡须,神情严肃的说道:“若是大王准备苟延残喘,那么就不妨放弃潭州。”
“放肆!”
“休得胡言乱语!”
张佶话音刚落,便引来众人的大声呵斥,马殷却是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的呵斥后问道:“还请张司马明言,为何放弃潭州就是狗眼残喘?”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马殷自己早就知道,他之所以在这种时候向张佶询问,其实还是为了让张佶去说服他手下的那些文武百官。
张佶看着众人冷笑道:“放弃了潭州,那就等于是放弃了岳州。连潭州和岳州都能放弃,那么等到吴军追击到邵州时,是不是也要将邵州放弃,然后退守永州、道州?若是按照你们的办法,一看到敌军强大就准备放弃城池撤退,那就会使得敌军越来越强,我军越来越弱,这不是苟延残喘又是什么?”
“诸位若是想要撤退,那就自己撤退吧!我老头子老了,不想动了。我就要留在潭州抵抗吴军,死也要死在潭州城中!”
“说得好,高某也愿意留下来坚守潭州,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潭州城中!”高郁同样大声说道。
众将听了不由心中堪愧不已,这个道理大家心中隐隐都明白,不过他们此时都没有坚守住潭州的信心,心中起了胆怯之意,所以才有撤退的想法。
不过如今见两个上了年纪的文士都有死守潭州的决心和勇气,这些曾经杀人如麻的将领们,又哪里好意思继续说放弃潭州的话?
最终马殷下定决心,调集兵力死守潭州,而北线的岳州则能守就守,不能守住那就暂时放弃,将兵力退回到潭州来,先守住潭州再说。
至于岳州就只能等以后再想办法收复。
吴军这一次虽然来势汹汹,但马殷觉得朱温定然不会坐视吴国灭楚,所以他认为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就一定能够等到梁军出兵解围的那一天。
不过在岳州军队短时间内难以回援的情况下,为了在梁军到来之前尽量坚守,并且尽可能的保证潭州、岳州两地都不失去,马殷决定下达新的征兵命令。
“凡潭州境内百姓,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自备兵粮前来行营,军令下发三日以后,如有一人在乡里,立即诛杀,绝不宽赦!”
这道杀气腾腾的征兵命令一下,立即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马殷作为一个蔡州军的老将领,其本质上并没有忘记蔡州军的“传统”。
过去几年之所以对百姓较为宽松,那不过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继续像以前蔡州军那样残暴,肯定会不得人心,即便短时间内能够横行一时,但却难以长久维持,最终还是会灭亡。
但如今潭州局势危急,马殷哪里还顾得上民心之类的,他现在恨不得将男女老少都变成士兵,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实力,自然会没有顾忌的发出了如此残酷的征兵令。
不过有人却劝谏说:“如果真的将潭州所有的老弱全部送入军营,剩下的妇女只怕不能承担起转运粮饷的任务;更何况这命令如果真的执行的话,将要滥杀的人实在太多了;即便这一次成功守住了潭州,将来也会因为滥杀太多,使得完全丧失民心,这同样是自取灭亡之道。”
马殷听从了劝谏,这才将命令改为:凡是潭州境内的男子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那些能够胜任持兵器的人全部征发为兵,上城墙坚守。
并且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将会像梁军一样,在这些征召的士兵们的脸上刺字“字霸都”,若是读书人就在他们的手腕或者胳膊上刺字“一心事主”。
这样一来,居留在潭州境内的百姓,除了婴儿小孩和少量老人以外几乎没有不刺字的人。
而马殷也成功的在短期内获得了四万余新军,虽然用来进攻吴军的话还不足够,但用来防守潭州城却是勉强足够了。
十月中旬,李承嗣攻破浏阳,斩俘敌军三千余人,并且趁胜进逼潭州,在潭州城下与刘信率领的右镇武军汇合。
城中楚军关闭城门据守,不与吴军交战。
见此情况,李承鼎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一面修筑营寨,扼守要道;一面派兵攻取周边小城,并且为下一步进攻潭州做准备。
而在岳州那边,王茂章一改之前的迟缓作风,率军进逼岳州城下,以牵制岳州这边的楚军,延缓他们回援潭州的时间。
如今的局势,双方开始陷入短暂的僵持阶段。
岳州这边的楚军多达五万,而吴军虽然只有四万禁军,不过战力却在楚军之上,所以反而是吴军占据了优势。
而潭州那边,楚军的兵力更是多达六万之多,不过其中就有四万人是临时征召起来的乌合之众,而剩下的两万军队,也大部分是从其他各州临时调集过来的,其训练程度等自然是比不上以前驻扎在潭州,如今却被调到岳州去了楚军精锐。
从这个兵力对比来看,自然是潭州这边吴军的优势更大一些;对于马殷来说,同样是潭州要比岳州更加重要。
所以吴军若想在梁军可能的干涉之前打破僵局,就只能在潭州发起猛烈的攻城战,以强大的压力迫使马殷将岳州守军撤退到潭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