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并虎

三国之并虎 第175节

“公孙瓒看来真的是十分在乎你这个女儿,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你,就不怕此令丢失,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么?”丁靖看着这块令牌,有些唏嘘惊讶的说道。

公孙月闻言后,却是没有回答,似乎从没想过这令牌会丢失,因为她一直将此令当做贴身之物携带,若非此时情况不同,她才不会拿出来呢。

得到令牌信物后,丁靖也不再拖延,依旧留下三人保护公孙月和丁幽,而他自己则引着两名探路羌骑向前,往那前方交战之处而去。

第194章 狐奴山

渔阳郡,南六十里,平谷城。

平谷城的驻军司马杨夏,自三日之前,便发现有无数难民残户,不停的向平谷城聚集,这些难民拖家带口、哀嚎不止,其中还有一些人身负刀箭伤势,显然是遭到兵祸殃及。

杨夏知道,最近渔阳各地皆有乌丸军肆掠,不少村镇已经遭了秧,他本以为如此兵况,渔阳城和右北平城的将军们,必定不会放任不管。

因此杨夏便按照昔年胡人南掠的情况,每日紧守城池避战,只等公孙军主力驱逐打退乌丸军的来犯。

在杨夏的记忆里,自从他从军之后,自从公孙瓒来到幽州之后,乌丸人胆敢犯境幽州,就必遭到公孙瓒等白马义从的雷霆反击,并且公孙瓒还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令乌丸军付出更多的代价。

因此,虽然知道乌丸军已经侵犯进入渔阳境内,然而杨夏却是一点也不担心,他知道乌丸军嚣张不了多久,就一定会被公孙瓒领军杀退,届时兵祸消去,这帮聚来的难民,自会各自返回原地,恢复农耕日常。

但是让杨夏没有想到的是,他等待了接近十日,依旧不见往平谷城聚集的难民,有任何减少的态势,甚至在平谷城附近十数里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乌丸军斥候前来窥探,意图不轨。

杨夏知道,这次情况可能不同了,乌丸军迟迟不见退意,反而愈发增多、南下更深,显然是公孙军并未击退此次乌丸军的来犯。

虽然杨夏依旧想不通为何会是如此?为何与自己预料的不同?难道是白马义从败了?

杨夏胡思乱想着,可平谷城外的情况,也容不得他多想了,只因为城外聚拢的难民数量,已经超过两万人了,而平谷只是一座小城,城中人口不过七八千,仓储粮食根本不够赈济城外的难民,若要维持城内城外的粮食补给,就必须前往郡治渔阳求粮。

只是,城外的乌丸军斥候游骑不少,显然在平谷附近,就有一支人数众多的乌丸军,若是渔阳供给粮草,想要运回平谷,也绝非易事。

如今平谷城内只有守军两千,且多是耕卒,并非全是常规正军战兵,这样的守军用来维持城内秩序,看守防护城墙,兴许还有点战力,可到了野外战斗,那就是和乌合之众没什么区别了,战斗力根本无法保证。

除了城外乌丸军虽是可能造成的威胁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杨夏也不敢保证前往渔阳求粮,是否会有效果。如今兵荒马乱的,从黄巾之乱,到入冀之战,再到不久前的幽州内战,连续数年的战乱不断,幽州这块贫瘠之地,早就被搜刮的接近见骨,别说平谷这等小城的官仓都几乎见底,就连渔阳、蓟城、右北平这等幽州大城,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便如此,杨夏也不可能放弃,他不可能关闭城门停止赈济,放任城外的难民自生自灭,那样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因此,杨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那就是领军占领狐奴山,以此山为依据,便可以肃清平谷至渔阳的道路,保证二城沿途道路的安全。

只要保证了这条道路的安全,无论是渔阳运粮至平谷,还是平谷分流难民去渔阳,都绝对是稳妥。

因此,杨夏立刻派人将攻占狐奴山的事情通报渔阳,可渔阳此时也处于焦头烂额之中,邹丹调走过半兵力和粮草前往救援右北平,留给渔阳的都是一帮老弱萎靡之军,所幸渔阳城中的辎重粮草还有不少,虽是已经有不少流民难民聚拢在渔阳城外,却还能再支持数万人食用个把月。

如今渔阳自守维稳尚是不足,又何有兵力再来占据狐奴城呢?

得知此况后,杨夏自己也惊讶万分,并且他也知道了右北平城此时也是情况危急,否则渔阳不可能抽调兵力去支援右北平。

既然渔阳不能派兵占据狐奴山,那为了保证二城通道畅通安定的话,也就只有他杨夏自己领军去占据狐奴山了。

平谷城守军只有两千,杨夏留下五百人交给县丞留在城中,他自己则亲自引着剩余的一千五百人,穿甲备齐后便立即出城,朝着狐奴山而去。

令杨夏想不到的是,当他带人赶到狐奴山的时候,狐奴山竟然已经被乌丸军给占据了。

而这支乌丸军占据狐奴山的目的也简单,和杨夏的想法相同,就是要控制这条平谷和渔阳的连接道路,切断二城的相互协助援护。以此保证在渔阳境内的乌丸军,可以肆意掠夺各个村镇乡里,避免各城内的汉军出城袭扰救援。

此时,杨夏看着狐奴山上军骑漫布,营帐聚集,估算了山上兵马,最少也有两千人,而就凭着杨夏此时手底下的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攻夺狐奴山。

如此情况,杨夏也是无奈万分,鸡蛋碰石头的事情,他没有勇气去干,识时务的他选择了撤退,打算等回到平谷城后,再想应对策略。

可是杨夏想撤走,却没那么容易,自从杨夏靠近狐奴山之时,狐奴山周围的乌丸军斥候游骑,就已经发现了他们,并且将此事回禀到了狐奴山上。

狐奴山上的乌丸军,见到杨夏想要领军撤走,便立即倾兵下山,向着杨夏之军而来。

乌丸军骑兵众多,速度极快,而杨夏之军本就是平谷小城的守军,军中多是步卒,行动不如骑军。

因此,乌丸军不刻就追上了杨夏之军,并且毫无犹豫的向着杨夏军冲锋杀来,声势浩荡,似乎要将杨夏军全部赶尽杀绝。

杨夏从军多年,昔年也曾是精军悍卒,也立下不少战功,才晋升有了今日的守军司马之职。

因此,杨夏的领兵识势之能,还是有些不错的。

见到乌丸军冲锋杀来,杨夏军之卒虽是大多慌乱,而杨夏本人确实镇定无比,他知道自军想走没那么容易,此时一味的撤退逃跑,只可能被乌丸军肆意冲杀屠戮。

他知道,此时唯有列阵防御,先阻挡住乌丸骑军的冲锋,令乌丸骑军忌惮自忧,挫败乌丸军气势之后,他们才有机会撤退而走。

第195章 绝死之决

杨夏列阵方圆,呈防御姿态,以此抵抗乌丸军冲杀。

然而乌丸军毕竟人数众多,且杨夏身边士卒多是耕卒,战斗力远远不如乌丸军,虽是收缩防线以圆阵相抗,却依旧挡不住乌丸军的冲击,阵型几乎被乌丸军撕裂,损失惨重,败亡在即。

虽然兵势不利,但是杨夏却没有一丝放弃的意思,却是将军中为数不多的三百骑兵聚集起来,亲自统领冲阵,欲要将乌丸军的攻势阻截,缓解大军步卒的压力。

只是杨夏身边统共也只有三百多骑而已,可要面对的乌丸军却有两三千的骑军,如此悬殊差距,想要反击冲锋,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不过杨夏绝不可能放弃,也不可能认输投降,他虽是公孙瓒帐下的地方守军,战斗力不如那些正军战兵,但是意志和信念却是不输任何军队。

可杨夏领着三百骑军,却是怎么也反冲不过乌丸军的冲势,反而令自己身边骑军折损过半,已经彻底丧失了反击突围的能力。

杨夏知道,此时自军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乌丸军的数量实在太多,并且战斗力也比他们强大,自军根本不是对手。

与其继续防守等死,不如决死反冲拼杀,就算是全军覆没,也决不能覆没在偷生的防御之中。

“弟兄们!我等虽不是战兵,但是却依旧还是堂堂正正的幽州军,是战而不屈的公孙军,乌丸贼军虽是浩大,我等岂会惧怕!众军,随我冲!”

随着杨夏的大吼,身边众军中除了少数士卒响应之外,其他的士卒却是惊恐露怯,不予理会。

看着如此情况,杨夏心中也是沉重与无奈,并非他领军无能,而实在是这支军队中,有太多耕卒掺杂其中,不但拉低了军队的战力,甚至还影响了军队的气势与意志。

这帮耕卒,严格意义上连辅兵都算不上,他们中平日里都是一些平民农夫,只是在农闲之时参与了民勇训练而已。唯有兵力短缺之时,官府才会急招这些民勇直接入伍充军,期间没有再经过任何系统军阵杀伐训练,因此这帮耕卒,都是不懂战阵、不懂杀伐、不懂号令的,如此军队士卒,怎能不败。

首节 上一节 175/7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第一少

下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