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并虎

三国之并虎 第524节

“真是一帮好战的家伙!”听着将校们的话语,张郃也是失声摇头,说道,“这次我们好不容易出城前来,虽然带来的兄弟不多,可也不能空手而归啊!”

“再说,主公让我们来弓高,就是让我们伺机而动,给渤海军制造一些麻烦。”

“所以,我决定趁着袁熙军出城建造营寨的机会,我们可以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张郃拍手言道。

将校们纷纷点头,应和道:“可以!可以!如此也能给袁熙一点颜色看看!”

突然,有个将校看了张郃一眼,颇为担忧地言道:“将军,我们只有几百骑军,袁熙军却有万余人,这点兵力我们怎么去袭击?会不会到时候碰上铁板啊?”

听到这名将校的担忧之言,包括张郃在内的所有人,都一脸诧异地看着此人。

“老王,你别瞎担心啊!我们虽然只有几百骑,可是对付区区一个袁熙,还会出事么?”有将校看着那个担忧的将校说道。

也难怪众人如此小视袁熙,虽然袁熙是袁绍的儿子,可是袁熙的表现却远远不如其父袁绍。

袁绍可以算是一头渤海猛虎,可是袁熙的表现,就好似一头渤海之狗了,而且还不是凶悍的猎狗,而是夹尾巴的土狗。

这段时日里,袁熙掌控着三城兵马,以及几乎整个渤海的调动权力。

可是他所表现的反应,却实在有些不堪,只知道死守渤海门户,对于武邑以西的地盘,全部采取观望不理的态度。

甚至连冀州中枢信都城,都不被其重视防范,才导致丁靖能逼降孟岱、苏由,不费一兵一卒就取了信都城。

而这信都城的丢失,也是导致颜良军全军覆没的根本原由。

所以,丁靖军上下对袁熙的感觉,全都是持鄙视轻蔑的态度。

以至于袁熙麾下的上万军士,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只觉得袁熙军和此前遇到的偏师守军,应该没什么差别。

不过,此刻经过这王姓将校的提醒,张郃的内心也不禁有些一紧。

张郃点了点头,说道:“王伯长的话也不算不对,虽然袁熙看起来就像个酒囊饭袋,但是袁绍能将渤海的防务交给他负责,显然表明这袁熙并不是表面上这般无能,其应该也是有些本事的。”

“这样吧,王伯长你再带些斥候去弓高,给我仔细探查探查袁熙军的情况。”张郃看着那王姓将校言道。

“诺!”王伯长立即领命而去。

……

此刻,袁熙立于弓高城头,目光一直听在城外的旷野上,那里都是忙碌的军卒和民夫,他们正在全力搭建营寨。

“二公子,我已经在四周布下了大量巡骑和暗哨,一旦有兵马靠近弓高境内,一定会被发现的,还请公子不要担心并州军趁机前来偷袭。”谋士逢纪来到袁熙身边,向着袁熙言道。

袁熙点了点头,心中也放心了不少,说道:“小心一点总没有错,毕竟最近出现在弓高城附近的并州斥候,明显增多了不少。”

“我想父亲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并州军应该已经获悉了,所以才会突然派出这么多斥候前来探视。”

“对了,你再送一封催粮信前往南皮,让田丰赶紧派送粮草过来!”袁熙看着逢纪又提醒了一句。

“诺!”逢纪立即领命而去。

……

渤海郡,南皮城。

田丰也收到了袁熙的催粮信,而从这封催粮信里,田丰瞬间明白了袁绍的想法。

显然,袁绍渡过黄河后,就要领着大军前往弓高,与并州的中南两路之军,直接展开正面的对峙交锋。

对于袁绍如此急迫的求战想法,田丰的内心是极为不认同的。

如今并州中南两路大军,全部都已经修整了至少半个月,可谓是准备充足。

而袁绍刚刚从徐州撤兵北归,沿途马不停蹄、人不歇脚,长途跋涉下必定疲劳。

这种情况下,并州军面对他们渤海郡,完全处于以逸待劳的优势。

此刻开战,情况显然对渤海军,根本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第563章 横穿观津渡

因此,田丰已在心里做出决定,他一定要劝阻袁绍,绝不能让袁绍仓促对战并州军。

所以,田丰筹集好数万大军的粮草之后,便亲自督运粮草离开南皮,向着弓高城赶来。

……

再回看弓高城附近,此刻张郃领着数百骑军,正藏伏在一处密林之中,等待着斥候的消息。

很快,王伯长就领着十数个斥候回来了,连忙向着张郃禀报道:“将军,袁熙军果然布下重重戒备,几乎每处道路要害都有哨点,咱们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袭击袁熙军,恐怕有些难度啊!”

听到王伯长的禀报,张郃脸上的表情,也不禁一阵严肃。

看来这袁熙果然还是有些本事的,居然在这种忙碌情况下,也不忘小心谨慎的道理。

如此,他张郃想要给袁熙军一点苦头看看,却是有些不太容易了。

“真的没机会靠近弓高城了么?”张郃看着王伯长,又再次问了一句。

王伯长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有些犹豫的说道:“将军,也不是真的没路靠近弓高城,只是……”

“只是什么?”张郃眉目一挑,连忙问道。

王伯长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才说道:“将军,虽然其他道路都被袁熙派军卒监视警戒住了,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是没有一个袁熙军在戒严。”

“是什么地方?!”张郃连忙继续再问道。

王伯长也不卖关子,直接言道:“那便是观津渡!”

首节 上一节 524/7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第一少

下一篇:我老婆是花木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