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并虎 第711节
戎卢国王奎尼跟着言道:“而且,随汉使同行的数百人,虽不是正规军伍的模样打扮,但却各个骨子里都是强军精兵的气质。”
“根据行邸的侍卫来报,汉使的队伍进入行邸后,立即不由自主的在行邸内构建各种守备措施,那副严密谨慎的阵势,非百战精兵不能做到!”
“所以,我相信那汉使确实是来作前探的,也许要不了多久的时间,大汉的铁骑军伍就会杀来西域呢!”戎卢国王奎尼继续言道。
一时间,除了精绝女王之外,所有人都表示了各自的看法,大家皆觉得杨阜这个汉使,有些不太好应对。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看向精绝女王,想让精绝女王来拿个主意。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精绝女王只是沉默不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精绝女王才言道:“现在猜疑汉使的来意,已经没什么用处了,无论那汉使所言是否真实,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样的。”
“如果大汉真的要再临西域,那么我们这样的小国,除了臣服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果大汉并不会再临西域,那么我们仍旧面临着鄯善国,或者其他西域大国的兼并威胁。”
“而相比于被其他西域大国灭国,那么选择臣服于大汉而保留有限的王权,倒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所以,我决定遵从汉使的意思,我精绝国从此愿作大汉朝的郡国!”精绝女王古丽娜肃然地决定道。
看着最为要强的精绝女王,居然第一个做出了臣服于大汉的选择,在场的所有人一时都惊呆了。
良久之后,其余三位国王才反应了过来,立即跟着精绝女王做出了选择,言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愿意臣服于大汉朝!”
1 21:19:07|49894689
第766章 抵达巴郡
就在杨阜、庞德等人行游说在西域之时,位于大汉朝的西南土地之上,也发生着一场艰难的长途跋涉。
经过三个多月的山路行走,折损了接近三成的人马,杨任和魏延统领的数千精兵,终于穿过了绵延不绝的大巴山脉,成功抵达了巴郡治所江州城。
在江州修整没几日,悍勇的魏延就忍不住了,立即向着杨任提议道:“杨将军,如果按照张郃将军的安排,益州军的兵马应该大都集结在川北作战,这川东、川南等地应该守备空虚,此刻我们何不直接领兵急袭成都?”
“若刘璋见我军突然兵临城下,必定惶恐不知所措,那时我军再杀他个措手不及,则成都可一举而下!”魏延兴奋地提议道。
听着魏延的提议,杨任也有些意动,不过这急袭成都的方法,虽然听起来是有机可乘的,但却还是太过于冒险了。
毕竟江州城和成都城的距离可不远,沿途更是有诸多城池相隔,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察觉。
那时候,奇袭之事也会被益州军洞察,甚至就此遭到益州军的伏击。
“这个……会不会太过冒险了?毕竟张郃将军让我们先来江州,是为了在巴郡建立阵脚,以便后续大军抵达啊!”杨任看着魏延,有些疑虑地言道。
魏延看着杨任如此瞻前顾后,便言道:“杨将军,如果益州军对巴郡有所图谋,此前早就对空虚的江州城出兵进攻了,何故又要耽搁三个月的时间,而等你我领军来此立足呢?”
果然,听到魏延的话语,杨任也觉得颇有道理。
这巴郡虽然守军不多,但是如果益州军要全力攻取的话,也不会花费太久的时间。
而益州军迟迟不进攻巴郡,想必是对巴郡并无兴趣,或者没有足够的兵力来进攻巴郡。
其实,正如魏延和杨任所料的这般,益州因为人口太过富足、粮产太过丰富,民众百姓皆是家有余粮余田。
以至于太平日子好好过,又何苦去做那危险的兵卒呢?
所以,益州军的军伍兵卒之数,却始终维持在三四万人的水平,这也是刘璋和张鲁交战这么多年,却始终没能以一州之力打赢张鲁的一郡之地。
其实,从刘焉掌管益州的时候,就一直想办法为益州军扩充兵力。
但是,刘焉毕竟是来益州躲避朝堂之祸的,而且刘焉派人杀朝廷使者的做法,也被益州各势力看在眼底。
所以,刘焉想要扩充军力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视线,只因为刘焉并未得到益州本土世家豪族的彻底认可。
毕竟,如果刘焉麾下的军事实力获得提升,那么受到最大威胁的还是益州本土的世家豪族。
如果刘焉能够像荆州刘表那般,也得到当地世家豪族的大致认可,那么刘焉在益州的统治将稳如泰山,扩军增兵之事也不过是举手之易。
连刘焉都做不到提升益州军的规模,那么他的儿子刘璋就更加做不到了。
故而,因为兵力的匮乏不足,刘璋此刻也只能先顾及一下北川的形式,至于巴郡这一边的情况,刘焉只留了些必要的守军进行防备。
眼见川东的防备如此空虚,魏延、杨任二人又怎能不蠢蠢欲动呢?
当即,杨任同意了魏延的急袭计划,不过为了完全起见,杨任依旧决定两路出兵。
首先,由魏延领陷阵军及精兵三千,前去进攻江州西北方向的德阳城(今遂宁),以吸引川东益州军的注意力。
而杨任则打算自己亲领三千精兵,从江津绕道进入川南地界,由汉安、资中等地杀入成都。
对于杨任的这个安排,魏延却不是很赞同。
首先,奇袭成都之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行动迅速且掩人耳目。
所以,前去急袭的人马不能太多,否则人太多行动就方便,不但耽搁急行军的速度,而且还容易被人发现而暴露行踪。
故而,魏延建议将三千人的急袭人马,降低到一千人的数量。
至于人数减少而导致的战力降低,魏延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一千人的陷阵军,全部调去执行急袭。
除了急袭军伍的改编,魏延还有一个异议,那就是杨任充当为主将,绝不能亲自去执行急袭这等冒险的军令,这急袭的军令必须由他魏延来肩负。
对于魏延提出的两项意见,杨任只同意了前者,至于让魏延去执行急袭,杨任却是给拒绝了。
并非杨任不信任魏延,只是魏延毕竟年轻,从军作战的经验太少。
而这急袭又是最考验军战经验的,所以杨任也不敢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魏延来执行。
最后,杨任还是带着一千陷阵军向西南而去,准备绕道至川南,给成都城来一个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