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1047节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赵俊生既要处理北征将士封赏、阵亡将士抚恤、投降归顺的柔然人安置问题,又要及时处理救灾赈灾上遇到的相关问题,其他方面的政务也不能放下,实在忙得不可开交,他还打算趁着金秋时节带着花木兰、万语桐和儿女们组织一次秋游、烧烤活动,可惜一直都没有时间。
这天赵俊生慰问了一批北征时负伤的兵将,这批负伤将士是所有负伤将士之中的二分之一,剩下二分之一负伤的将士都因为伤口感染而没能挺过去。
乾军兵将们的医疗水平要比前朝好得多,组织许多医术大家研制了好几种疗伤药膏用于战场急救,配给方面也是很全面,一个牙的编制当中就有两个医护兵。
即便是这样,因伤口感染而死的伤兵仍然占了一半。
从伤兵疗养地回到皇宫时,太监康义德迎来禀报:“陛下,太子殿下有密奏送来!”
赵俊生一愣,立即道:“密奏呢?”
按大乾制度,所有奏章都要先送到通政司,由通政司审核过归类后再送到皇帝面前阅览,但是密奏是例外,密奏不经过通政司直接送到皇帝身边的太监手上,但有密奏之权的人却没几个,而且他们的身份除了皇帝没有人知道。
康义德拿出一本奏章递上去。
赵俊生接过奏章看了看,奏本用火漆封着,看不出曾经有破坏过的痕迹,这奏本外面看上去与普通的奏章没什么不同,但它上面是有暗记的,一般人看不出来,只有知道它玄机的人才看得出。
这是真的密奏,而不是前些天赵俊生用几个空白奏本忽悠大臣们的那种。
他拿着密奏走到御座后坐下,用裁纸刀揭掉火漆封鉴,打开奏本看了起来。
这封密奏是太子赵东派人送来的,赵东此时在荥阳一地任县令,通过三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吏做到一县县令,其才能很不错了。
赵东在密奏中说,黄河决堤有重大隐情,这里面可能涉及到重大贪腐大案,他也只是摸到了冰山一角。
“果然有问题!”赵俊生看完密奏后脸色凝重。
慕容琚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他走的时间不长,才一个月的时间,想要查出一些什么问题也不太可能,赵俊生也不好催促,以免弄巧成拙。
想了想,赵俊生拿起笔把密奏上一些相关的称呼、落款全部涂黑,让人看不出写这封奏章的人是谁。
“康义德!”
康义德上前一步答应:“老奴在!”
赵俊生把涂改过的密奏合上递过去,吩咐道:“派人把这个给慕容琚送过去,相信这对他应该有些帮助!”
“诺!”
慕容琚在荥阳的境遇如同赵俊生猜测的一些,调查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当地官员经常以发生洪涝灾害为借口说历年治理水患的款项账目在水灾中被大水冲走拒不交出,又或者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干脆以赈灾为借口躲起来。
赵俊生相信这件案子只要用心查、有决心查到底,那是一定可以查出来的,他不相信整个黄河沿岸的所有地方官府都大面积烂掉了,就算一个再腐朽的王朝也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总有那么一两个正直、忠诚的官员依然在尽忠职守。
只要这些人掌握了什么证据,在他们认为是该拿出来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犹豫。
赵俊生其实很想去受灾一线去看望受灾的百姓、了解实际情况,但皇帝出行是天下都震动的大事,不像后世有飞机火车,元首们想要外出很方便,此时只能靠马和双腿走,涉及到皇帝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本的问题,一旦皇帝有什么不测,甚至改朝换代都有可能,所以为了皇帝的安全,大臣们一直是反对皇帝轻易走出皇宫的,就更别说巡视地方了。
就算皇帝要出行,至少要准备很长时间,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计其数,所以每次皇帝巡视地方都会给财政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
既然不能前往受灾地区了解实际情况,赵俊生也只能通过自己的耳目去暗中调查,同时也了解慕容琚调查黄河决堤案的案件进展。
赵俊生看着黑衣卫统领林敬辉送来的一封奏报,原来慕容琚到了荥阳之后刚开始举步维艰,根本找不到切入点,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派人向各县官民宣布有冤屈的官民人等可以前往他的流动行辕伸冤,就算是民告官也免除事先重打三十大板的惩罚,但不能陷害诬告,而且告状的人还会受到保护、在案件查清楚之前就待在行辕管吃管住。
这一招使出来,立时就有人到慕容琚的行辕告状,刚开始慕容琚只是处理了几个状告恶霸的案件,他快刀斩乱麻很快就让那些罪有应得的恶霸受到了惩戒,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
通过这几个小案子,百姓们终于相信慕容琚是一个敢挑战权贵的钦差,于是第一桩民告官的案子出现了。
第928章 不寒而栗
赵俊生看完报告笑着说:“没想到慕容琚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作为切入点,并成功的打开了那些地方官吏苦心经营的铁板关系网,接下来咱们就看慕容琚怎么打碎这座冰山!”
林敬辉问道:“陛下,黑衣卫是否要继续深入调查此案?”
赵俊生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么似乎很浪费资源,他摆手道:“不必,不要忘了你们黑衣卫的主业,此案你们只需要关注即可,每过几天向朕报告一下慕容琚调查此案的进展!”
“诺!”
实际上按照赵俊生的本意应该是让御史台派人去查,御史台查这种案子是名正言顺,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只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从未有听过存在官吏有贪墨河道治理款项的传言,这是极不正常的,就算再透明的款项使用账目都会被人质疑,任何一笔朝廷拨款都有人关注它的使用过程,唯独河道款项使用没有遭到过其他人的怀疑。
那么御史台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太懈怠了?还是御史台有人压下了所有质疑声?又或者御史台派往相关地区的御史都被那些地方官吏拖下了水?
想到这里,赵俊生有些坐不住了,他还真担心御史台出了大问题。
“来人,摆驾文华殿!”
两个太监在前面开路,在大太监康义德的陪同下,赵俊生来到了文华殿的卷宗馆。
文华殿收藏着一百多万卷古籍书册、字画,还有大量甲骨、竹简、拓碑,相当于一个大型图书馆,此外文华殿还有一个卷宗馆,这里存放着大乾所有官吏武将们的卷宗档案和许多机密卷宗。
这个卷宗馆迁都长安之后新建的,有三层,第一层存放的是大臣官吏和将校们的卷宗档案,第二层和第三层存放机密卷宗。
文华殿的其他藏书阁,皇族中人可以进入阅览,但不能带走、借阅,唯独卷宗馆不行,想要进入查阅卷宗,只有得到皇帝的允许才行,而且还必须有管理卷宗馆的太监陪同随行和监督,只能查阅相关卷宗,不能查阅其他档案。
整个文华殿通风、干燥、但又有相应的防火设备,大殿周围就有好几个水井和许多木盆木桶,一旦发生火灾,宫中太监宫女们可迅速赶来救火。
在卷宗馆当差的太监们正在进行着每天都在进行的工作,他们把一些卷宗、木牍和竹简拿出来晒一晒,日常可防潮、驱虫,起到保养卷宗档案的作用,有些卷宗太陈旧了,需要重新誊抄。
赵俊生到了卷宗馆门口之后,正在做事的太监们纷纷下拜,“拜见陛下!”
赵俊生对卷宗馆管事太监吩咐:“朕来查阅几分卷宗,各人继续做事吧!”
“诺!”管事太监答应,对太监们摆摆手,大家又各自继续忙碌。
赵俊生走进了卷宗馆内,一眼看去,一排排书架摆在馆内第一层,每一排书架上放在大量的卷宗,这些全部都是人事档案卷宗,分为两个大区,分别为朝廷直属官衙和各地方官衙,两个大区内又分别分为若干小区域。
管事太监快步跟上小声询问:“不知陛下想要查询什么卷宗,奴婢愿意为陛下找出来!”
赵俊生一边走一边说:“朕要查看最近十年内御史台派往黄河下游沿岸各郡的官员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