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871节
赵俊生又连续查看了几个卷轴,都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不过他在查看第五个卷轴的时候发现了有些不同。
这张记录上有一个叫张焕之和一个叫王辰昱的人,上面记载这两个人的作为重要升迁依据的战功描述上有些模糊不清,其他人的战功都描述得清清楚楚,例如一个叫刘闿的幢将的战功是这样描述的:乾国八年九月初七,飞熊军第五千骑队第三幢幢将刘闿率麾下三百骑兵在卧牛谷击溃魏军五百人,杀敌三百二十六人,俘虏八十四人,缴获战马二百匹、兵器甲胄三百八十二套、弓箭两百二十八副,因功擢升为第五千骑队副千夫长。
记录上对于张焕之和王辰昱的描述就没这么清楚了,只见上面写着:“乾国八年九月初十,陛下率军在阳原以西三十里外大败来大千,神武军第二十三幢参军张焕之(虎威军第三十二幢幢副王晨昱)作战勇猛,协助主将破敌,立下大功,分别擢升为幢副和第六幢幢将!”
时间地点、事件都有,但就是没有具体的描述,只说协助主将破敌,是怎么协助的?杀敌了多少?击溃了多少敌军?做过什么事情帮助主将破敌?一样都没有!
赵俊生拿出毛笔在张焕之和王晨昱的记录下划下横向,对当值太监招招手:“来,看看朕做了记号的位置,你们都看看。看完之后你们把所有的卷宗都翻阅一遍,但凡像这样记载得模糊不清的战功描述都要注意,把他们的名字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持朕的手谕去兵部衙门调阅这些人员的档案。对了,皇宫内应该有所有朝廷官员、武将的相关档案存档吧?不必去兵部了,直接去人事档案馆调阅这些人的档案卷宗!”
“是!”
赵俊生强调:“记住,此事要保密,不许向任何人泄露一个字,只要有风声传到外面,所有人全部处死!你们这些人互相监督,举报属实有功!”
太监们吓得纷纷跪在地上:“奴婢不敢、不敢!”
赵俊生考虑了一下,又下旨:“来人,传候官司王坦言觐见!”
候官司,是最近两年成立的一个暗中伺察百官的衙门,对外宣称是收集全国各地和邻国物价消息的衙门,它的作用是给君王施政提供参考依据,实际上这的确是它的一个职能,但它真正的作用却是暗中伺查百官,包括武将,防止通敌卖国、叛乱、谋逆、刺杀君王等恶件发生。
在南北朝之前并没有真正的谍报组织出现,只出现过一些有谍报组织类似职能的官方组织,打探消息还是以军中斥候和候骑为主。
在汉武帝时期曾出现了一个名叫绣衣的非正式官名,表示受君主宠爱,被称为绣衣使,但也只是为负责镇压农民起义而探查消息。到了三国时期,曹操设立了一个名叫“校事”的特务机构侦察臣下的言行,主要是用于反间谍;而在这个时期的东吴也出现了一个相应的名叫“典校”的机构,但因为它毁短大臣、排陷无辜,在一片责难声中被取消,但在边境上已经出现了名叫“刺奸屯”的反间谍组织,每屯五个兵,屯长一人,负责边境反间谍和报警任务。
到了北魏时期,真正的谍报机构形成,并且极具专业水准,例如前文曾提过的白鹭司,不过这个白鹭司的主要职能还是对内伺查百官。
候官司的主官官名是指挥使,现任指挥使王坦言此前曾是黑衣卫的高官,被赵俊生抽调组建了候官司。
得到宣召的王坦言很快到来,“臣候官司王坦言拜见陛下!”
赵俊生抬抬手:“起来吧!”
“谢陛下!”
赵俊生对殿内其他太监摆了摆手,太监们鱼贯退出大殿。
赵俊生对王坦言说:“这些日子朝中上下大臣们和各地官员、驻军及边军将校可有何异常举动?”
“回陛下,暂时还未发现有人的举动危害到陛下、皇室和朝廷的安危!”
赵俊生问道:“朕若想知道朝廷上下和各地官府、中军、各地驻军、各地边军有多少人与崔浩来往频繁、关系密切,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得到消息?”
王坦言抱拳说:“各地每天都有消息传到候官司,陛下若想知道崔浩的事情,臣命下属们进行消息汇总,只需要一天就行了!”
在候官司,朝廷大臣、武将和各地官员、驻军将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单独的档案,他们每天接触了什么人、说了什么敏感的话、与谁有书信往来,书信中说了什么值得留意的话,全部都有人在暗中记录并用书面文字报告给候官司总部,而候官司的官吏们会根据这些从各地送来的消息进行甄别和评估,一旦发现有危害极大的情况就立即上报,若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只是把记录消息的事情封存起来,以待后来查看。
赵俊生吩咐:“今日天黑之前,朕要知道所有与崔浩关系密切的人的名单!”
“遵命!”
王坦言的动作很快,他回到候官司之后就立即命人调阅崔浩的档案,把所有与他有关的消息进行汇总,找出与他关系密切的官员、武将。
第777章 撕破脸皮
赵俊生手上拿着一本折子,这就是王坦言送过来的与崔浩有密切往来关系的朝中大臣、军中武将、地方官员的名单和他们来往的一些证据。
这折子有十六开,全部写满了,赵俊生花了足足半个钟头的时间才看完。
“对于崔浩与这些人的关系,你们候官司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王坦言抱拳说:“候官司的结论是:这些人以崔浩为首,都是崔浩的党羽,除了最前面四个之外,其他二十四人都是崔浩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都是出身于士族!”
让赵俊生不寒而栗的是,这二十八个人当中有四个朝廷大臣、六个将军、十二个太守、六个县令,这两年他们与崔浩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相隔比较远的每个月至少都有一封书信往来,距离比较近的每隔几天就有一封书信,在乾京附近的甚至隔三差五的来乾京与崔浩会面,在朝廷里的那几个每天都要与崔浩进行一次会面。
不难看出,崔浩已经被这些人奉为士族之首,不过从这些还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良企图,这也是赵俊生稍稍放心的原因。
赵俊生拿着这本厚厚的折子陷入了沉思,候官司是最近两年才成立的,赵俊生相信崔浩提拔过的人绝对不止这些,以崔浩为首的官员、武将也绝对不止这些。
但不能因为某些官员被崔浩提拔过就把他们归于崔浩一伙,这是不理智的行为,所以这件事情还需要秘密调查并进行甄别。
赵俊生从御案上拿来另一本折子,这上面是太监们翻阅档案查出来的所有疑似可能与崔浩有关联的官员武将名单,这份名单上记载了每一个人调动升迁的全部过程。
他把两份名单进行一一对照对比,不出所料,王坦言拿来的名单上除了前四个朝廷大臣,其他人的名字全部出现在太监们送上了的名单上。
赵俊生深吸一口气,把太监们送上来的名单递给王坦言:“朕要你派人去一一核实这些人在历次升迁过程是否存在着猫腻,他们的战功或政绩是否是实打实的,没有虚报夸大、冒领战功的情况,查清之后速度上报给朕!”
王坦言接过折子快速翻看了一遍,抬头拱手说:“陛下,若是要派人一一去他们曾经做官为将驻扎之地进行核实需要不短的时间!”
“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够吗?”
“三个月足够了!”
······
崔府。
已经有八十三岁高龄的寇谦之坐着马车来到了崔府大门外,马车停下,马夫跳下马车把踏板放在马车旁,一个弟子撩起车帘对车内的寇谦之说:“师尊,崔公府邸到了!”
一个年轻的弟子把老迈的寇谦之从马车内搀扶出来,寇谦之已经是皓首白发、老态龙钟,他左手挽着拂尘下了马车向崔府大门走去。
门子看见是寇谦之来了,立即上前迎接:“拜见国师!”
寇谦之点头:“崔公在家吗?”
“在的,国师请!”
另外有一个门子早就跑进大门去通报了,等寇谦之被门子领到崔府前堂外时,崔浩已经在前堂门口等着了。
“国师,今日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崔浩笑着拱手迎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