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 第110节
这样的分析想法,倒是让沈光祚这个官场老油条,对毛龙真的是刮目相看了,不由得在心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毛龙真的转了性了,如此,他便能走的长远了。
第155章 送子为质
沈光祚在第一封信了解了毛龙的心思之后,拿起了第二封信,打开来,依旧是一封家书,依旧是向沈光祚这个舅舅问安,但是整个行之间,舍弃了许多两个人的真诚交流体己话,多了一些正式的恳求。
看了两封内容几乎差不多,但是语气和用笔绝对不相同的书信,沈光祚一手拿着一个,掂量了许久,不由得开怀大笑。
这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到是让老夫人感觉到莫名其妙,于是就小心的询问:“信上写了些什么?让你如此欢喜。”
沈光祚就欣慰的道:“振南{毛龙的字}是真的有长进了,心思也缜密起来了,这两封几乎内容相同的信,一封是家书,一封却等于是公。”
老夫人不解,于是再问。
沈光祚就解释道:“现在振南还没权力上书天子,这是要我代为转达,但第一封是和我交心,而第二封所谓的家书就是专门让皇上看的,这样的安排,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然后就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仔细的盘算起来,在仔细的阅读和研判了自己应该做的立场之后,放下那一个厚的家书,将那份薄的家书揣在怀里,沈光祚冲着外面吩咐道:“立刻备轿,我要进宫面圣。”
作为顺天府尹,负责着京师治安等等事项,随时进宫面圣,这是常有的事情,外面的仆人不在老爷就寝之前,绝对是全身准备,只是转眼之间,外面就回报说已经准备停当。
一面在老伴儿的侍候下穿戴着面圣的朝服,一面吩咐那个老家人:“这一次我去面圣,一定要大张旗鼓,你可以放出风声去,说是我得了毛龙,咱们家这个出人头地的外甥书信。”然后想了一下:“你再放出风声,说我不日将接毛龙的儿子,我的那个外孙子过来,我要亲自教导他。”
对于丈夫这个突然的转变,老夫人表示了诧异:“往日只要提这个外甥,你就是满脸不高兴,今天怎么了?还要为他的一点事情亲自面圣求见呢?”
沈光祚就充满得意的道:“局面变了,当然对这个外甥也要改变,咱们家就等着兴旺发达吧。”但也在心对于毛龙提醒他刻意结交一下魏忠贤的事情表示了鄙视:“我堂堂君子,怎么能去巴结腌宦?再说了,在这样的时代,腌宦还能弄出什么大事来?别为此平白的坏了名声。”然后出了外面,直接钻进了轿子里奔向了皇城。
递了求见的手本,结果没有用他等多久,就有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过来,远远的就给他施礼:“让沈大人久候了,赶紧的跟着咱家见万岁爷吧。”
小太监是最会见风使舵的,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你就可以看到自己在皇帝面前的上下沉浮。能让这个小太监如此的礼遇,沈光祚就知道自己的决断是对的。
左拐右拐之后,跟着这个小太监进了一个院落,不是御书房,不是正式的殿宇,而是皇帝的木工作坊。
在这里接见,要是对那些东林党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羞辱,就会直着脖子和皇帝对着干,结果沈光祚却感到欢喜无比,从这一点上看,皇帝已经没有拿自己当个外人,这是好兆头啊。
进了房间,就看到天启随便的坐在一只椅子上,身后站着魏忠贤,就那么随随便便的看着他。
沈光祚紧走几步,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天启就翘着二郎腿,轻轻的抬了下手:“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场合,也没必要玩这虚头巴脑的东西,你这么急匆匆的晚上求见,朕想一定是你得到了毛龙的家书,咱们君臣之间也没有必要扯那没用的,你就实话实说,毛龙想说什么?”
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能用家常的语气对待一个大臣,绝对是一种殊荣。沈光祚可不能因为皇帝的这种态度就放肆了,于是再拜之后,站起来,从袖子里将毛龙的书信双手捧上。
魏忠贤转过身来接住了,然后递到了天启的手。天启却没有打开看,依旧问着沈光祚:“你就说说吧。”
沈光祚就恭敬的道:“龙没有直达天听的权利{以后就有了},恳请老臣向万岁求几个恩典。”
听到这话,天启就不由得一皱眉,这次毛龙的确给自己长了脸,自己对他也不算亏待,这里却通过他的舅舅再要恩典,这就有些过份了,人可以贪点,但不能贪婪。
但还是忍着性子没有吱声,等待沈光祚的禀报。
沈光祚就小声地述说了毛龙的意思:“阵杀后金五大理政大臣的军功没有上报,一是从大局考虑,避免过份的刺激努尔哈赤,让他为了面子,和我们大明破釜沉舟,因为在毛龙看来,和后金的战争不是一时一刻就能结束的,那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的朝廷还没有完全准备充足,这种决斗,还是要能拖一下是一下。”
天启就不咸不淡的点头:“毛龙能有如此心思顾全大局,也是难得。”
沈光祚就继续道:“但是毕竟有了大功,小辈们还是有些热火心事的,他不敢和万岁说,就辗转到臣的这里,还是希望凭借着这个,能得到皇上的一些恩赐。”
天启就笑了:“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耍这些孩子般的心眼,你让朕怎么说好呢,好吧好吧,你把他的意思告诉朕,朕会酌情给予的。”
这话说的就有伸缩性,如果毛龙申请的东西过份了,天启皇帝是不会答应的。
沈光祚就道:“毛龙说,他的儿子已经不小了,他希望能够子承父业,将来等他大的时候,继承自己忠君报国的思想,为皇帝肝脑涂地,所以他想请皇上恩典,给他一个让儿子进咱们京城太学国子监的名额。”
这样的要求一出来,天启差点跳起来。
沈光祚不去看皇帝的面色,依旧低眉顺眼的道:“还有就是他知道这件军功上报,被许多人诟病误解,痛苦于自己的功劳不能直达天听,所以恳请万岁,派一个信得过的公公,坐镇在他身边,平时能够指导教化他,同时也能将他的些许功劳直接呈报给皇上,以免被那些无赖的小人贪墨了军功。”然后又画蛇添足的加了一句:“说实话,龙是信不过那些夸夸其谈的官的。”
天启这时候的心情是彻底的高兴了起来。魏忠贤的心也跟着怦然星动了。
第156章 东林第算计
大明的保密工作简直就是一个大眼的渔网,连鲸鱼都能钻过去,更何况是沈光祚故意将消息放出去?老家人只是将信件的内容说给了自己家的门房,然后毛龙来信,自请将家小接进京师为质,请求皇上派监军的消息比风都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北京的几乎所有关心今日朝堂动向的官员的耳朵里,而沈光祚还没从皇宫里出来呢,做为东林领袖的高攀龙家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东林党人。
东林党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党”,是朋党而不是近代政党。他们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口号,其实都是清谈扯淡,实质上是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二江南风鼎盛,远远底蕴高于北方,所以大明上下官员几乎都出于江南,所以有裙带,有同年,有故旧亲朋,结果慢慢的就结成了一个朋党互相串联,互相为利益帮衬,当然,这次这场毛龙送出来的天大功劳被自己这帮人因为误判而让他从自己手白白的溜了,这让一心为党的上升事业费心费力的党魁大佬们非常的懊恼,所以就一起严密的监视着各方动向。沈光祚得了毛龙家书,恳请舅舅向皇帝求荫蔽独子入京,恳请派监军进营的事情一传出,东林立刻就着了急,于是,一群人纷纷聚到高攀龙家,紧急计议下一步行动。
“按理说呢,毛龙不过是一个腌臜的军头,没有和我们共事的资格,但这次他倒是出其不意的立了一个大功,如此便需要我们注意一下他了。”坐在上首的高攀龙喝了一口茶之后,放下茶盏对着并肩而坐的同党同僚张鹤鸣道。
张鹤鸣却得意的道:“毛龙是王化贞使唤出去的,王化贞是我们东林同道力保得的辽东巡抚,如此,毛龙也算是我们东林人啊。”
被张鹤鸣这么说,大家倒是感觉一阵阵恶心,东林都是君子,毛龙这个腌臜武人参杂其,怎么感觉都是一群驴里,站着个骆驼,怎么看怎么感觉别扭。
高攀龙道:“可是这次毛龙对我们东林,似乎有些疏远,就比如这次请皇上恩典事,本来他毛龙也可通过王化贞处上报,却非要弄一个家书的样子,转个沈光祚的手,这似乎在向外人故意说明,他不想和我们东林来往过密啊。”
杨莲也皱眉道:“的确是这样,这次给大家分润军功,上面是面面俱到,倒是没有厚此薄彼,所以我认为,这个家伙现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似乎与我们有若即若离的意思。”
这时候一个三十几的年轻官员站起来哈哈一笑:“毛龙粗鄙不,我等虽然羞于与之为伍,但却可以为枪。”
高攀龙看去,却是东林最年轻的后起之秀,右允,掌管司经局的周延儒。
听到这个思敏捷的年轻党员的一语之的,高攀龙不由得抿尔,这个年轻的小状元,年轻得意,性子还是张狂了些,就刚刚这一句,要是传到毛龙的耳朵里,绝对是适得其反的效果,不过这话说的肯,太对了。
张鹤鸣撸着胡子笑眯眯的对周延儒道:“玉绳{周延儒的字}慎言啊。”
延儒傲然一笑,根本就没将长者的话当个真,:“今日朝后,我便专门的看了一下毛龙的报功书,大家可发现一个事情没有?”
真正的折子大家没看到,当时一直捏在叶向高的手,后来又在天启的桌子上,大家就光顾着争论毛龙的生死罪过了,详细的还真没看。他周延儒倒是管理着这个,有这个机会看的详细,于是高攀龙和张鹤鸣就皱眉问道:“上面可有详细蹊跷?”
周延儒便道:“这次分润功劳,毛龙送给了王巡抚一个牛录额真的人头,但却没给经略熊廷弼一个,别说是牛录人头了,就连一个建奴小兵的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大家猛的想起,对啊,毛龙上书兵部的折子上,的确没有分润熊廷弼的,按说毛龙不可能将这么大的事情个遗漏了啊。
“玉绳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