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朝大太监

明朝大太监 第364节

“宣九边总督镇守太监、东厂提督王振入奉天门觐见!!!”李大伴喊道。

下面的司礼监小太监层次递接的喊道:“宣九边总督镇守太监、东厂提督王振入奉天门觐见!!!”

“宣九边总督镇守太监、东厂提督王振入奉天门觐见!!!”

“宣九边总督镇守太监、东厂提督王振入奉天门觐见!!!”

王振早就在奉天门外等候着了,听到了以后,一抖身上穿着的蟒袍,迈着威严的四方步,身上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淡淡神威,朝着奉天门内走去。

一众文武百官看着进来的王振,顿时都眼神一缩,不敢跟王振直视,因为那样会让自己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产生。

第五百二十七章 儿戏

第五百二十七章 儿戏

“奴婢九边总督镇守太监、东厂提督王振叩见至尊,至尊万岁!万岁!!万万岁!!!”王振一板一眼规规矩矩朝着上面的至尊朱瞻基跪倒磕头行礼道。

至尊朱瞻基看着下面的王振,刚才已经发现了王振出现以后,朝中大臣们的反应,这让至尊朱瞻基感到十分的好笑,内阁的阁老们看向王振的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和赏识的意味,各大部堂衙门的官员看向王振的眼光充满了畏惧之色,一些闲散衙门的官员看向王振的眼光还带有一些谄媚之意,只有于谦等一小部分大臣以一种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目光盯着王振,仿佛王振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样。

这一幕让至尊朱瞻基多少放下了心来,最起码王振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大,看来王振这个小子还是比较低调的了。

心中的顾忌少了几分以后,至尊朱瞻基才开口说道:“免礼平身!”

“免礼平身!!!”李大伴喊道。

下面的司礼监小太监层次递接的喊道:“免礼平身!!!”

“免礼平身!!!”

“免礼平身!!!”

“谢至尊!!!”王振高呼一声,站起身来,腰板儿一挺,威风凛凛的站在了文武百官队列的中间位置,活脱脱的一个C位。

“英国公建议我大明朝趁着扶桑之地处于乱世之时,派遣我大明朝的大军前去征服,但是有些爱卿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朕召见你前来,就是问一下你的意见,要知道虽然你是一个太监,但是你也是知兵事之人,你给各位爱卿分析一下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至尊朱瞻基把这个问题交给了王振,淡淡的说道,仿佛这件事情跟至尊朱瞻基没有什么关系一样。

“奴婢以为,扶桑之地必须派遣大军拿下才是,把整个扶桑之地变成我大明朝的疆土,这样以后我大明朝在海外也就多了一处能够给海贸船只进行补给的地方了。”王振点了点头说道。

“王提督,可是这样一来,不就是劳民伤财了吗?这样会损耗我大明朝的国力的!”御史樊豆豆又激动的跳出来说道。

御史樊豆豆满脸通红的看着王振,不是因为他畏惧王振,而是从王振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要扬名立万的机会,毕竟王振是一个太监,而且还是手握大权的太监,如果自己把王振给嘲讽了一顿,让王振在自己的嘴皮子下面败下阵来,那么自己必然会一炮而红,不说能够享誉全国,最起码在这京师之地,自己的大名也会十分的响亮的。

王振轻蔑的看了一眼如同一个跳梁小丑一般的御史樊豆豆,朗声说道:“我大明朝现在国库充足,已经能够应变一切的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所以这位大人还是不需要操心此事的,而且在海关建立之初,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战争预备金,这都是为了建设海军和消灭海盗而准备的,这么长时间以来,由于海外贸易的增加,海关上面的战争预备金已经超出了之前的预算,如果不花掉这些银子,那么不但耽误了银子在市场的流通,阻碍了我大明朝经济的发展,还会白白增加海关衙门的负担,所以花钱也是一种减轻负担的方式,而战争确是花钱最快的事情,所以这位御史大人就更加不用担心军费的问题了。老百姓和国库不需要花一分银子,就可以满足远征扶桑之地大军的支出了。”

“嘶~”一众朝中大佬闻言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知道王振有的是银子,也知道海关衙门银子也不少,但是万万也没有想到,海关衙门的银子竟然会有这么多,虽然具体数字不清楚,但是既然王振敢夸口能够发动一场远征战争,那么这些钱财的数目必然小不了,很多朝中大佬都后悔当初王振派人来自己的府上让家族子弟前往海关衙门做官,自己怕影响了自己的声誉,没有让家族的子弟去海关衙门任职,看来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算得到王八算不到蛋。

“就算如此,那么我大明朝现在九大边镇的兵力都已经被牵制在九大边镇,没有办法调动多余的兵力远征扶桑之地,而且京营三千营、五大营和神机营也都需要拱卫京师之地,实在是没有办法调动,这一点王提督怎么说?”御史樊豆豆眼珠一转,又朝着王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出来。

王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本督什么时候说过要调动九大边镇的军队了?本督又是什么时候说过要调动京营大军了?九大边镇和京营是何等的重要,岂能因为一个弹丸之地的扶桑而妄动天兵呢?”

御史樊豆豆闻言就是一愣,下意识的问道:“那王提督要用哪里的军队去远程扶桑之地呢?”

王振看到了御史樊豆豆如此上道的接了话,顿时点了点头,环视了一眼奉天门内的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都好奇的看着王振,想要从王振的嘴里探知要从何处调动军队远征扶桑之地。

只有早知道内情的内阁阁老们笑而不语,站在那里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的笑意已经十分的明显了,眼看着御史樊豆豆被王振牵着鼻子走,这些朝中大佬们都觉得有些脸上无光,这个御史樊豆豆已经陷入了执念,实在是有失读书人的脸面。

“难道这位御史大人忘记了本督麾下建立的新军了吗?”王振依然笑容满面的问道。

“新军?难道王提督指的是玄武卫?可是玄武卫的士兵总数才不过一万人马,这人数也太少了吧?”御史樊豆豆就算是再不懂军事,也知道用区区一万人去远征扶桑之地有些天方夜谭了,要知道之前大明朝的军队远征,可都是十万甚至三十万五十万大军那样的来,王振这一开口便说一万玄武卫战士就能够远征扶桑之地,这不但让御史樊豆豆感到不可思议,就连一旁的英国公张辅也觉得有些儿戏了。

一时间,奉天门内的文武百官便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第五百二十八章 前朝旧事

第五百二十八章 前朝旧事

“本督麾下的玄武卫战士都乃一以当百的精锐,岂能用一般的军士与之相比?各位大人还请放心,有玄武卫战士和我大明朝的海军将士们,这区区弹丸之地的扶桑,肯定会落入我大明朝的掌控之中。”王振自信满满的说道:“早在半年多前,咱们大明朝的暗探就已经潜伏进了扶桑之地的各个藩镇之中,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督的商会和东厂暗探已经掌握了扶桑之地的所有情报,远征扶桑之地绝对会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老夫就放心了,不过老夫还有个问题要问一下王提督,还请王提督能够告知一二。”御史樊豆豆点了点头,看到自己在王振的身上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接着想了想问道。

王振眉头一挑,问道:“不知道这位御史大人有何疑惑?本督自然会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前,把这件事情给完美的解决掉。”

御史樊豆豆问道:“不知道王提督打下扶桑之地的城池以后,会如何治理地方问题?”

这个问题是十分的刁钻的,一旦回答不好,王振可就前功尽弃了,瞥了一眼御史樊豆豆,王振笑着说道:“就是因为本督麾下的玄武卫战士人数不够,所以本督打算把扶桑之地藩镇的降军改变成为仆从军,让这些仆从军管理地方的安全,然后派遣我大明朝各大边镇卫所因为伤残导致退役的战士们,让他们管理这些仆从军,至于在政务方面,我大明朝人才济济,有很多落榜的书生,始终郁郁而不得志,不如就许下重利,让他们前往扶桑之地做官吏,管理一方政务,也算是能够一展一身的所学了。毕竟扶桑之人也是学习孔孟之道的。”

“可是扶桑之地的人有小礼而无大义,这样去教导他们合适吗?”御史樊豆豆紧接着问道。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就是因为扶桑之地的人有小礼而无大义,这样才能够让扶桑之地的人臣服于我大明朝,不然扶桑之地的人一个一个的大义凛然为国报仇,那么我大明朝就没有必要费那个功夫远征扶桑之地了。”王振笑着说道:“扶桑之地虽然贫瘠,但是也是有不少的良田的。虽然扶桑乃是弹丸之地,但是扶桑之地的铜矿银矿比之大明的产量也不低,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我大明朝所急需的,尤其是扶桑之地的硫磺矿,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本督也是非常重视的。”

“铜矿???银矿???”户部的一个侍郎听到了这些,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虽然现在户部已经非常有钱了,但是谁又嫌钱多呢?

“微臣代表户部赞同王提督带领玄武卫大军远征扶桑之地。”户部侍郎看到了户部尚书对自己使的眼色,顿时点了点头,出列躬身对这高高在上的至尊朱瞻基说道。

“微臣代表兵部赞同王提督带领玄武卫大军远征扶桑之地。”兵部侍郎也出列躬身说道。

对于兵部来说,不用兵部派遣大军的事情,乐意看热闹,如果败了的话,兵部没有一点的责任,如果胜了的话,兵部还可以站出来摘果子,不过兵部是没有胆子摘王振的果子的,不过兵部却可以借此让自己的实力打入扶桑之地,为以后的事情做出一些谋划。

“王提督有没有听说过前元远征扶桑之地的事情?”御史樊豆豆看到了王振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支持者,顿时大急,搜刮了自己脑子里面唯一的一些资料,打算咬住这一点不放,只要王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御史樊豆豆就有办法阻止王振带领玄武卫大军远征扶桑。

奉天门内站立的朝中大佬们都是饱读诗书的巨头,怎么会不知道御史樊豆豆说的是什么事情,顿时脸色也都变得有些难看起来,毕竟前车之鉴就在那里,由不得他们不担心呀!

“什么前元远征扶桑之地的事情,本督只是一个太监而已,可是不懂这些,还请这位御史大人能够明示一二。”王振装傻充愣的说道。

御史樊豆豆被王振的这句话顿时气的有些脸红脖子粗了,他可是知道王振是有学识的人,现如今竟然如此装傻充愣,明显是不把他这个御史给放在眼里,冷哼一声,说道:“哼,既然王提督才疏学浅,那么老夫就说说这件事情。当年忽必烈先后五次派出使臣赶往扶桑之地招抚,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可均不得要领而回,于是引发了第一次远征扶桑之地。此次征讨,大军虽于博多湾等处登陆,尽管在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上,扶桑之地的士兵要落后许多,但是作战时他们的战斗意志却非常顽强,完全是不要命一般。而元军战斗意志则相对较弱,当时元军60万大军中汇聚了很多南宋的降兵,所以一直都出工不出力。第一次远征扶桑之地时,少贰资景、菊池武房、竹崎季长等人,率领手持大刀、长枪,身披笨重铠甲的骑兵队,顽强地向元军阵地进行冲击,使得元军的轻弓失去作用。在混战中,元军副元帅刘复亨中流箭落马,致使元军士气大衰,损失惨重的扶桑之人趁机撤退,凭借水城重新布阵。元军害怕遭到扶桑之人的夜袭,退回船上进行休整。但因遭遇妖风袭击,战船大部被毁,最后无功而返。此乃前朝第一次远征扶桑之地。”

“那么第二次远征扶桑之地又是如何?”王振笑着问道。

“第一次远征扶桑之地并未使忽必烈灰心,于是继续派使臣前往扶桑之地的菊花王国招抚。这次执政菊花王国的幕府终于有了明确答复——将来使全部斩首。当消息传到大都时,忽必烈终于被激怒了,一个专门对付扶桑之地的机构,也就是征东行省建立起来了。两支庞大的远征军驶向扶桑之地。一支从合浦出发,由第一次征扶桑之地的主将忻都率领,共四万人,战船九百艘;一支从庆元出发,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等率领,共十万人,战船三千五百艘。可到八月初,妖风再显威力,彻底摧毁了元军战舰。十四万大军生还者不足五分之一。敢问这护佑扶桑之地的妖风,王提督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御史樊豆豆问道。

首节 上一节 364/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魏臣子

下一篇:雪狼出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