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39节
如果李晔要是知道因为他经商什么的而被王徽所不满,估计也会很无语。不过古时商人地位低下,即便是在唐朝也好不到哪里去,士农工商中,甚至不如农民。
。。。。。。
“李参军,不知道若是我们三人投靠殿下,殿下打算什么安排我们三人以及下面的兄弟?”
在李英旭来了之后这段时间,王建和晋晖、张造以及一众手下也商量过何去何从,到底是去成都护驾,还是投靠寿王谋取一个好的发展。
中间,几人也争论不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都不想继续跟着鹿晏弘背上一个叛军的罪名。最后几人达成一致意见,若是寿王给的条件可以接受,他们可以选择投靠寿王。
见王建几人已经开始询问条件,就知道几人已经下了决定,只是看看自家殿下给的条件如何。
想到这儿,李英旭心里便有了底,笑着道,“这就看三位都将以后是打算做一个地方官,还是继续带兵上战场。”
“这有什么区别吗?”王建问道。
“自然有,若是王都将三人愿意做地方官,那就必须交出手中军队。至于王都将可以担任壁州刺史,晋都将和张都将可以担任壁州下面的一些文职,例如司马、长史甚至县令等职。”见几人有些意动,李英旭猜到对方可能误会了,便继续说道,“有一点必须说明,按照殿下的要求,刺史不再兼任团练使一职。”
听到这个解释,王建不禁一愣,没有了团练使权力的刺史,还如何统领军队?
“不行,谁知道我们把军队交出来后,你们会不会卸磨杀驴。”一旁的晋晖直摇头,并不认可这个条件。
“李参军,不知道殿下是故意不让王某兼任团练使吗?”王建沉声问道,神色有些不满。
“并不是,而是整个山南西道都是如此,这是殿下的要求。不仅仅是壁州,利州已经这么做了,集州、阆州和巴州想来也快了,剩下的州也不会例外。”李英旭不动声色地忽悠道。
“那还是算了。王某几人习惯了戎马生涯,不领兵,实在有些不习惯。”王建摇了摇头说道。
“既然如此,殿下还给了三位都将一个选择,那就是在天策军中任职。王都将可担任天策军前厢副指挥使,视同正六品上,张都将和晋都将则是继续担任都将。
天策军乃是禁军,地位形同神策军,陛下让寿王统领天策军就可见天策军的地位如何。不知道这个选择,三位都将以为如何?”说着李英旭看着眼前三人,把选择权交给了对方。
“前厢副指挥使?这是何职?”张造迟疑道。
“三位都将或许不知道天策军的情况。如今的天策军分为左厢、右厢和后厢,其中左厢和右厢由天策军中郎将兼任,此时李将军便率领着左厢前来集州的路上,后面几位都将可以在集州见到李洪将军。
在天策军,一厢下辖五都,含一骑兵都,每都一千三百人。。。。。”
“那这个厢指挥使是何人担任?”王建好奇道。
李英旭眼睛一眯,便知道王建对这个前厢副指挥使并不满意,而是想担任这个指挥使,不过不是对方想担任什么就能担任什么的,等李洪的大军赶来,主动权也就不在王建这边了。
“前厢暂时并未设立,所以指挥使暂时空缺。难道王都将想担任这个指挥使不成?”李英旭反问道。
“为什么不可?我们三人一共有六千兵马,完全就可以单独成立一厢。”王建微笑道。
“王都将的胃口挺大,不过有时候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吃了可会撑坏肚子。”李英旭脸上的笑容消息,语气平淡地说道。
“没事,王某的胃口一向很好,撑不着。”王建笑着道。
王建的自大,让李英旭脸色很不好看,不过身处敌营,他也不好生气,只能忍着,找了个借口便结束了这次交谈!
第162章 定三州(八)(二更)
“这个李英旭,若是王都将你不能担任前厢指挥使,我们何必投靠这寿王。到头来,职位没什么变动,好处也没捞着,那有什么意思?
也就只有王都将你有这本事,能把这个姓李的说得哑口无言。要是他不答应,我们就自己去取,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多人拿不下一个集州。”
李英旭走后,晋晖脸上笑意很明显,今天这次是李英旭来了之后他最解气的一天。之前都是李英旭一直掌握着主动权,这让晋晖一直觉得憋屈不已,要不是王建劝着,他都想教训一番这个李英旭。
“晋都将想的太简单了。拿下集州并不是那么容易,而是怎么过这个米仓道。只要集州的军队一直守在米仓道的险要关口,我们就只能看着,拿他们一点辙都没有。”见晋晖兴致这么高,张造虽然不忍,但还是泼了冷水。
“我说姓张的,你说两句好话会死?”晋晖不满地看着张造。
“好了,张造说的没错。而且根据李英旭的说法,天策军来了集州,虽然对于天策军的战斗力,我们有些怀疑。不过毕竟是朝廷正规军,若是有他们的加入,我们更拿米仓道的险隘没辙。”王建连忙说道。
“那现在怎么办?”晋晖不耐烦道。
“派人去打听天策军是不是真的来了。若是真的,我们只能答应寿王这边给出的条件,再不济,军队还在我们手中,只要有军队,什么都好说。”王建沉声道。
王建是三人中威信最高的,所以王建决定的事,其他两人一般不会反对。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眷顾,就在第二天,王徽派来的人就到了王建军中,告诉其愿意放弃过境,让其前往成都府护驾。听到这个消息,王建顿时大喜,不是高兴可以去成都,而是高兴可以以此提高要价,让寿王这边答应他的要求。
去成都?虽然他不太喜欢李英旭这人,不知道是对方世家出身的原因,还是文采很好让他感到自卑,但李英旭之前给他分析的,他比较认同。他去了成都府,十有八九会受到排挤,甚至军队都被夺走,他自然不愿意去。
若是寿王这边愿意答应让他担任前厢指挥使,他自然愿意留着,只要有军队,什么都好说。
。。。。。。
“殿下,事情就是这样,集州刺史王徽私自放王建过关,虽然李洪将军率领军队赶到,但已经无法挽回。这个时候,下官只能替殿下答应王建的要求,让他担任前厢指挥使并给予万贯赏赐,安抚住王建,否则其指挥的数千兵马,完全可以占据集州等地自立。”
中和四年三月初一,刚刚从集州赶回来的李英旭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意气风发,而是神色颓废,因为他觉得没有完成李晔给他交代的事情,有些沮丧、内疚。
“这个王徽到底想干什么?”李晔重重地拍向旁边的桌子,抓起桌上的茶杯就摔在地上,一下陶瓷碎片遍地散落。
李晔突然发火,把周围的人吓了一大跳,包括李英旭、裴荣等人,他们也很少见到李晔发火,都吓得连忙行礼,那些下人更是跪在地上。
“起来吧,没你们的事!”看着眼前这情形,李晔压住内心的怒火,语气生硬地说道。
不是李晔想发火,而是这王徽做的太不厚道了。你是前宰相,我一个亲王给足了你面子,不来利州见我,我也可以不追究。但你居然破坏我的好事,本来可以少付出一些代价就可以招降王建,现在倒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倒不是这点代价让他接受不了,什么前厢指挥使、万贯钱财,都是小问题。而是王徽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他做对,坏他的好事,他王徽就是一个前宰相,又不是几朝元老。
“殿下,是小人的失职,才让事情变糟。”李英旭连忙请罪道。
“跟你没关系,能劝降王建,你已经立功了。本王既然让你去负责此事,只要条件不是太过分,本王就能接受。只是本王不明白这王徽是有什么资本,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坏本王的好事?难道就是因为他是前宰相?”李晔气呼呼地说道,显然怒火并没有缓解的意思。
“殿下不必如此生气,这个王徽就是如此。在其担任右拾遗期间,都敢当着先皇的面指责先皇,多次让先皇没有台阶下,对殿下,他依然这样,并不奇怪。”一旁的裴荣连忙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