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195节
而且最近还不止这个好消息,在他派出两千多骑兵的护送下,跟吐蕃交易的战马也分批运了回来。
之所以派出这么多骑兵,主要也是担心吐蕃人黑吃黑,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吐蕃人。当看到一个个身披精良铠甲、身骑高头大马的天策军骑兵,武器寒酸的吐蕃各部落着实被震慑到了。
虽然论骑马的娴熟,天策军或许不如这些吐蕃人,毕竟这些游牧民族基本从小都会骑马。但是只论装备、气势,却是天策军更甚之。
毕竟回鹘马要比吐蕃的马高大,气势上自然要强些。
有着天策军骑兵的震慑,交易自然很顺利。
八千匹战马一到,李晔就把这八千匹分到天策军,让六个步兵厢的骑兵都马匹配齐。多余的战马,李晔则是用于加强自己的亲兵,并把亲兵队伍扩充到四千人的规模,使之每个亲兵都有战马。
那些驽马,李晔除了大部分分给了天策军后厢和神机营外,剩下的则是向外售卖。
并且李晔还让人在兴元府境内寻找一空旷之地,建立了一处牧场,用于培育马匹以及骡子。
兴元府并不适合放牧,不过只是用于小规模培育优良战马却是没问题。相比于战马,李晔对于骡子更感兴趣。
骡子并不是没有,这玩意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不过都是作为稀奇玩意,并不多见,即便是在唐朝也很少见。骡子大规模成为役畜,还是在明朝。
骡子虽然不能作为战马使用,但是在驮运货物方面却比马和驴强。骡和驴骡的繁殖力极其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所以要是有了骡子,完全可以取代军中的驮马,成为军中的后勤中坚。
不过就在李晔这边暗中快速发展实力的时候,总有人给他找事做,这不南边的高仁厚在忍耐数月之后,终于忍不住对剑州动手了。
李晔毕竟跟高仁厚打过交道,也知道这人比较自傲,看不起他,也看不起陈敬瑄。李晔实际控制着东川门户--剑州,高仁厚自然会怀恨在心,不然之前三州叛乱的时候,东川也不会出兵。
只是李晔没有想到高仁厚还没彻底统一东川的时候,就开始对剑州动手了。自己的主角光环是出现了吗?自己不找别人麻烦,别人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四月初,高仁厚遣将趁着张士安过生日之际,在其策反的剑州将领协助下,出兵五千进攻剑州。张士安不敌,抵抗一天后,只能率领亲兵数百人撤至剑门关,然后向天策军求援。
当消息传到兴元府时,山南西道一众高层都大为吃惊。
现在朝廷已经回到长安,此时高仁厚突然袭击剑州,天策军到底是出兵相助,还是不出兵?
第210章 出兵之争(二更)
此时出兵可谓是形同谋反,毕竟剑州属于东川,按照道理说,这是东川的内部事,若是山南西道插手,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不插手,坐看剑门关被高仁厚夺回去,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还白白损失一个战略要地。
剑门关掌握在他们动手,对于东川就是个威慑,进退自如,主动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
所以对于是否出兵,节度使府都吵翻了天。
寿王傅兼山南西道学政郑畋、观察使王徽、山南西道监军王仲先都认为不应该出兵,这是东川的内部事,他们最多把这个事上报给朝廷,让朝廷做主。
而山南西道行军司马裴荣、天策军司马郑凝绩、兴元府尹孙烨、兴元府少尹李英旭则是认为应该出兵,起码恢复之前的局势。
其实这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反对的基本都不是李晔的亲信,或者说都不算李晔的人。郑畋不算,王徽不算,王仲先这个有名无实的监军更不算。
至于四巨头最后一个,布政使杨翰舟则是没有表态,因为他的位置比较尴尬,所以干脆就不表态,做好自己的就行。无论打不打仗,都跟他没关系,他就一个管理民政、财政的,军队又不归他管,他何必去掺和。
所谓的四巨头就是李晔下面的四个副手。分别是学政郑畋、观察使王徽、行军司马裴荣、布政使杨翰舟。
不过论实权,郑畋和王徽根本不算。所以另外一个版本的四巨头则是这二人换成了右天策军中郎将刘麒和兴元府尹孙烨。
当然这都是一些闲人自己编着玩的,不过很多人寿王府和天策军旧人,则是信第二个版本。
回归正题,两边各执一词,也让局面有些不可控。
其实李晔并不想把这个事拿出来这么讨论,但这个事情也瞒不住,所以正大光明拿出来,起码表示一下对其他几人的尊重。
“好了,别吵了。”看着嘈杂的局面,李晔大声呵斥道。
虽然李晔是众人年龄最小的,中元五年的李晔刚好18岁的,但是他的话还是一言九鼎。
所以他大喝一声后,会客厅一下就安静下来了,看着眼前的这些人,李晔也有些头疼,让张威从旁边拿出一封已经打开的信函,举着这信说道。
“这是锦衣卫从长安传回来的情报,里面的内容很简单,田令孜对河中盐池动心了,想要从王重荣手中抢过盐池,收归国用。
目前王重荣并没有同意,对于朝廷的旨意也没有听从。”说完李晔便看着眼前众人。
其实听到锦衣卫,众人也有些意外,不过也没放在心上。
这个锦衣卫的确是李晔成立的,跟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有些类似,但又有些不同。
李晔一直想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部门,至于名字,李晔想了很多,什么情报司、军情司,不过最后还是改成了锦衣卫。
跟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掌:守卫值宿;侦察与逮捕;典诏狱三大职权不同。李晔的锦衣卫只是负责他以及王府人员的安全和侦查功能。
说的浅显一点就是李晔把自己的亲王帐内府改成了锦衣卫,除了维护王府安全外,增设了一个情报侦查功能。
什么诏狱、逮捕什么的,李晔还没有赋予锦衣卫这个权力。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以及东厂就是因为职权太大,惹出很多事情,所以李晔也很谨慎。而且只是改个名字,增加一个情报侦查和收集功能,下面的人也不会怎么反对。
至于第一任指挥使,自然就是亲王府典军林克。官职等级也没变化,还是正五品上,这也是李晔不想刺激其他人的神经。
所以对于他把亲兵改成锦衣卫,其他人也没反对,无非就换个称呼而已,你随便改。
“殿下的意思是?”王仲先好奇道。
“以田令孜的秉性,肯定是不夺取盐池,就不会善罢甘休。王重荣独占两盐池利润,兵强马壮,也不会这么轻易服软。
而田令孜回到长安后,也需要立威,加上两盐池所蕴含的财富,很有可能兵戎相见。这个时候我们最好别去挑动朝廷的神经,不然直接把矛头对向我们,那倒是个麻烦事,毕竟本王和田令孜的关系并不好,甚至还有仇。”
李晔一说完,裴荣就有些着急,“可是殿下,剑门关对于我们十分重要,若是坐看高仁厚夺去剑门关,后面我们会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