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765节
虽说杜让能还担任着卫尉寺卿一职,但卫尉寺如今基本成了摆设,主要的事情都被工部干了。
所以杜让能这日常都比较悠闲,没事就在家中练练字、养养花草之类的,倒也过得滋润。
“大哥,你是不知道今天紫宸殿议事提到了什么。”杜彦林随即解释道,“大哥,今天枢密使再次裴荣提出废除三省,据说圣上也很赞成,一众大臣都争的不可开交。
但圣上态度坚决,可能是真的要废除三省了。”
“不就是废除三省吗?如今内阁取代了中书省的地位,尚书省也形同虚设,除了一个门下省还有些作用外,三省早就名存实亡了,废除是迟早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几年前就提出一次,现在重提,也没什么稀奇的。”杜让能握毛笔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但时间很短,杜彦林没有注意到。
“大哥,废除三省还不是大事吗?三省六部制可是大唐以来的祖制,岂能轻易废除?”杜彦林着急道。
“照理说紫宸殿议事不应该传到外面才是,你怎么知道的?”杜让能转过身来,问到了事情的关键。
“这事整个皇城的官员都知道了!”杜彦林疑惑道,觉得并没有什么奇怪了啊。
“那么紫宸殿议事,是谁反对废除三省?”杜让能再问道。
“好像是吏部尚书李磎,还有谁我就不知道了。。。”杜彦林摇了摇头。
“还有你们御史台的主官,御史大夫杨翰舟吧!”杜让能淡淡道。
“大哥,你为何这么说?”杜彦林有些惊讶,还有些心虚。
“很简单,你这个御史中丞都知道了,说明御史台里基本都知道了,除了你们的主官御史大夫杨翰舟外,谁有这个本事。
而且几年前第一次提出废除三省之事,你们的主官杨翰舟就是反对的。
这不难猜。
紫宸殿议事的除了这两人反对外,恐怕其他的都是支持或者保持中立吧。
裴荣就不说了,一个靠拍马屁上位的奸诈小人而已,对于圣上的任何抉择都是坚决支持。
户部尚书李泌、工部尚书肖荣肯定会支持废除三省的,因为圣上想要废除三省。
除了这三人是大力支持的外,大理寺卿和兵部尚书是宗室,他们要么不站队,要么就是支持陛下,他们的身份注定了不能跟圣上作对。
不对,除了这五人外,刑部尚书裴贽和礼部尚书孙烨是什么态度?”杜让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因为从杜彦林口中,杜让能发现反对的只有两人,其他几人要么赞成,要么就没有站出来反对。
“不知道!”杜彦林摇了摇头,“好像他们没表态。”
“没表态?不对啊!几年前那次提出废除三省,刑部尚书裴贽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啊!”杜让能有些疑惑,“今天紫宸殿议事,除了废除三省之外,还有什么事?”
“好像是说是要成立安北都护府,以左神策军大将军李洪为都护,对了,裴枢好像被圣上钦点为副都护了。
除了这个,好像圣上决定把六部尚书升一级,从正三品改为从二品。”
“裴枢担任安北都护府副都护?六部尚书变为从二品?难怪,难怪!”杜让能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也不禁感叹圣上的精明,这一下就少了几个反对的声音。
高明啊!
第670章 废除三省风波(二)
“难怪什么?”杜彦林有些疑惑,“大哥,要不要我联合一众御史联名弹劾裴荣,阻止废除三省?”
“弹劾个屁!这事根本不是裴荣的意思,而是圣上要废除三省。别看裴荣此人为官不廉洁,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都是站在圣上那边,在你之前也有不少人弹劾裴荣,可裴荣依然好好地。”杜让能责怪道。
“可是大哥,你都说了杨大夫也是反对废除三省的,我作为其下属,不应该。。。。”杜彦林不解道。
“什么下属?你是朝廷的官员,忠于圣上的。如今圣上可是把世家当成眼中钉,特别是我们杜家,所以你别去当出头鸟,不然被圣上记住了,这件事情过后,有你好受的!”杜让能提醒道,“要是为兄没猜错,恐怕礼部尚书孙烨和刑部尚书裴贽后面要么中立,甚至支持废除,就是不会站出来反对。”
“为何?”
“给你提一级,你愿不愿意?你不愿意,有的人是愿意。”杜让能没好气道,“而且裴枢担任安北都护府副都护,裴氏一族肯定不会站出来反对。
现在郑从谠不在朝中,你认为仅凭李磎和杨翰舟能阻止这次废除三省吗?阻止不了的。
所以你别去没事找事,这段时间我们几兄弟还是低调点,谁要出风头,就让他们去吧。
不过若是杨翰舟命令你们联名弹劾,你跟着附和就是。这个事还得跟老三和老四说一声,让他们去支持废除三省。
要想家族延续下去,就不能在一边押注。”
杜彦林点了点头,“大哥,我明白了。”
杜让能说的就是这些世家为什么可以延续几百、上千年之久,比很多王朝存在的时间都长,就是因为他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就像裴荣和裴贽,表面上就不对付,无论是裴荣得势,还是裴贽得势,裴氏都会一直存在。
特别是在自己家族人丁单薄的情况下,就更要谨慎。
现在的这些世家,经过几次大的动乱,早已元气大伤,若是再来点动荡,整个家族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也正如杜让能所猜测,即便是李磎和杨翰舟把这个事透露出去了,但依然没能改变圣上的决定。
而且在内阁里面,除了他们二人赞成外,裴荣、李泌、肖荣、李嗣周四人都赞成,其他几名重臣要么赞成废除三省,要么保持中立,就是不反对。
这就说明原因了。
而且因为这事,李磎和杨翰舟也惹恼了圣上,私自外泄机密朝政大事,这在圣上眼里自然是留下了钉子。
阻挠无用后,在乾宁八年六月一日,朝廷正式下令废除中书和尚书两省,保留门下省,负责监督内阁。
但门下省人员也被裁剪不少,侍中减为一人(原本两人),门下侍郎减为一人(原两人),下面其他人员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