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898节
想到这里,李晔便看向一旁神游的老三李裕,“老三,你的看法呢?”
“啊!父皇是问儿臣吗?”李裕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然呢?”李晔没好气道。
李裕的态度立即端正起来,“回父皇,儿臣以为西州回鹘该打,就凭他袭击商队一事。丝绸之路对我大唐十分重要,每年上交的商税也不少,若是因为此事而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意味着朝廷所收的商税就得减少。
至于怎么打,儿臣就不会知道了。父皇知道,儿臣并不热衷打仗的事,父皇问问两位皇兄就行了,更何况还有诸位朝中大臣。”
“你这个小滑头,整天就知道忙活你那个钱庄。”李晔笑着摇了摇头,“你那钱庄怎么样了?”
“回父皇,儿臣的钱庄已经有了起色。父皇,儿臣交到户部的保证金是不是可以退还一点?儿臣发现只开设一家钱庄实在是有些没吸引力,所以打算再开一家。”
这段时间李裕也在思考为什么钱庄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思来想去,好像还是因为只有一个钱庄,无法做到像飞钱那么有吸引力。
飞钱毕竟是可以跨州,甚至跨道使用,而他的钱庄只在长安城内有店铺。
“噢?”李晔有些惊讶了,“你鬼点子倒是挺多。至于保证金这边,父皇跟户部说一声,以后以月计算,把你钱庄的所保管铜钱的两成上交到户部管理,以免你的钱庄到时候出了事,没法兑换。”
其实以李裕那钱庄只经营货币保管的业务不一定非得交4000贯保证金的,只是他怕对方乱来,导致钱庄没钱兑换。
既然李裕要扩大规模,那就让他去弄,正好把他这个钱庄当成试验品,这样即便是后面钱庄越来越多,户部也不至于没法管理。
李裕嘀咕了一下,大致算了算自己钱庄里的钱,好像两成的话,还是能退将近一半的保证金给自己。
想到这里,李裕心下有了决断,“儿臣谢过父皇。”
看到老三开个钱庄让父皇都这么关心,李佑和李祤两人心里也在嘀咕,这个东西这么好吗?要不要他们也去试试?
虽说他们都有永业田,每个月都有规定的例钱,逢年过节也于赏赐,但那些说多不多。
若是他们想要做点其他的,也得想办法赚钱。
正当的手段就是自己开店啥的,不正当手段就是各种收礼,怎么选是他们自己的事。
李晔也没奢望从三个皇子这里得到想要的答案,不过是考校一番而已,看看这几个皇子的能力如何。
在打发走三人后,他便把一众内阁大学士和其他重臣召行了宫,商讨刘奎呈上来的这份奏报。
这边对于安西大都护府的奏报,重臣们也声音不一。
有赞成,也有反对。
赞成的里面也分全面赞成和部分赞成,人多就是意见不一。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的密报也来了,说明了南诏的变局。
多事之秋啊!
第782章 定计(二更)
南诏的事情一传来,重臣们态度又变了。
本来按照计划,进攻南诏一事,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准备的。
谁能想当南诏一年内发生这么多变局,按理说郑买嗣年初才指使杨登杀了隆舜,也需要时间消化,不会这么快又制造争端。
谁能想到隆腾入长安一事被人泄露出去了,导致郑买嗣铤而走险,前不久便杀了杨登,现在已经在对南诏的宗室动手了。
说不准郑买嗣啥时候便把舜化贞杀了。
当然,李晔巴不得郑买嗣把舜化贞杀了,然后唐军再以为舜化贞报仇为由征讨郑买嗣,这样唐军进入南诏的反对声音就会小很多。
如今的局面,对于南诏的行动肯定要提前了。
对于南诏是灭国战争,势必会牵制朝廷大量的精力,如何对待安西大都护府的奏报,李晔便有了决断。
“给安西大都护府传令,对于西州回鹘的战事,以教训为主,控制战争规模。
最多允许他们拿下伊州,待朝廷解决南诏之后,再图攻打西州回鹘一事。”
“臣领旨!”
。。。。。。
“殿下,我父王是不是出事了?”
这天,李裕正准备出门去西市选址开设一家新的钱庄时,舜化晴不知道怎么跑来了。
虽说如今长安并没有严格要求店铺经营必须在东西二市,但长安城的商业圈主要还是在这里。
除此之外便是平康坊和曲江池。
不过后两地却是围绕两地的青楼这些衍生的店铺,并不像东西二市那么种类齐全、规模庞大。
至于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店铺,但更多是跟生活有关的店铺,种类少、规模也小,也比较分散。
李裕想要开设钱庄,也只有在东西二市,或者就是在长安城外了。
按照他的计划是,现在西市开一家,然后在京兆府下辖的华州、同州、商州或者其他辖县再开几家。
至于京兆府以外的地方,他暂时并不考虑。
因为他也不敢确定是否能赚钱,只是先尝试一下这种模式,然后看看效果如何。
还有个原因,就是他的实力也不允许在京兆府以外开设店铺。
西市作为他的第二家钱庄,自然比较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