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084节
“报……大帅,离易州三十里。据斥候侦查,易州城内并无北辽军伍驻扎,甚至连衙门都已经撤离……”
这就是现状,都已经打到易州了,可他们至今没有经历过大的战役。
“城外十里扎营,斥候放出五十里……”
进易州没有任何意义,最起码种建中是这样认为的。
说起来自己这算是打下易州了,可真的是打下了吗?
易州原本的北辽驻军三万,连三千都没有歼灭。整个易州驻军还是完整建制的存在。
进驻易州,除了警戒需要比野外扎营更好的烈度,需要防止细作,再没有其他好处了。
这样的感觉,让种建中有中深入敌方腹地的感觉。
“其他几路是怎样的情况?”
“回大帅,都一样。整个推进,几路大军都没有遭遇大战,可斥候的侦查,都显示在战线上存在不少于二十万的北辽骑兵。”
就是这样……这是一场没有战斗的战事。
北辽收缩了?种建中知道不可能。据斥候的奏报,北辽骑兵只是化整为零了,就在这河北道偌大的平原上。
“报……大帅,北方有万骑接近,离营寨五十里……”
副将们都摩拳擦掌的,觉得应该有一次大战了。
可种建中感觉,这应该是从中京道、南京道南下的支援力量…~他们仍然不会跟大军作战。
“准备迎战!”
是不是真的来袭,还是得按规矩来。
战车作战,在国朝已经有固定的流程了,每一位副将都清楚,甚至每一位不同岗位上的军卒都清楚。
这是防御战,没什么特殊安排。
“报…~在三十里处,北辽骑兵分散,并未向我方推进……”
帅帐里一个个刚刚振奋的将领,瞬间就泄气了。
“这战到底怎么打呀?”
“朝廷应该增加兵力,步步推进,将整个河北道全部围成铜山铁壁,看北辽的贼人如何逃窜?”
“全国朝百万军卒,战车五万数,就是全部摆在河北道,都无法围成水泄不通,仍然防不住北辽骑兵的流窜。”
“步骑和战车联动,才是取胜的关键呀!”
“番骑与战车步卒的协同作战还需要时间磨合,讲武堂正在修正操作手册……”
这大概就是朝廷至今没有决定大决战的原因吧?
第890章 回撤
战线太长,就是他们向北推进的几路大军的联络也很不及时。
到了第二天后晌,种建中才知道,整个战线都有南下支援的兵马,都一样避开了国朝的主力,在河北道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从出征至今,近月余推进近百里……这百里的空档有多大,种建中是清楚的。
己方的几路大军,斥候都是精骑,即便是放出五十里,由于数量的原因,也无法准确探知北辽骑兵的踪迹……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在这时候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其实,即便是发现了踪迹又能怎样?待大军进发,又需要再一次侦查……
“四位主帅的奏报,都是要求后撤……”
章惇看着前线来的奏报,真的感觉有些无语了。
他不是没经历过战事的纯文臣,说出这话的语气,就带着赞同的意思。
四路大军,二十万军卒,推进百里,斩首不足五千……这预示着,至今没有真正的战役。
若如此下去,国朝二十万大军甚至可以直接北上到北辽的中京道,参与北辽内乱大战了。
自然,也会将这二十万大军彻底陷入北辽的重重包围之中。
没有消灭对方,却长驱直入,这不正常。
“毕竟已经拿下三州之地了,就这样撤军,相当于前功尽弃了!”
王安石觉得可惜,很可惜。
燕云十六州,前期收回四州,这又是三州,已经近半了。
只是,他也清楚,没有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的收复是虚假的。
没想到官家的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北辽也运用的如此好。
“据前线的奏报,北辽中京道又出现了停战迹象,而南下增援的骑兵,这几日与日俱增。”
“从国朝边境,到大军抵达的最北处,中间近百里的空档。这些空档,北辽统治百十年,即便是汉人,又怎能轻视?”
“朝廷以及出征的大军,根本无从知道这百里空档中的汉人,是不是汉军…~”
“一旦有变,四路大军二十万军卒,恐怕是深入敌方重围的境遇。到时候,河北道会是怎样的乱局……”
国朝百万军卒,近六成都放开西北、河东与河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