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57节

四水贯都的汴梁,要想寻一处有落差的水源地,非得出城了。

所以,赵曦又是一行几人,从少爷到管家,再到跑腿的伙计,一个个装扮就绪出城了。

汴河水引自黄河,筒车运行会增加修缮,至于五丈河与金水河,水流很难带动大型筒车。也就唯有蔡河了。

蔡河设有斗门,又是赵曦设想的另外运输线路的通道,水流量也足可以用。

“看来不是吾一人有此见识!尔等可是因太子殿下选址而来?”

赵曦一行人正顺着蔡河岸溜达,莫名其妙跑来一人,还没到跟前就嚷嚷了。

若不是赵曦制止,王中正都要开喷子了……什么人啊?冲撞太子,弄死也是白死。

“哦,汝从何听说的?”

这才三五天,尽管朝堂是筛子,也不至于满城风雨吧。赵曦很疑惑,此人是怎样知道的。

“鄙人管城李诫,唐突各位了。听家父念叨,曾辩驳几句,被训斥了。闲着没事,就跑来看看。”

这小子倒也明事理,远远的喊叫,靠近了反倒装一副斯文样。

第196章 馅饼砸中的人(第四更)

李诫他爹此次述职,转任河北,恰巧遇到朝堂因军器监之事,回家就唠叨了几句。

他爹不感兴趣,可李诫对这类闲事很有兴趣。在家里替太子殿下辩驳了几句,还有些替太子殿下鸣不平的意思。

结果被老爹痛斥了。没办法,自己除了经文,其他的都有兴致,就是学那些先贤古圣让他头疼。

这不,大哥已经考中了,他就考了一次,然后再没科举的想法了。

被训斥也是应该的。

太子殿下条陈说要将军器监搬迁至汴梁城外,并新建一座类似城池的工坊。李诫很想看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还以为太子殿下已经奠基筹建了呢,就随便来看看。

没想到会遇到一行在蔡河边转悠的。远远的看见,还以为遇到了知音,一时兴起,便喊叫了。

待走近,才发现个个气度不凡,赶紧收起了莽撞,客客气气的施礼了。

“管城?南公次子?”

“正是鄙人。”

李诫见人家开口便道出他的出生,更是恭敬了。没办法,不用想也知道是官面上的人,说不定跟老爹是同僚,不可不敬。

“李明仲,涉猎颇广,唯不喜读书。一试不举,便不再应试。曾祖、祖父、父兄皆为朝官,汝父此次述职,更是高升河北转运副使。吾所言可对?”

吕公著看着像是跟李诫说,其实是跟赵曦讲述此人的来历。

李诫被吕公著倒腾出底细,越发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就这点优点,还有这么多人知道。随便碰到一个人,都能说这么多。

下意识的挠了挠后脑勺,脸上还堆着笑。

他没觉得这是恶心他,最起码那个涉猎颇广,应该是夸奖他的。

也有点走累了,遇到这么个妙人,赵曦干脆就那样随便坐地上。

这几天一直就这样,没人惊讶,倒是李诫惊讶了。

不止是惊讶这帮衣冠楚楚的人席地而坐,关键是这个年轻人好像并不在意其他人,问都没问就坐下了。

跟自己有一比!

“先生缪赞了,涉猎颇广不敢当,倒是对营造有些心得。”

李诫这对答,让吕公著都愣了。他所说涉猎颇广,意思是不务正业,没想到这后生理解成夸奖了。

还真是个妙人。也是跟李南公不熟,否则吕公著都有心替李南公教训几句了。

就自己的年龄和职衔,说教李南公儿子,还是够格的。

“来来来,这位兄弟,说说你对营造有何心得?”

赵曦也不纯粹是闲着没事找人玩。说这种话的,要不是夸夸其谈者,要不就是胸有才学大大咧咧的性子。

看着还算知礼节,也有些羞涩,应该不是夸夸其谈,希望不是夸夸其谈者吧。

真就过来了,还有意挨着赵曦坐下。只是赵曦身边的人多,他没法挤进去。

“要说这营造嘛,吾首推喻皓《木经》。就如开宝寺木塔,喻大师便在营造之时考虑京师环境和气候……”

可能是从来没有机会显摆自己的学问,难得有人倾听,这李诫一开口,就刹不住车了。

从国朝营造开始,一直往前翻,再说到各地营造式法的不同等等,甚至说的苏颂都跟着掺和进来了。

还行,这一趟不算浪费,选定了地点不说,还碰到这样一个秒人。

这小子应该是走狗屎运了。吕公著临离开时,颇有深意的看了李诫一眼。

他知道,太子殿下怕是对这小子感兴趣了,否则不会听这么长时间的废话。

“中正,去跟着这小子,看看他落脚点。明日一大早唤起到护卫营地,让其看看军器监的改造方案。”

果然,这还没回城呢,太子殿下就交代了。

这档口,太子殿下是真需要这一类的人,苏子容忙不过来,其他人又帮不了什么忙。

就今天这情形,就是苏子容恐怕也有心建言殿下招揽此人了。

首节 上一节 257/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