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65节

当初在成都路,张方平一眼看出了这是徒木立信。都是一样的科考出身,差别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赵曦很想怼回去,又觉得还是等等合适,等这些跳梁小丑一并出脸了,他好一起收拾。

不就是斗嘴吗?不屑于斗嘴,并不是玩不了斗嘴,是不想跟你们耗费心神。

“如此抽调国朝军伍用于商贾产业,置国朝安危于何地?难不成边境守卫换成黎民?亦或是恢复庆历所倡,改为募兵制?”

拉队伍了!庆历至今已经十余年,当初推翻庆历新政的朝臣,应该有不少如今正在朝堂。

不可否认,这一句还惊着某些人了。

就连富弼的脸色也不好看。

“敢问郭御史,可曾看完吾之奏本?明了招工几何?再问张侍制,开朝禁军几何?现今又几何?”

“陛下,诸公,莫言铜矿乃商贾事,朝堂诸公皆明,铜矿乃为国朝缺铜之因而设,因产地属藩属国。为避嫌而运用商贾之名。此为一。“

“且不论厢军,国朝禁军八十万。不论铜铁矿,亦或是钱监,用工不足三万,且含有守护铜矿安危之责。因三万而致边疆无人守护?说好听这是危言耸听,说难听这纯粹是胡扯!”

赵曦第一次与朝臣辩论,却丝毫没有留面子,直接干脆利索的,还用了几乎等同于乡下俚语的话。

惹急了吗?有点,确实有点火大。

“殿下莫妄言!开朝禁军十万,那军卒都是几经征战者,岂能以如今这军卒相比?一场战役,一厢之军卒,完全可以改变战场局势。莫以三万为少数。”

嘿嘿,还不死心?

“那再问御史,国朝至今,可是比开朝之初更混乱?还是物产比开朝之初更匮乏?”

“同样是军卒,同样是人,食物丰盛了,生活富裕了,社会稳定了,为何反倒战力下降了?”

这话有点把火引到武将身上了。这可真不是故意的,赵曦有些不好意思。

不管是高家,曹家,还是说狄青,都在朝堂上呢。

“军卒不思进取,军将懈怠懒散,非一日之过……”

“尔等可看到吾要一日之内完成招工?”

赵曦抢白了这句话,自己都有点想笑了。

“汝……汝…”

汝什么汝啊?郭申剔也是被赵曦打断了思路,本来准备一大堆话,结果被赵曦直接摁在一日上了。

对呀,都说的一日……

“殿下此言……”

“殿下所言三年轮岗是为何意?”

还是没说出口,又被富弼打断了。

很显然,斗嘴都不是一个层级的。殿下明显是捎带着玩的,插浑打科的逗乐子。

若论军转民的法度,尚可有立足之地,被殿下带偏了,直接带到了军卒人数上,再论下去,出丑的也只有郭申剔。

从根本上,太子殿下是在为解决国朝弊端寻出路。奏折中提及的工钱一项,似有徒木立信之意。

富弼明白,这样做,相对于改军制,似乎要缓和很多,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

至于郭申剔,是资历到了,急需找一个弹劾的目标,从而提升些名望,也好为下一步谋个好差事。

还是别让他继续丢人现眼了。

“富相,所谓转民,其实就是措辞,是为避免大理的猜忌。故曦定三年论岗之期。”

“条陈所述,铜铁矿工,乃兵工双重身份。且于矿区之责,也是采矿与守卫轮替。”

“至于三年轮岗,曦本意乃激起如今军卒之中混吃等死之现状,让他们能看到活成个人的希望……”

这应该是很明了的事,是个人,长个眼就能看明白的。

赵曦没那么冲动,现在的情况,他还不到在朝堂指手画脚的地步,最起码他认为还不具备那样的实力。

早期的利益团体,一半是武勋世家,在朝堂上根本开口的权利。

至于吕、韩、王三家,王素外出,吕公弼外出,唯韩绛在朝,偏偏还是御史中丞,尽管看不惯郭申剔的作为,在朝堂上还得保持御史台的一致。

至于掺和铜铁矿事宜的其他人,还没看到利益,也不想在此事上表现的抢眼了。

其实这并不算争议大的议题,只不过是恰巧遇到了郭申剔这个档口而已。

富弼问话,赵曦便恭敬且客气的解释。

太子跟相公对话,把郭申剔直接凉那儿了。

“又如何招工?可如同护卫营选兵?”

这次不是两千,是近三万。富弼很担心汴梁会因为这个而不堪重负。

“富相,这次招工,护卫营由教导与指挥使出京,为期半年,分别于国朝各军州招工。”

“此行招工为一,传授护卫营练兵之法为二,宣传矿工待遇并激起军卒向上之心为三。且所有开销,护卫营承担,无须朝廷支付。”

真实的目的,赵曦是想摸清国朝军伍的底子。

不用多言,富弼也明白。不管是盔甲,还是火器,在未来装备军伍是已经定下来的,谁也不想变成那些军头变卖的货物。

首节 上一节 265/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