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16节
对产业占地收缴不同于耕田的税,是正确的。可时机真的不合适。从赵曦的本意,自然是希望能通过,那样会减少他耗费心思。问题是,现在国朝的产业发展还处于襁褓中,还很娇嫩,还需要精心维护。
这样的占地增税的新法出来,很可能滞缓国朝产业发展的进程,让国朝的这些地主豪强,重新看重土地喽。这不是赵曦希望出现的。
“产业发展,让朝廷税入大幅度增加,岂是耕田税入能比的?王阁老的新法,只是在复古,是在倒退,重耕田而轻产业,是与朝廷五年规划相悖的议题。”
“国朝的粮食过度依赖于交易了,一旦安南断绝粮食交易,耕田减少的弊端就会立现。”
“既然我大宋军伍能痛揍安南两次,就能继续痛揍下去。他安南不敢!”
“事实上,耕田并没有减少,最起码在河东没有减少,不过是没有农田水利法推开的时候增长的快而已。”
“可是,国朝的丁口在增加呀。”
分组讨论,臣工们还延续着早先国朝朝会时的做派,从来不能就事论事,总是能被刷存在感的臣子把议题扯远了。
其实,所有的臣工都是在回避,回避占地到底该不该增税的问题。事实上,产业所产生的收益,远远不是耕田能比的,要说一直按照耕田的两税缴纳,都也说不出口······毕竟现在的官家不好糊弄。
问题是,按照王安石占地增税法的提议,直接按照产品,也就是商税的两倍缴纳,那还不如恢复耕田呢。
所以,所有的分组讨论,都在回避是否认同王安石新法的议题,顾左右而言他。
王安石还是太信任朝臣的操守了。
然而,赵曦看到汇总回来的分组讨论消息,倒是有点欣喜了。就这样的情况,或许,现在可以对产业占地的政策做一些调整了。
赵曦还是太看低士人的觉悟了。
第634章 小人物的逆袭
对于占地增税法,大朝会讨论的最多,却是最不见效果。
大朝会的其他需要讨论的议题,一项一项的每天都有结论成文,就是王安石的这个占地增税法,一直在讨论,却一直没结果。
很想直接否了,可有陈氏的前车,都不敢步后辙呀。
所有的分组讨论,都是模棱两可的,没有任何一位臣工敢直言否决。可能赵曦都不知道,朝臣们对他的敬畏到了如此地步。
大朝会第三天了······
“听说王阁老在大朝会上提议,国朝产业用地缴税,应该按照产品的商税双倍缴纳。”
汴梁的一间客栈的上房里,有人在低声说着。
大朝会的议案提案,朝廷并没有要求保密,相反,还鼓励宣扬。
任谁也想不到,低声讨论的这人,有一位是阆州陈家的家主陈琦。
自缚上京请罪,被官家责令回去。陈琦以最快的速度跟工坊城达成了协议,一点都没犹豫。该舍的舍了,不该舍的也舍了。
只是他没想到,成都府居然罢去了他家唯一的参政。现在的国朝,士人都知道,参政议政内阁,这是国朝的权利架构。
作为一家耕读传家的世家,陈琦知道,一旦排除在国朝的权利架构以外,就意味着他们陈家要沦落了。
所以,他不死心,他进京了。希望能找到一丝机会,让他那个阆州主薄的弟弟能保留参政的名头。
“分组讨论如何?”
“暂时没有消息。听说分组讨论没有结果,朝臣没有人赞同。”
“谢谢刘兄!”
陈琦没想到,他还会有一天跟一个商贾称兄道弟。虽然他家也有营生,可他从来不认同商贾的。
只是,他这次上京,寻遍了蜀中的朝臣,没一人接见他。就连跟父亲有交情的张阁老,也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人情冷暖,这是陈琦这一次感受最深刻的。
没人注意到陈琦进京,就是皇城司也没有注意。一个被朝廷制裁后的世家,基本上算是离开了主流,也就不值得人关注了。
张方平倒不是这样不近人情,也不是眼窝子就窄,是他很清楚陈琦到京的目的。别说是陈家正处于风口浪尖,就是正值大朝会期间,张方平也不好见陈琦。
张方平想着,等这事风头过去了,探探官家的口风,招呼一声成都府尊,也算是对老友有个交代。
赵曦更是已经忘记了这个名字。这时候,赵曦正私下跟儿子见面。
太子是以宜州知州的身份入京参加大朝会的,除了有数的几人,都不知道这个叫赵成天的是当今太子。
“曙儿,你怎样看占地增税法?”
“爹爹,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土地,都不真正属于皇家。孩儿以为,王阁老的提议是正确的,但孩儿也知道这不可能通过。”
“如何解决,曙儿可有计较?”
“爹爹,孩儿主宜州,是大理矿城进入国朝的第一站。跟矿城往来频繁,也促进了宜州的商贸很发达。州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占用耕田做其他营生的也屡见不鲜。”
“孩儿在施政时发现,原本不纳税的耕田,占用以后反倒给朝廷上缴商税,并没有带来损害。同时,孩儿又觉得王阁老所言有道理。其中差别,孩儿一时无法理清。”
嗯,还不错,儿子懂得思考。
“曙儿,这就是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治政,其实就是一个寻找平衡的过程。朝廷和地方的平衡,朝臣和皇家的平衡,君王和臣工的平衡,百姓和士人的平衡,收益和付出的平衡等等。这些平衡点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变化是永恒,治政需要在不同的情形下,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
现在的是王安石想要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想用将来的平衡点来衡量现时的状态。就是赵曦也一时无措。
“官家,高太尉求见······”
王中正也是犹豫了一阵才进来禀告。官家和太子的会面,他也是不想打扰,可高太尉急匆匆的,似乎事情很急。
“爹爹,孩儿回驿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