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49节

不管是选择继续率兵西进,还是留守河湟巩固,恐怕都无法让官家安心!

就是这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内阁的诸位,甚至都相互对视了。王安石更是有心去信,提醒王韶。

第662章 就是这么自信

本来谋战西夏是大事,内阁议事应该需要很久,特别是第一次针对此事的商议,需要定下大的方略。

结果,官家的一句话,直接把议事泼冷了。

终有千言,再没人多言了,都哼哼哈哈的附和着官家。

挺没趣!

赵曦也没往这方面想,还以为是大家没考虑过这事,所以才兴致不高。

郑重其事的开始,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赵曦是觉得没尽兴,内阁大臣却觉得有点背部发汗。

“司马君实以为,前朝太宗为千古明君,绝非妄言呀!”

韩琦现在是学老实了,滑州一行,他之后知晓了很多,妄议官家的话,他是不会再挑头了。

甚至他在想,是不是也跟文彦博一样,做一个透明人,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

张方平说这话是有所指,却没有早年那种绝对的耿直。

“或许我等有所误解吧。官家本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都想藏着掖着,可富弼偏偏把话挑明了。

他是真有些不信,或者说是犹豫。

以他对官家的了解,对照官家刚才说的话,他犹豫了。

“是认同朝廷,还是王韶本人,这话其实很明确了。还要怎样才算是明白的表达意思?将王韶缉拿回京吗?”

从开朝,赵家人就没有对有兵权的臣工放心过!

性格决定了,富弼的话,还是把张方平的话头引起来了,也就直言不讳了。

富弼看了看张方平,却重点看向王安石了。从某种意义上,王韶属于王安石举荐的,是跟王安石一体的。

如果王安石对官家的话感觉明显,不管官家是不是这个意思,官家的话都不能传出去,最起码在王韶回京之前不能传出去。

“或许官家并无此意!诸位都清楚,工坊城才是国朝的核心,不管是军备,还是铸跸,甚至国朝的产业,都集中在工坊城。”

“官家自让工坊城独立设城,从来没有对工坊城指手画脚过,直接由工坊城城主全权负责。”

韩绛说话,吕公弼表示赞同。

“不一样的!工坊城一直由官家的潜邸旧臣主导,那是官家的班底。王韶算什么?”

陈升之也参与进来了。

“有一点可能大家都忽略了。王韶的品级……对于王韶开疆拓土的功劳,将王韶列为议政之首,甚至内阁也不意外,朝堂也不会有异议。”

“但是,官家始终在压着王韶的官阶,在这一点上,官家待王韶与潜邸旧臣类同。”

“不管是我家韩缜,还是宝臣之弟诲叔,论功劳和能力,位列内阁,完全行得通。官家却一直压着他们的擢升。”

“绛以为,官家这是在为他们夯实基础。王韶类同!”

照韩绛这样说,仔细想想还真是。

不说韩缜,就说吕公弼。国朝的第二次南征,真正打出南疆五十年安靖的是吕公弼。

而回京后,仅仅是枢密副使,主讲武堂。

论功劳,韩琦入枢密院,是因为好水川大败而有了知兵事的名头……说起来丢人。

而文彦博,也是因为平灭了王则之乱。

他们二人,都跟吕公弼不能相提并论。

至于苏颂,就更别提了,从火器更新换代,到轨道马车,再到可抵百万雄兵的羊毛纺织等等,那一样拿出来,都让内阁羞愧。

可官家却一直压着他们的擢升。

“介甫兄,你怎样看?”

王韶,是王安石线上的人,最起码在诸位内阁心里是这样想的。

这时候,内阁大臣中,文彦博一贯是不涉及到兵事他不掺合。

韩琦从滑州回来也闭嘴了。

而韩绛和吕公弼,从来都是现在官家立场上的。这一次若不是评议官家的气量,猜测官家的防备心,他俩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听。

至于王珪,除了附和,从来没有自己的主意。

司马光好像就等着下一届离开内阁呢,连来内阁点卯都懒得做了。

剩下的,富弼、张方平、王安石、陈升之,就王安石没表态了。

“我以为……”

首节 上一节 849/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