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77节
赵曦醒来时,梁山泊远景中刚刚能看到亮光……水域大了,就可以见到日出的景象。
富弼还没从房间出来,船上也不好锻炼,赵曦只好随意的扭动几下,做几个高抬腿,在做几组俯卧撑、仰卧起坐什么,姑且算锻炼了。
“官家多年未曾停歇,身手并不比我等服役者差……”
种建中这不是恭维,在做近卫时他就知道,官家在新军的这些训练科目上,一直都是榜样的存在。
也知道,新军的很多训练科目都是官家拟定。
“彝叔这话夸大了,岁月不饶人……对了,昨日富相所说你也没必要纠结。”
“朕之所以有文武相通的设想,目的是让文臣懂得尊重武将,并且能让武将在朝中能挺直腰,因为他们才是国朝对外的脊梁。”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去做,文武相通只是让非专业的臣工有可能专业了,也让不是专业的少对专业事务指手画脚。”
“这些狄青明白,你叔父明白,你们这代武将的地位很难有切身体会……”
种建中是谁?那是种师道,是原本历史轨迹中有能力挽回大宋败局的大将。
赵曦可不想一个军事家被富弼忽悠到朝堂去勾心斗角。那是章惇、苏辙、吕惠卿之流该干的。
“官家,微臣明白!官家,微臣有一事疑惑,游船在梁山泊一日,未曾见任何船只与人出现……”
“以如今梁山泊鱼虾丰产的情形,本应该是有渔夫劳作才对,昨日午时至今,未见任何船只,也未见任何人迹。”
赵曦还真没注意,主要是昨天是真的放松了,心里没一点警觉。
种建中不同,他的职责所在。
“唤醒富相议事……”
赵曦也觉得奇怪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性很多。比如,自己的行迹暴露了,地方州府如此安排的。
比如说,济州或者郓城一带有大事发生,导致原本依靠梁山泊生活的人,顾不上今日继续原本的营生了。
也比如……
“官家,老臣听彝叔说了。老臣以为,如今之计,应快速回京,并遣快马知晓朝廷!”
富弼没有考虑太多的可能性,或者说没有把心思放在地方上。他心里只有官家的安危……
心里可能有些乱七八糟的猜忌,使劲让自己不那样想。
皇城司亲从官的近卫,五百新军军卒,在远离汴梁几百里开外……富弼都不敢想,有什么意外,会是怎样的结果。
“富相,那倒不必!若是真的有针对性,昨晚该是最好的机会。再说了,别看五百军卒,真有什么意外,真还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拦得住朕!”
赵曦还是有这样的自信,因为,整个国朝的新军,在忠诚教化上,都是老护卫营带出来的,心中只有君王。
至于其他,即便来了,面对这五百新军,那也是土鸡瓦狗。
第791章 微服私访(十四)
鉴于赵曦的坚持,船只并没有急于赶路,甚至多数人还如昨日一般轻松。
只不过,种建中开始下令警戒提升,要求军卒擦拭火枪,查验弹药……
而赵琴则哭求着官家着内甲了……她自己无所谓,一旦官家有事,她以及跟她有关的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游船依然游荡着出了梁山泊,一直进入了五丈河的航线,仍然没有任何意外。
五丈河航线上如昨日一样,往来的各类船只,在不算太宽的河渠中缓缓航行,嘈杂声此起彼伏……没有一点有事发生的迹象。
到这时候,见此情形,富弼提着的心也放松了。
“中正,着人去租些马车……”
“官家……”
富弼真没心情继续陪着官家闲逛了,这一惊一乍的,他受不了。
走街串巷不怕,就怕像昨夜那般,孤零零的船只,停留在没有任何依靠的地方。
这时候,他觉得最应该的是回京……
“富相,既然梁山泊不太正常,总应该落个明白吧?既然要经略梁山泊,不落实底,朝廷就少了决策的依据。”
王中正不敢忤逆官家命令,可他也觉得应该回去。本来还等富弼能劝阻官家,结果倒是官家把富弼说的没话了。
也是,什么时候官家的主意因人改变过?
所以,还是乖乖的去租马车了。
租用的马车,肯定没法跟工坊城定制的相比,甚至连这条船的防御都比不上。
幸好,在国朝所有码头,皇城司都有主事者……
五丈河并非主航线,是一条地方航线,也就造成这条航线的停靠码头甚多,也让王中正多少有了些底气。
五百军卒,两辆商用的马车……这样的架势很怪异。
偏偏赵琴就能摆弄的协调了,想来赵琴的出行,有时候也会摆这样的谱。
就是军卒的火枪太显眼,在国朝唯有军伍才有火枪,即便是内阁大臣的近卫,在隶属上也是军伍,不受内阁节制,只负责保护。
而内阁大臣的卫队,也是有规制的。五百卫队,还是火枪队,国朝除了官家,没谁了。
所以,军卒不得不用枪桶装起来,就跟棍棒似的,这倒是像极了有俩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财主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