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10节

高一功停顿一会儿后,才沉声说道:“李好和屏风寨中许多头目都有联络,所以于大忠不少旧部都投奔了他。但因为他们不能约束乱兵杀戮,很多矿徒兵的家属妻女被寨兵杀害。我出面招揽以后,矿徒兵大都觉得闯营军纪稍好,所以多复归我军麾下。”

他伸出右手,将大拇指扣下,留下四个手指说:“加上李世威收编的火器工匠和铳手、炮手,我们总共收编了约四百多人的于大忠旧部。”

四百人……

虽然没有李来亨预想的数字高,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毕竟这四百人战斗力虽然不能同闯营的老本劲兵相比,但也不是民兵之流,又精通土木工事,算是相当不错。

“屏风寨的大小头目都投奔李好了吗?看不出这个丧气鬼,人脉倒是很广。”李来亨戏谑一句后,又问道,“有没有什么头目级别的人物,投靠咱们的?”

“这倒也有,矿徒军中有一个叫苗里琛的小头目,他是专门给于大忠炮制震天雷、万人敌一类炸药的工匠。苗里琛在矿徒军里有些资历,他也是第一个在矿徒兵家眷受淫掠后,选择加入闯营寻求保护的人。”

“很好,这个人我记住了。我打算将来把屏风寨的矿徒兵,单独编成一个负责攻城、掘地、制作工事的土营,这个苗里琛若资望尚可,可以让他充作营头。”

“这……?”

高一功和白旺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犹豫,最后还是高一功开口劝说道:“但苗里琛是河南人,并非咱们陕北的老弟兄。用他做营头,老兄弟中可能会有人不服吧?”

李来亨冷哼一声说道:“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咱们都要在河南、在湖广过日子,怎么可能永远只用秦人,而不用豫人、楚人呢?连于大忠都知道煽动陕西人和河南人的矛盾,我用这个苗里琛做营头,也是要告诉大家,闯营不仅仅是秦人的闯营,而是天下间所有穷苦人的闯营。”

这其实也是李来亨预谋已久的布置,闯营由于历史原因,成员几乎全部都是由秦人构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闯营对外吸收人才,他感到很有必要扩大闯营的统治基础,吸收豫人、楚人到闯营的中上层来。

这点其实李来亨也同李自成不谋而合了,此时正在河南其他地区纵横驰骋的李自成,也正在竭力吸收河南本地的人物加入闯营。虽然李岩是乌有人物,但闯军二十二将中的田虎、任光荣、任继荣就都是河南本地人。

将来大顺的丞相牛金星,也是河南本地人。

第122章 牛金星

“这件事情先这么定下来吧,土营的规章体制,等之后我们再慢慢填充。”

李来亨大手一挥,就把事情决定下来。他近来由于作战办事不断胜利,越发有了一种威福自用的气质,也不等高一功和白旺的反对,就转而谈到郭君镇的事情。

“这一战我们能够得胜,取得这样丰厚的缴获。全赖君镇提出的奇谋,他有先登之功,还亲冒矢石,被守军用三眼铳打伤,咱们理应一起去看望看望君镇。”

大家对这件事都一致赞同,郭君镇的奇袭是攻破屏风寨的关键。郝摇旗更是从李来亨的话中,听出了管队很明显对自己这位老朋友很欣赏,为自己的老友即将有好的前程而分外高兴。

攻破屏风寨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白天和大半个黑夜,现在又快到拂晓时分了。郭君镇的伤势本来也不算特别重,他好歹也是跟着闯王征战近十年的一员战将,身子骨没那么差,见到李来亨等一大伙人来亲自探望,很快便起身相迎。

李来亨笑道:“君镇,今天应该是你坐着,我们站着!我们所有人能站在于大忠的寨子里,这样安然说话,全赖你的功劳。”

郭君镇一贯眼高于顶,唯独敬服李来亨的才干,在他面前表现的十分服帖。他没有自谦,只是问李来亨说:“管队,战前你曾答应过我,如果顺利破寨,将为我详细讲解夷陵用兵时的考量,不知道管队还记得吗?”

“当然、当然,这是一定的。不惟是夷陵的用兵,我们战后要讲解总结;这回屏风寨的用兵经验,我们更加要做一番讲解和总结。我这里便给诸位提一个建议,以后每次战后,我们都应该像现在这样开一个小会,把战斗中的经验教训都总结一番,大家一起讨论这一仗哪里打的不够好、今后应该怎么改正。”

李来亨相信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提升兵略的最快途径。

闯营在过去习惯了流动式的战术,虽然在特殊的情况下,这种流动式作战是正确的。但李来亨也觉得,不能让闯营形成路径依赖,必须通过开战后总结会的方式,破除路径依赖,让大家熟练掌握野战、攻城、守城、机动、游击、对峙等各种形式的作战模式。

郝摇旗抢答道:“是极了!咱们这趟奇袭所用的兵力,俺估摸着还是太少了些。”

郭君镇忍着伤痛,也同意这点,他说道:“五十人确实少了些,依照这次的经验,奇袭部队今后应该分为两个乃至于三个批次。第一波次的先锋奇袭成功以后,第二波次的部队可以迅速跟进,扩大战果,就不至于像我和摇旗那样捉襟见肘。”

李来亨点了点头,他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而是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说了一会儿后,李世威也提出鸟铳队的问题,他觉得鸟铳队现在又要负责排枪射击,又要负责火炮校正,左支右绌、疲于奔命,很难应付过来。

方以仁本不想在这种场合说什么话,但毕竟他还是小虎队中的头号火器权威,所有人都将目光盯到了他的身上,方以仁也只好回答说:“我和李头领意见一致,应该在鸟铳队外再单独设立炮队。只是炮手的训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用急在短时。”

李来亨知道方以仁对真正加入闯军,还存在种种顾虑。但随着一同经历、参与的战事越来越多,不惟李来亨对方以仁的看法在渐渐转变,李来亨也相信,方以仁对闯军的看法也在跟着转变。

或许再过一段时间,他便能真正的重用这位心眼过多的黑秀才了?

在李来亨的刻意鼓励下,大家又热火朝天地讨论了好一阵儿,直讨论到黎明时分才作罢。因为郭君镇还有伤在身,李来亨便不多言,留下几个亲随照顾他,其他诸将则分别到自己的部队去掌握情况。

接着又过了几天的时间,李好、普祥真人、申靖邦、朱由柀等熊耳山附近的各方势力,都在李来亨的分化拉拢下,怀抱着不同心思返回了本家山寨。

屏风寨的遗址则被闯军占据,李来亨让高一功将他设在小孤山的高家寨直接搬到屏风寨来,山寨的名字也按照方以仁的意见,从屏风寨改为了得胜寨。

“得胜寨!哈哈哈,那我李来亨做了得胜寨寨主,是不是就可以号称李得胜?”

这段时间,李来亨还抽空回了伏牛山的小虎寨一趟,给幼辞和狸奴送了点不痛不痒的小礼物。熊耳山和伏牛山的山区地带,就这样基本被纳入到了闯军的势力范围中。

等到了崇祯十三年的年底,这天黎明时候,得胜寨一带已经醒来。处处炊烟线绕,鸡声互应,号角不断,战马嘶鸣。山坳中凡是稍微平坦的地方,都有练兵的队伍,常有指挥进止的旗帜挥动和锣鼓之声。有时还传过来一阵阵齐声呼喊:“杀!杀!杀!”

天色大亮以后,站在寨墙的高处,可以望见几乎方圆十里内外的村落都驻有部队。村落外,凡是背风向阳的山坡上和山坳里都点缀着成片的灰白色帐篷,各色旗旗在淡淡的晨光中飘扬。

在得胜寨东边几里外的一座小山头上,密密的树林掩蔽着很多帐篷。很长的一条晓雾将那一大片树林拦腰束住,使树林边的溶溶白雾与军帐的颜色混在一起,而树林梢上飘扬着的几面红旗和鳞片似的朝霞相映。哪是红旗,哪是朝霞,使你有时候分不清楚。

李来亨在橙红色和玫瑰色交相辉映的霞光中,带着张皮绠等一群亲兵,骑马出寨,观看部队操练。鲜红的太阳从东边的小山头上慢慢地露出来一个弧形边儿,随后露出半圆,照得马辔头上的银饰和铜饰闪着亮光。

“苗里琛倒算是个老实人,土营的架子算是开始搭建起来了。以后再遇到像屏风寨这样的寨子,直接让土营穴地爆破就行。”

苗里琛是主动投奔小虎队的矿徒军头目,他性格沉默寡言,是条十分粗直、无他肠的汉子。加入小虎队后,李来亨便让他负责掌管土营,虽然还未经历战事,但起码在训练上,苗里琛是一点不掉链子,尽全力跟着闯营老弟兄们的节奏走。

郝摇旗也畅怀大笑道:“现在熊耳山、伏牛山的大部分山寨,都服从咱们的号令啦。光是咱们小虎队,就有战兵近千人,我看连老掌盘都不能发展得这样快。”

李来亨回伏牛山小虎寨的时候,也通过高夫人了解了一下李自成现在的发展情况。他知道李自成正在宝丰、鲁山、郏县等地活动,闯军主力的战兵估摸有三千人左右,而李来亨、高一功、白旺三支兵马加起来,兵力都快达到闯军主力的一半之多啦。

他也不能不有所自矜,对眼前的好局面感到一点小得意。

闯王是一座高山,仰之弥高,但自己离攀登过高峰的距离,似乎也不算很远嘛!

李世威也敬服道:“全是管队的手腕厉害,自从出了商、郧大山,不过一年时间,咱们的家底就这般丰厚了。”

除了高一功、白旺等人在外活动,其他诸将都跟着称赞李来亨如何如何高明。只有郭君镇自视甚高,他虽然佩服李来亨,可还是强调说:“你们能住到得胜寨,也该谢谢我吧!”

这句话让李来亨挑了一下眉,不过他也了解郭君镇的性格,知道他性格矜高。只是小虎队其他将领,除了郝摇旗和郭君镇是老朋友外,其他人都多多少少在肚子里吐槽了一下这位眼高于顶的新晋大将。

“管队,二只虎带着牛先生来了,据说是带来了老掌盘的消息。”

首节 上一节 110/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