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31节

方以仁将柳敬亭接进王府后,一边同他接着谈“李公子”传说的事情,一边将天德王李自全这个人物引到话题之中。

“贵营现在一切兵马事务,都是交由这位大王处置吗?”

柳敬亭走南闯北,江湖见识十分高卓,李来亨跟方以仁也拿捏不住他跟义军往来的目的究竟何在。所以方以仁并不据实以告,而是不断渲染和夸大天德王李自全的事情,甚至说“李公子”的传说,其实都本于李自全的身上。

“对对、天德王是闯大王的亲弟弟,在闯营里有一字并肩王的地位。他虽然读书不多,但很好学,每到一处一定要同本地的读书人交谈。我们将那么多士人‘请’到福王府里暂住,就是天德王的命令,说是洛阳人杰地灵,一定要请教请教洛阳本地可以代表民意的搢绅领袖们。”

老先生年纪不小,他是万历初年生人,如今也是五十多岁的白发翁了。柳老先生的白胡须修剪的很有个性,两边都往上翘起一点。他被方以仁所说的“一字并肩王”所吸引,不禁对李来亨编造出来的“天德王李自全”充满了期待。

福王府的花厅内,被李来亨重新布置了一番,一进去就看到两边门柱上挂着一副对联。左边挂的是:虽无半亩良田;右边挂的是:也是一伙人家。

角色扮演就要做到家,被李来亨选中来扮演“李自全”的俘虏,本来五官就长得十分大气,浓眉大眼、宽颌硬朗。现在穿上流光溢彩的蟒甲锦袍,端坐在花厅之中,李来亨侍立其后,更加凸显出一种英雄气概。

柳敬亭是说书一道的宗师,他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各处百姓的性格情态,技艺十分高明。本来以老先生的眼光,李来亨多方精心布置的假象,并不容易骗到他。

但他先是被方以仁用“李公子”的传说引诱,对闯营中的绿林豪杰已有了许多分幻想。来见“天德王”的一路上,更是不断被方以仁用种种荒诞不经的故事洗脑。等到进到花厅的时候,见到洛阳城中威风八面的小李掌哨,居然很拘束地侍立在“天德王”的身后,就更加受到冲击和震撼了。

“小民柳敬亭,拜见天德大王。”

老先生倒是做足了礼数,双膝跪在地上,上半身拜伏在地。除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以外,也是因为方以仁灌输的种种传说,使得柳老先生,确实从内心中对这位事迹华丽到夸张的“天德王”充满许多说书人的浪漫想象。

李来亨斜了一眼李自全后,李自全便“哼哼”地咳了两声,说:“老先生快请起,所谓天德王只是江湖上的朋友为我起的诨号,实在愧不敢当。我兄只让我充当奉天倡义三省军帅而已,老先生叫我李帅就好。”

“拜谢大王,大王确实有龙章之姿。乐山先生同我说,大王有来身归命之意,不知其意确乎?”

李来亨自然没有将全部计划透露给李自全这个演员,李自全所知道的只是他将扮演“天德王”,在之后到李仙风营中,协助招安的工作。

没错,李来亨给柳敬亭和李自全说的,就是洛阳闯军自度不能抵挡前来收复城池的官军,已经打算在“天德王”带领下已经准备献城免死了。

第146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

李自全在李来亨授意下,早把讲稿背了清楚,回答说:“不错,今闯王据手掌之地,察虚名而受灾祸,非良策也。我听说东虏犯边,辽锦危急,若皇上招抚我等,用招安秦兵击辽东东虏,则不必糜饷,即可收取万全之算。”

柳敬亭又拜伏数遍,小心翼翼问道:“大王是要让小民,入官军营中为之说项翰旋吗?”

“哈哈哈。”

李自全虽然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表情,但他还记得李来亨再三嘱咐过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只要故弄玄虚地大笑三声即可。所以李自全也不作答,只是用他那张颇有英雄气概的脸,爽快地笑了三声。

李来亨则在边上说:“现在还未到时候,豫抚还不一定信得过老先生。而豫抚或许会存侥幸之心,认为能够有万一的可能性,复洛阳、擒闯王,还要李仙风在洛阳稍微碰壁一会儿,他才会明白过来老先生的重要性。”

方以仁也跟着说:“现在老先生去到豫抚的营中,恐怕生死未卜,还是要在洛阳再盘桓一二日。等到局面更加清晰以后,自然要请老先生动身,为我们同河南巡抚牵线,翰旋招抚之事。”

柳敬亭点头称是,说:“天德大王既然这样说了,那自然不错。我就在城中休息几天,等贵军的好消息。”

李来亨又瞟了李自全一眼,他会意地哈哈笑了三声,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又不可测,随后李来亨便挥挥手,让方以仁将柳敬亭带了出去。

柳敬亭和方以仁走出福王王府以后,老先生回望着富丽堂皇的王府宫殿,突然问了一句说:“乐山先生,天德王确实雅望非常,有几分英雄气概。”

方以仁心中一惊,看着柳敬亭微微挂笑的表情,对眼前白发翁不得不重新做了一个评价,说:“若捉刀人是英雄,老先生愿意尽心帮帮这个小忙吗?”

柳敬亭狡黠一笑,说:“闯王尚在,安问魏王?乐山先生是桐城人吧?我同密之有数面之缘,这个忙当然会帮的。”

密之是方以仁堂弟方以智的表字,听到这处方以仁神色不变,反而更加淡然自处地笑了笑。等到柳敬亭走开后,他才脸色转为阴沉,说道:“一个优伶跟我玩什么隐言讽谏?”

这桩大戏,其实亦是有所本。

李来亨知道太平天国初起的时候,清军一班酒囊饭袋根本围堵不住,被连杀数总兵,丢弃名城大郡无数。

钦差大臣赛尚阿依罪自然应当狠狠处置,形势比之现在的河南巡抚李仙风,好不了多少。

但赛尚阿打仗的本领没有几分,脑洞却开的很大,他曾经给满洲小汗咸丰上奏折,提出收集二十万斤烂肠草投入河中,毒死太平军的计谋。为此赛尚阿不断逼迫手下人去寻找、采摘烂肠草,最后还是翼王石达开主动卖给绿营几万斤烂肠草交换食盐,才收集齐——当然烂肠草投入河中,对太平军的杀伤自然是零。

赛尚阿最厉害的一个脑洞,还是在于他为了讳败为胜,发明出了一个太平军的第二号领袖人物“天德王洪大全”出来。据说这个洪大全身材魁梧,面容壮伟,“杨秀清只是他臣崽而已”、“洪秀全叫他贤弟,尊他为天德王,一切用兵法,均请教于他”。

其实洪大全只是湖南当地的天地会香堂小头目,在太平军中根本没有军事指挥权。只是赛尚阿为了讳败为胜,装模作样、大张旗鼓,给自己张皇装点,以稍掩已过而已。

这一计建立在官场上下,欺上瞒下的基础上。李来亨自认为有不低的可能性,可以让李仙风上钩,但是他也不能不做好其他准备。

“天德王李自全”的事情,就交给方以仁和柳敬亭去办了。李来亨自己则集中精力,去抓在洛阳近郊各处险要地方,修筑营盘木寨的事情。

屏风寨归降的矿徒兵首领苗里琛正带着大批擅长土木工事作业的矿徒,在洛阳城外加班加点地干活。除了他们以外,为了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修起更多临时的工事来,李来亨也花费重金,招募了不少洛阳市民和工匠帮忙。

“可惜这些宝贵的工匠要留在洛阳,不能用运粮的名义,先把他们转移到熊耳山,之后再设法留下了。”

李来亨感叹一句,随后郝摇旗、郭君镇、李世威三人在张皮绠带路下,也到花厅找到了李来亨。

“君镇!你回来啦,洛阳的用兵大局,还需要你的协助嘞。”李来亨看到爱将郭君镇运粮回来,十分高兴,一边拍着他的臂膀,一边问道,“老白那边情况如何?”

郭君镇不像郝摇旗那样大大咧咧,也不像李世威那样拘谨地行礼,他微微一笑,很随意地行了一礼后就说道:“得胜寨形势越发稳固,白旺头领又招引了一批饥民入山耕种。由于咱们发给农具、种子,所以山中情势反而比外面南阳府的平地处更加兴旺。只是近来旱情又加重了,山中人丁也越来越多,长久还是很难维持。”

“白旺管队也担心掌哨守洛阳的事情,特地派来一批骑兵助阵,其中还有不少是刘师傅亲手训练出来的陕北老兄弟。”

“君镇很有独处方面的才干,你办事、我放心,这不需说了。”李来亨点点头说,“世威,鸟铳队那边处理的怎么样了?接下来咱们跟李仙风要先打上两仗,你的鸟铳队将要负责很重要的任务。”

李来亨不守洛阳城,而是在洛阳城外择险要处,修建木寨、分兵防守。是出于“守险不守城”的考虑:

其一是洛阳城中大户极多,即便被集中管束到福王府,李来亨还是担忧一旦战事打到洛阳城墙上的时候,会有内忧。

其二是“守险不守城”的重点在于利用战场空间和时间因素,指挥部队快速机动和集中兵力,它避免将部队分散在前沿漫长的战线,也避免作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守军可以凭对地形的熟悉,隐伏一定兵力进行夹击,具备弹性防御的特点。主要追求的是对士气的杀伤,很适合对付战斗决心薄弱的李仙风。

其三是“守险不守城”本质上还是化守为攻,变守城为局部的野战。小虎队可以利用在城外险要处设立的木寨为据点,不断发起迂回、夹击和突击。扬长避短,发挥闯军善于野战、善于机动的优势。

为此李来亨需要手上握有一定骑兵作为机动兵力,也需要李世威组织更多的鸟铳手和炮手来协防木寨——而矿徒兵头目苗里琛修建的这些营盘,就将作为小虎队下一步作战的战术支撑点。

“世威,你要再加紧些,多训练一些火铳手出来。这些人都要安排到木寨里进行协防,这样才能让官军短时间无法打破木寨,为其侧翼、后方木寨据点中的其他友军创造战机。”

李世威做事虽然十分可靠,又很好学,但性格上缺少一些积极主动性,办事有些太循规蹈矩。这回李来亨让他全权负责火器方面的事务,李世威失去了以前方以仁的协助后,做事效率就下降了很多,而且行事也不太有章法。

首节 上一节 13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