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65节

“呃……好吧,这样的确很好。”李过半张着嘴巴,最后还是没有说的太露骨、太直接。

他知道李来亨之前在闯营里头,方方面面的心机心思都很深沉谨慎。只是这段时间以来,李来亨被掌家飞速提拔,独立统率一军,又接连取得大捷、立下大功。确实是变得有点轻狂起来,不复像前一段时间那样注意经营和闯营诸将的关系了。

虽然闯营的战将,一个接一个都是别无他肠、为人磊落的好汉子。但李过看着李来亨越来越有些口无遮拦的模样,还是升起一点担忧。

他拍了拍李来亨的肩膀,最后说道:“咱们在小虎寨休整一晚,然后一同往西走,去得胜寨附近同掌家会师。这才好议定下一步作战的方略步骤。”

李来亨眼睛一亮,问道:“我听说曹操罗汝才已经同张献忠分了手,现在跑到了豫西的淅川、内乡一带。咱们是不是又要和曹营重新搭伙了?”

李过微微一笑,为刘芳亮和李来亨两人介绍闯曹二度合营的具体进展:“罗汝才的使者数日前已经到了我们营中,定好了会盟的时间地点。应该最迟七月间,我们两家便又要联手作战了,只是这一回轮到我们做盟主咯。”

李来亨和刘芳亮两人均是一喜,只是刘芳亮对李来亨露出坏笑,小声跟他说:“你又能见着那个刀马旦啦!”

第184章 重回得胜寨

七月仲夏的熊耳山中气候依旧温和宜人,一到晚上,夜风吹起,山野间草树摇曳,真让人联想不到山外阿鼻地狱一般的饥荒惨状。

纤纤新月,温柔而多情地窥探着得胜寨的大门——白旺本来就在山寨外,修建了一大片茅庵草舍供入山耕种的流民居住。

农民们居住的草舍被山峰黑沉沉的阴影遮盖一半,战士们的帐篷则为月光照射,蓬布映起一大片白茫茫的淡光。

这些房屋军帐前边耸立着茂若繁林的白果树,树叶被将士和战马们的走动摇晃出一片哗哗响声。

密林、杂树、野草还有很多茂密芬芳的野花,遮蔽了一半军帐。倘若不是轻烟一般在营地中悄悄流动的朦胧月色,可能就很难看清楚闯军的军营了。

李来亨还没走到得胜寨的近处,他刚到山坳出口,远远能够望到这一团、那一团,密密麻麻点缀在青山腰间的军帐、草舍、民房和刚被开垦出来的梯田。

山坳前的平地被农家们当成了公用的打麦场,因为季节还不到收获的时候,上边只堆着数量不多的麦秸,有的已经打过,有的还没有打。

可是从麦秸堆上散发出一股清新的、使人感到愉快的气味,还是让李来亨有了一种置身于太平时节的错觉。

这是新割下的、干了的庄稼所特有的香味。

打麦场附近的一颗榆树上,还拴着一头小黄牛。它已经用刚打过的新鲜麦秸喂饱,卧在地上,安闲地睡着,只偶尔用尾巴赶一下讨厌的蚊虫

因为李来亨身后带着的军队人数如此之多,小黄牛似乎被惊醒了过来。随着它的头轻轻一动,挂在脖子下边的大铜铃就发出叮咚响声,又吵醒了更多尚在睡梦中的农夫和耕牛。

李过将战马停住,缰绳上的铁环发出微微的磕碰声,在夜间显得十分清脆。他看着面前的田园景象,眼神中流露出怀念、叹息又怜悯的色彩来。

更多的骑士跟在刘芳亮身后,他们踏着马蹄走到了李过和李来亨两人身后。刘芳亮用手指掠一掠垂下来的鬓发,感到柔软的头发已经给露水打湿。

他对李来亨叹服道:“这场景让我想起十多年前,我们还在陕北做边民和农夫的光景。你让白旺留守得胜寨,领导饥民开垦这里的土地,真的很起到神奇功效……说出去都不敢相信,河南各地还有几百万的流民、饥民,得胜寨这里却好像和最好的丰年没有什么差别?真是不可思议!”

李来亨心知肚明,白旺能够这样快恢复得胜寨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既是由于李来亨和他确立了一些闯军过去不甚重视的民政规章,一切按章程办事,也是由于攻破洛阳以后,大量的粮秣物资被运入熊耳山中,刺激了本地生产的复兴。

但他被刘芳亮钦佩,也就觉得没必要解释那么仔细,多少有些居功自傲道:“我经营得胜寨、小虎寨这两山两寨的地盘,花费了很大苦心。如今看来还算是不负众望,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丁点微不足道的成效,今后应该可以更好地支持闯营主力的粮、饷后勤。”

刘芳亮为之叹服不少,可李过却有一缕愁云浮上心头。

李过对自己这个才华横溢的义子,是既亲又爱——李过仪表堂堂,虽然不比刘芳亮的俊美,但长得也不算难看。只因家贫,娶妻很晚,而且不久就跟随李自成离家做了响马流寇,没有过过几天安稳日子。

他每每将全幅精力心血都投入到辅佐闯王的事业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日子没有过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了?

李过没有孩子,就把李来亨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他们之间虽然因为战事频繁的缘故,相处并不久,可李过确实是完全将李来亨视若己出。

这一回重新见到李来亨,李过既为他的成长、为李来亨渐渐具备的上位者气度感到欣慰,也为李来亨越发自负轻狂的态度做派,感到不小的忧虑。

星光照在李过的眼中,他提醒李来亨道:“两山两寨能有现在的气象,是所有人努力的成果。白旺也是闯营中资历近十年的老将了,很多时候来亨你也应该多听听白旺的意见。你一个人才华再怎么样横溢,也不会分身术,一定要学会如何同兄弟伙们合作,才让把握住局面。”

李来亨对李过也还是很尊重的,听到李过的建议,他不再多话,笑道:“义父提醒的是,知人善任是为帅者的基本素养,我一定加倍注意。”

李过还想再多说几句,但这时白旺已经亲自率领一队骑兵下山迎接大军。留守得胜寨的将士们全都举着火把,从半山腰上奔了下来。白旺还特地带来许多半熟的肉食和口味醇厚的酒水,一到军前就让手下下马,把犒劳大伙的酒肉分发下去。

李来亨和白旺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按照攻破洛阳时李自成划定的闯营五标编制,白旺隶属前标,算是李来亨的嫡系部下。

两人本来就因一同调整、改良闯军的老营而建立了比较熟络的关系,也有较多一同攻战的经历。重新会面,自然拥抱在一起,互诉这段时间来不同的遭遇和见闻。

白旺没有跟随李来亨参与洛阳之战、叶县之战,而是一直负责留守得胜寨的闯军老营。他是前标中处事最稳重成熟而且最圆滑周到的一员将领,留守得胜寨期间,不仅完成了招引饥民、开垦荒地的任务,而且还有余力在洛阳危急之时,两度出兵袭击贺人龙部秦军的后方,有力策应了前线的战事。

跟在白旺身边的则是李来亨最亲信、最私人的部下庆叔,他才具有限,在野战攻城上没有任何特异的能力。即便是经营后勤,庆叔的表现也远远不如白旺和新近提拔起来的小商人张玉衡。

可是李长庆是和李来亨有血缘关系的族叔,也是李来亨最放心的一个人。所以李来亨才留他在得胜寨监督老营,发挥几分余热。

庆叔对李来亨的感情,和李过差不多,只是李过地位较高,性格上也不容易将感情表露在外。而庆叔没有什么城府,他一见到阔别多日的子侄,就涨红了脸,左拍拍、右摸摸,连问李来亨在外行军打仗,有没有伤到哪里?

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一直神情肃然的李过,看到白旺、庆叔,还有其他很多留守得胜寨的将士,看到他们对李来亨表现出来的关切情感,心里忍不住松了半口气。

李来亨近来是有点自负轻狂了,可是他也确实才具过人,深得闯军将士的拥护和爱戴。

白旺让寨兵们帮忙喂喂李来亨等部骑兵的马匹,他一贯持重沉稳,但这时候也忍不住透露出半分兴奋,问李过:“元帅也要回来了吧?我们全都听说了!据说曹操是打算投靠闯营啦?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才过去一年多吧?就轮到曹营来求着咱们啦。”

当初闯营和曹营在夷陵分手,多少是出于形势胁迫之下。闯军还为此丢弃了大量火炮,仓惶又狼狈地向北转移。

不过一年时间,闯军就攻破洛阳、俘杀福王,战兵已有一两万人之多。兵马之盛,远在献、曹之上,如何不让大家感到一阵快意呢?

李过没有说话,而是李来亨回答道:“现在这个时间,元帅应该已经在淅川、内乡同罗汝才会师了。我想最迟五六天之后,他们也会回得胜寨这边来——届时闯曹合营,兵马应当将有二万多人?足可以打一场大会战了!”

李过对李来亨的抢话没有在意,他靠近过去,摸了摸李来亨的头,缓声道:“这段时间太辛苦你了,咱们都先跟白旺回得胜寨,好好休息几天吧。”

第185章 幼辞小妹妹

李来亨、李过、刘芳亮三支兵马一齐开抵山中,得胜寨周围便又多了一大片像云彩般数之不尽的军帐。到了早上,鸡犬声鸣,人音鼎沸,满目都是运送粮秣辎重、细软缴获的骡马、驴子。

山民们听着牲口铁掌踏在石头山路上,纷乱而有力的响声,苏醒过来。大家口口相传,都知道是“李公子”回寨了,很多人都捧着蔬菜和鸡蛋跑到账前犒军。

集中居住在老营的妇女家眷,也终于可以和她们在外征战的父亲、兄弟、丈夫、子侄团圆了。熊耳山里全都是热闹又感人的场景,家家户户都升起做饭的炊烟,米香充溢。

首节 上一节 165/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