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39节

闯军从东南西北四面同时攻城,先由炮兵标发炮猛轰,然后弓箭手和火铳手上前压制城头守军,矿徒兵抓住时间挖掘地道、墙基,准备爆破,步兵主力则举着手牌攻城。

李来亨骑着马站在北面稍远处一个高地上观战,在他身边是易道三等一群衣冠士绅。孝感几无守军,这一战不要花费多少工夫,闯军就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李来亨才带上这些人,既是示威,也是警告。

这时候城下传来轰隆一声,苗里琛指挥矿徒兵穴地爆破取得了极大成效,一片城墙轰然倒塌。早已做好准备的闯军兵马,立即从缺口杀进城中。孝感守军本来在士气和体力上就已经难以支撑了,这时候城墙坍塌,精神更是彻底崩溃,几乎全数投降。

易道三的堂兄,在湖广名气极高的大文人易道暹被闯军的攻城手腕惊得目瞪口呆。他知道孝感守军不多,誓难抵挡住闯军攻势,可绝没想到闯军攻破孝感会这样的容易和轻松,心中震动,总算觉得易道三把田息拿去跟闯军搞“公私合营”很有那么几分道理。

李来亨看着士绅们震惊的神色,心中好笑又自得,他同前营的两位果毅将军高一功、谷可成讲了几句话,要他们严加约束入城兵马,不许杀戮、放火、抢劫。

然后便调转马头,到部队另一端听取张皮绠和郝摇旗带回的消息。

张皮绠汇报的是左良玉已经撤回襄阳,根据红队探查的情报来看,左良玉搜集了不少溃散在河南的官兵,现在在襄阳约有近三万可战之兵。虽然大多是惊弓之鸟,但毕竟人多势众,又毗邻随州,威胁着闯军后方大本营,必须严加警惕。

郝摇旗带来的消息则更为紧要,一是丁启睿带着约二万兵马已回到了武昌,二是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咬在丁启睿的屁股后面也到了湖广,现在蕲水一带活动。

张献忠是大家所熟悉的人,革左五营则是由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争世王刘希尧、治世王蔺养成和老回回马守应率领的五支队伍。

革左五营互不统属,但为了应对官军的威胁,总是联合行动,总兵力也有一万多人接近两万,同张献忠不相上下。

张献忠和革左五营都很关注闯军的动向,他们在江北进展不利,又听说闯军在豫楚战场上节节胜利,人马日益壮大,便决定先到湖广,见见李来亨,再做下一步的考虑。

郝摇旗虽然官位不高,但在起义军中资历很深,他同张献忠以及革左五营的主要头目都认识,而且颇有交情。

所以李来亨便派他去应付这突然冲入湖广的数万兵马,郝摇旗已把西营和革左派来的先锋兵马安置到蕲水县附近休整。

据说张献忠和贺一龙、马守应、贺锦等著名首领,全都已经到了蕲水附近,他们都要求立即见到李自成,若见不到李自成,也要求见到田见秀、李过等闯军的知名人物或者是湖广闯军的最高负责人。

李来亨冷冷一笑道:“他们就在英霍潜山一带活动,我还真不相信革左五营会不清楚湖广闯军是由谁统领的。这些人无非是倚老卖老,想给我来一个下马威罢了。也好,既然他们来者不善,也就怪不得我用上种种手段。”

他又低头沉思一会儿,叫张皮绠将方以仁等人叫来,又让郝摇旗准备一下,待孝感稍稍安定以后,便组织一支兵马去蕲水同张献忠、革左五营会盟。

革左五营并未同张献忠在一处扎营,西营扎营在蕲水南面,靠近长江的地方,革左五营则驻扎在蕲水北面,与西营保持了一定距离。

张献忠有意和革左五营联手,先拿下闯军在湖广经营已久的基地。革里眼贺一龙对此颇为意动,但左金王贺锦和刘希尧、蔺养成都很反对,老回回马守应表面上不置可否,实际上则加强了本部兵马对西营的戒备,贺一龙没有办法,也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可他们对李来亨还是颇为看不起,五营首领开会时,马守应便直接说出大家的心里话:“什么狗屁李公子,李来亨这么一个黄口小儿,凭什么和咱们平起平坐?就算是他爹一只虎,也别想给老子脸色看。”

革里眼贺一龙也附和道:“对对,李来亨怎么敢让我们在蕲水这里等他?他算是哪根葱?架子居然这么高,李自成的手下如果都是这等货色,我们还去投奔他做个鸟。”

但左金王贺锦则劝说道:“你们两人也不要这么说,李来亨一个少年小将,可却能攻占二府之地,斩杀湖广巡抚宋一鹤,这是我们五人加起来都办不到的战果。他如果没有几分本领的话,我们革左五营又算什么?李自成手下一个小将就有这等功夫,现在到处传闻什么十八孩儿兑上坐,可能真要应到他们李家身上。”

刘希尧也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此来本就是打算投奔闯王,一些事情也只能入乡随俗。马老哥看不惯李来亨,那不同他来往,直接去河南就好。”

对于投奔闯军这件事,革左五营的意见本来就很不一致。五营之中声威最高、资望最盛的两人,也就是革里眼贺一龙和左金王贺锦分别代表一派意见,革里眼贺一龙对闯军很不信任,而且他自认为自己兵力不弱、资历又高,大可以同李自成掰掰手腕;左金王贺锦则同李自成有老交情,他对闯军比较了解,心中更倾向于直接加入闯军,协同李自成打天下。

至于老回回马守应,他也是一个老资历的人物,意见和革里眼贺一龙一致,都想要保持独立性。

而刘希尧、蔺养成两人资历则就差的远了,刘希尧是湖广蕲州人,蔺养成是湖广南漳人,都不是陕北老兄弟。他们两人的意见更接近于左金王贺锦,甚至于比贺锦还进一步,贺锦想的是去河南做李自成的部下,而刘希尧、蔺养成干脆想在湖广投入李来亨的麾下。

刘希尧跟蔺养成两人之间,蔺养成的资历又要再浅一些,所以蔺养成比之刘希尧,还要更加倾向于投靠李来亨。

革左五营刚回到湖广的时候,蔺养成便暗中通过郝摇旗向李来亨传递了一些革左五营的内幕情报。

他见贺一龙、马守应两人对李来亨意见很深,便为李来亨开脱道:“丁启睿督率二万兵马逃回武昌,我想李虎帅也是要堵防丁启睿渡江恢剿,一时腾不出手来,才没有到蕲水来远迎我们。但看闯军的意思,他们那边战事稍稍平缓以后,李虎帅还是会亲自来同我们会盟。”

蔺养成本人志气不长,也没有什么野心,也因此他在各家义军中一向人缘不错,又比较圆滑世故。他既然说了这话,贺一龙和马守应也不便再说些什么了。

而贺锦和刘希尧都是精明强干之人,他们两个对视一眼,都感到依照贺一龙简单粗暴的为人和马守应阴阳怪气的性格,这投闯之事,恐怕多有波折。

不过贺一龙和马守应还好,更大的问题是此时驻军在蕲水南面的张献忠。

八大王资望之盛,还在李自成和罗汝才两人之上,他一到湖广,就试探革左五营,流露出了吞并闯军基业的意图来。

难以对付啊……

第277章 革里眼

第二天上午,高一功和郝摇旗奉李来亨之命,前来迎接张献忠和革左等一同赴宴。但张献忠声称西营尚未休整,他事务繁忙,不便到蕲水城赴宴,谢绝了邀请,革左等人则都答应了下来。

高一功和郝摇旗都是闯军的老资格,和革左等人也都是老相识、老熟人,大家一路上回忆起许多往事,谈得十分亲切。

张献忠不肯赴宴,给李来亨来一个下马威,倒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蕲水是闯军的主场,张献忠拥兵二万,实力不在李来亨之下,岂会轻易赴会,将主动权让给李来亨呢?

而革左五人,态度、意见不一,马守应是一个阴阳怪气的两面派,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则都是真心投闯,只有贺一龙一人翻不起什么浪花。

蔺养成早把五营内情通过他的老朋友郝摇旗,透露给了李来亨。郝摇旗固然是一介粗人,耿直无他肠,但也知道事情紧要,一点不剩儿的把消息全部带回安陆,所以李来亨才有信心和底气,在蕲水同革左会盟。

李来亨在蕲水县城挑选了一间被抄没的士绅府邸作为会客场所,他先到府中等候,听高一功说他已将革左五大豪帅带到城中后,便用方以仁的意见,没有出府迎接,而是只站在中庭内等候。

他还让李破虏从随营学堂中,精挑细选了一批身材高大、五官明朗的强健士兵,衣甲鲜明地列队两旁。府外还放置了几门大炮,用于鸣放空炮,展现闯军兵强马壮的威势。

革左五帅在高一功和郝摇旗引见下,从蕲水东城门入城,沿途所见全是器械整然、兵马强盛的闯军队伍。他们一直骑马到府外,又下马步行到府内中庭才见到李来亨,五位豪帅面色各有不同,贺一龙的愤懑已经外形于色,马守应一张脸上则古井不波,看不出半点情绪波动来。

贺锦看气氛有点紧张,便赶紧走近李来亨,笑着打招呼说:“李公子的仁义之名,我们在江北亦有耳闻,久仰、久仰!”

李来亨还未回话,马守应便接道:“少虎帅英姿卓越,我当年同贵闯王一同打天下的时候,连一只虎都还是个小年轻,未曾想到如今一只虎的义儿,都有了这般风采。”

马守应话里强调他同李自成平起平坐的老资格,又暗自贬低李来亨不过是李过的义子,资历与他们革左五帅相去甚远,显露出几分自得之意。

贺一龙听得过瘾,又强调说:“对对,当年我还曾救过一只虎几回性命,我和你的义父是老朋友了。按照读书人的说法,我应该管小老虎你叫什么什么来着,那个词怎么说……?世……世什么?”

李来亨心中冷哼,面上则微笑道:“世侄。革帅是义军的老资格,同我们大元帅辈分相当,叫我一声世侄,已是十分抬举我啦。诸位豪帅的大名和尊号,我从来都是如雷贯耳。只是自愧不知,有一个尊号,迄今未得其解。革帅尊号叫做革里眼,不知革里眼三字做何解?”

站在一旁的贺锦笑了,马上答道:“少虎帅这个问题,还请我来回答。咱们陕北话里,管小鼠叫革里,小老鼠眼睛看的不远,革里眼的意思就是……”

蔺养成看贺锦说到这里有点犹豫,立刻接口道:“革里眼的意思就是鼠目寸光,我们这位革叔,也是眼睛不行,三尺以外,人兽不分!”

“送他一头母猪,他都会当成佳人抱着猛亲!”

首节 上一节 239/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