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71节

“连城老弟,我和金声桓也是多年老友,感情很深。如果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相信金声桓一定会就范。至少至少,他也不会断然凿毁船只。”

“你真的有把握吗?你亲自去劝降,金声桓立即就会知道围城大营覆灭在即。如果他有异心,很可能就会立即凿毁船只,我们连突袭夺船的机会都没了。”

马进忠点头称是,最后折中道:“那如此安排如何?我去船上劝降金声桓,其他部队兵马则做好随时突袭夺船的准备。最后不论我劝降的结果如何,只要约定时间一到,都立即发动攻击。”

马进忠的这个建议颇为冒险,如果计划失败,他本人有可能就被金声桓扣住杀掉,即便计划成功一半,那功劳还是要落到突袭夺船的兵马身上。

不过马宝看他表情,知道马进忠必然是有好几分说服金声桓的把握,才会提出这样的方案来。他点点头,又补充道:

“我亲自陪你上船劝降,咱们既然结为兄弟,自然不会让你一个人去冒险。”

马宝这句话倒让马进忠稍稍动容一会儿,不过他再仔细想想,觉得马宝这样说的原因,更主要的可能还是不想放过亲身劝降金声桓的功劳。

这两人都是典型的朝三暮四、骑墙观望,大哥不笑二哥,也不必再说些什么了。马进忠随即下令大营中剩余的几千官兵做好准备,他和马宝带着十几名家丁亲兵上船去劝降金声桓,其他人则不管劝降情况如何,只要时间一到,就立即发动突袭夺船。

为了以防万一,马宝又将自己带来的两名亲兵其中一人,派回营外,将全部情况通告给李来亨。如果劝降金声桓真的失败,到时候也要营外闯军配合进行突袭。

马宝心中暗自捏了一把汗,他对马进忠十分了解,所以知道自己单骑入营劝降,其实是一件毫无风险的事情。但是金声桓这个人马宝了解不深,自己跟着马进忠上船劝降,万一金声桓冲动之下杀了自己,那就太惨了——只能相信马进忠的眼光和判断了。

富贵险中求,马宝想做开国元勋、从龙功臣,想要一跃而成为李来亨麾下的方面大将,总要付出一定的风险来。

他们两人各怀心思,终于带着极少数的随从登上了金声桓的船——那艘船原本是左良玉的座船,如今则成为了金声桓的临时指挥部。

=====

《闯军政治笑话》

1、崇祯、杨嗣昌、卢象升、李来亨、方以仁,五人一起乘坐热气球。

热气球漏气了,抬不动五个人,开始下坠,万分危机,必须有人牺牲自己跳出。

先是崇祯喊了一声“为了大明的社稷”,然后把杨嗣昌扔了出去,气球下坠暂缓,但过一会儿漏气更多,下坠又加快,必须再跳出一个人。

崇祯看向卢象升,卢象升自己喊了一声“为了天下万民”,自己跳了出去。

可是气球依旧在下坠,于是李来亨喊了一声“为了天下百姓”,把崇祯扔了下去。

但是气球下坠速度依旧不减。

这时候李来亨和方以仁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喊着“为了闯军”,把对方扔了出去。

2、问:什么是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

答:乐观主义者学陕北话,悲观主义者学湖北话。

3、随州一名文人抱怨道:“大王真是装模作样。”

结果马上就被红队的严薪抓捕了起来。

文人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大王啊,你怎么可以随便抓我呢?我其实是在讲张献忠!”

“你少骗人了!”严薪咆哮道,“我在节帅手底下干了这么久,谁最装模作样我会不知道吗?”

4、一老者在人行道闲溜,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随即高呼救命!

两名湖广闯军士兵闻之,视若不见,仍边走边谈笑如旧。

老者急中生智,立即高呼“闯贼李自成必死!大明万岁!”没想到两名士兵还是无动于衷。

老者想了想,高呼“打倒李来亨!李自成万岁!”两名士兵闻之大惊,急忙跳入河中,将老者拖上岸来铐之。

第311章 金声桓的忠告

左良玉的那艘座船,相比较其他船只来得更为硕大。马宝站在岸边,望着高耸于河流中央的船体,就像是在仰望一座高山——马宝是陕西人,他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波涛是什么样子,更没有见过那些穿梭在万里波浪之中的海船是什么样子。

眼前左良玉座船的硕大,已经到达了马宝想象力的极限。

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虽然如今促狭于小小的渡口里,可依旧难掩其雄壮的军容。不要说是随州的河流,即使将其放置于汉水、放置于长江,这支船队,也将是闯军所难以抗衡的天兵。

可这又如何呢?

左良玉并非不是名帅,金声桓亦并非不是名将,可是名将大帅、轴舻千里,在这随州城下,尚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就已经被困于死地之中。

船队的上游,所有的渡口都已被闯军占领;船队的下游,蔺养成又奉命在河岸最窄的几处水道里,设置了拦江铁索。

金声桓虽然坐拥长江之上数一数二的强大水师,虽然他的对手不过是几乎没有几条船的湖广闯军。可是他依旧只能在自沉水中和束手就擒,在这唯二的答案中做出一个惊心动魄,可也是毫无希望的抉择来。

不察形势之变,攻守之势大异也。

“城壁老弟,上船吧。”

马进忠先派了两名家丁上船和金声桓稍微说明了一下情况,他并没有直接点明保船投降的事情,只是大概提了一下有要事相商。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左镇余部全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金声桓没有多想就让马进忠带人上船。马进忠给了马宝一个眼神,他立即会意,点了一下头,闯军和马进忠本部的兵马都悄悄在河岸边上做好了部署,一旦事态不对,就会立即发动突袭夺船。

最好的情况,当然还是金声桓就范。

但马宝也做好了最后用刀枪说话的准备,他在罩衣下套了一层厚重的铠甲,将腰刀握紧,跟在马进忠身后两步的距离上,缓缓步入座船之中。

左良玉的座船内部装潢算得上华丽,马宝以前也曾出入过河南抚、按的督署,见识过不少豪华奢丽的场景。可是与左良玉座船相比,即便是巡抚、巡按的督署花园,似乎也有所不如——而这还仅仅只是战时座船的装饰,若是左良玉设在襄阳的镇台衙门,又不知道穷奢极欲至何等地步?

马宝在马进忠的引导下,步入船舱之中。船舱空间甚大,四壁都装饰有虎皮,金声桓坐在正中的大座上。左良玉最后的死党,已不复当年在竹溪县追杀李来亨时的肃杀,他脸色灰暗而破败,眼中黯淡无光,完全看不出半分希望来。

支撑金声桓到现在的,可能也只是这一艘艘巨舰所带来的安定感吧?

可是上下游的水道都被闯军切断,大舰难行,小舟更无力突围,势成困兽,尚有何为?

“葵宇……”

首节 上一节 27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