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89节

可都到了这种时候,崇祯还以异论相搅为上策,皇帝没有任命高斗枢统领郧阳战事的全局,反而提拔郧阳府知府徐启元为郧阳抚治,只以高斗枢为太仆少卿。

这种做法令高斗枢甚为失望,更让因为和闯军有仇才依附于高斗枢的王光恩等关营人马感到前途毫无亮光。

不久之后,随着郧阳府战况的急剧恶化,高斗枢更加有意从汉中、西安一路回京,可是临时充任郧阳抚治的徐启元知道自己才资有限,百计哀求,无奈之下,高斗枢只好依旧留在了郧阳城中,在抚院之外另开别署办公。

高斗枢从做刑部官员开始起家,是个通晓刑名钱谷的“技术官僚”,之后他又到地方上履任了荆州知府和长沙兵备道等职务,属于明廷官员中少有的一个强力人物。

但此时此刻,高斗枢的心中却满是迷茫。他当然还坚守着对于朝廷、对于崇祯皇帝的绝对忠诚,可出于他对戎事的理解,高斗枢也能感到随着左良玉军事集团的覆灭,闯军似乎已经完全按不下去了。

这团在中原和三楚大地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已经不止是火焰。从这团火焰中,已经生出了新的柴薪,生出了新的燃料,它已经具备了将自己延续下去、推进下去的能量,成为了一种不再能够被“按”住的运动。

即便现在孙传庭出关,假使他拥有了惊人的好运气,能够打败李自成,可是秦军还能够继续扫平楚地吗?更何况孙传庭的形势是这样的差,崇祯皇帝的催促又是这样的急,高斗枢并非不晓兵事之人,恰恰相反,他的精明强干更在告诉自己,朝廷快要完了!

可是天下的形势、大明的江山,越是这样的风雨飘摇,高斗枢越是感到自己有责任为崇祯皇帝维持好这所剩无几的家当。

他现在办公的别署就设在徐启元抚院的隔壁,徐启元很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因为自己被拔擢为郧阳抚治就不可一世,夺了高斗枢总领郧阳大局的权力——所以现在郧阳守城的主持者,实际上还是高斗枢。

“残山剩水,天公何日降汾阳?何日大明官兵可以再收取这汉南、汉北啊!”

高斗枢看着郧阳城中萧条破败的气氛,胸中充溢着一股难以抒发的抑郁之气。他把笔摔在一旁,咔嚓一声竟然把砚台都摔出一道缝隙来。砚台开裂,这种文人眼中十分不祥的预兆,又让高斗枢的心情更为糟糕了。

他站起身来,命仆人把窗户全部打开,夏雨润湿了郧阳城中,微风飘摇,把几许水滴扬进了屋内,打湿了桌上的文书信纸。

“下雨了吗?”

高斗枢半信半疑地问了身边的老仆一句,老仆弯下身子,对这个侍奉十多年的主人小心翼翼回答说:“是下雨了,从竹山回来的惠总兵说竹山县和竹溪县的雨下得还比郧阳大上好多倍。”

“好,总算有一个好消息。这场雨来得还算及时,不仅可以帮我们将护城河的沟渠再填满一些,而且能将山路泥泞,闯贼如何攻城?”

高斗枢长舒了一口气,这场恰逢其时的暮夏之雨,好像暂时浇灭了他心头的焦躁之火,也好像给了被闯军围攻的郧阳城以一线生机。

“惠登相回来了吗?他带来多少兵马?走,我要快去见见惠登相。”

现在防守郧阳的兵马是以王光恩为主,不过当年跟着王光恩一起投降官军的“混天星”惠登相,如今也盘踞在竹山县和竹溪县一带。

花关索和混天星都是李来亨的“;老朋友”,他们都认为即便投降闯军,恐怕也无法得到李来亨的谅解。且不论李来亨个人的为人性格如何,就据他们的了解,即便是刘希尧、蔺养成这样身为闯军盟友的大将,再加入李来亨麾下后,其部署也受到了全面的改编。

至于前一段时间投降李来亨的马进忠等左镇旧将,更是直到现在还在随州的随营学堂里上课呢。

所以王光恩和惠登相自知不能侥幸于李来亨,便打足了全盘的精力,把兵马聚集到湖广北部朝廷控制的最后一个城池郧阳城内,既是垂死挣扎,也是绝境求生。

因为闯军将领苗里琛从房县北上强攻竹山,他是河南嵩县屏风寨的矿徒军出身,最善于土木作业。这回攻打竹山县,苗里琛便在一夜之间筑起土台十几座:土台都用土堆一层,用麦秆铺一层,层累堆叠而上,高度比竹山县城墙还高出一点,每台长二丈,阔一丈,又用砖石堆垛,架铳击城。

李来亨虽然把大部分的重型红夷炮都集中在了炮标中,但这段时间来闯军利用襄阳和汉口的物资进行大扩军,又生产了数量十分庞大的鸟铳和轻型火炮。

现在除了装备最新锐、最重型的铳炮标外,闯军其他各支部队,也都装备了数量不在少数的火器。

所以苗里琛在竹山县筑成土台后,便居高临下,以铳炮猛击城头。惠登相虽然竭力反击,鸟枪齐发,又丢掷火罐焚烧土台,甚至在次日夜间组织突击队出城拆台。

但由于兵力不济,终究没有大的作为,只能选择放弃竹山、竹溪两县,北奔郧阳。

高斗枢的心里是把撤回郧阳的混营当成了一支生力军,可当他亲眼目睹到惠登相所部官兵的状貌时,不仅是大为失望,而且是大惊失色。

惠登相自从投降官军以后,长期厮混在左镇麾下,已经完全沐染了左军的“优良风气”。更何况现在混营是败回郧阳,军纪更是不堪入目,他们涌入城中以后,借口缺粮,不待高斗枢和徐启元调来军粮,就自己动手,冲进多户民家之中,不只把米、菜洗劫一空,而且连别人家的衣物甚至帽子、内衣、草鞋都不放过。

第331章 郧阳式结局

王光恩依附于高斗枢麾下后,在郧阳多次扩充兵马,关营数千兵马中很有不少人是郧阳本地人。他们见到惠登相所部这种过分到了极点的做法,全都愤慨异常,当即和到处抢劫的混营官兵交上了火。

高斗枢大惊失色的不是混营军纪这样差,他吃惊的是混营和关营在郧阳城内大打出手,城防有谁负责?

何况双方打出火来,打出血仇来,今后又如何齐心合力抗击闯贼的进攻?

“贼终究是贼!”

高斗枢看着被混营和关营士兵搅成一片乱局的街道房屋,气不打一处来,他向来是认为这些投降朝廷的贼兵依旧是需要严加警惕和提防的人物。

现在看来,还真是不出自己的所料啊!

本来郧阳府六属中除了上津、郧西二县外,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四个县城都已经丢给了闯军。郧阳的粮秣辎重早就到了十分危险的临界点上,现在惠登相又给高斗枢来了这么一出,在城内纵兵大掠,到处拆房烧屋,这简直是成了李来亨的卧底!

“徐勇呢?徐勇呢?把西关兵调来弹压!还有李茂春,他是正经的武官,十分可靠,快把李茂春调来,不能让王光恩和惠登相这样把事情搞坏下去。”

高斗枢总算还没有完全气昏脑袋,城里粮食已经很少了,市民多面有饥饿之色,而且出于城防的考虑,他也不能纵容王光恩和惠登相再这样打下去了。

徐勇和李茂春两人都是高斗枢比较信任的将领,他们都是正经的朝廷武官出身,不同于王光恩和惠登相这种招抚来的贼王八,在高斗枢看来,属于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部队。

可是不幸往往都是联袂拜访,徐启元的抚标士兵很快送来了更让高斗枢头晕目眩的消息。原来李茂春趁着惠登相和王光恩大打出手的机会,突然带兵将粮库抢光,然后突然袭击了驻守西关的徐勇,斩关而出,逃向汉中方向去了。

“噗!”

高斗枢气血上涌,头颅中陷入一片空白,双眼则呈现出满屏的黑暗来。他用手捂住胸口,为自己百般谋划、耗费无处心力才维持住的郧阳守局而痛心,他的努力、他的苦心孤诣,在这些人的眼中就这样的不值一提吗?

高斗枢终于抑制不住,吐出了一口鲜血来,继而摇晃了两下,倒在了老仆的壁上。

“天杀的李茂春!你正途出身,怎么也做了贼王八一般的行径?”

其实李茂春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毕竟他都在郧阳城守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只是在他看来,郧阳是小城,湖广北部所有的州府又都被李来亨和张献忠所取,继续死守郧阳,又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是自陷死地罢了。

他的想法是从自己部队的生存角度出发,而高斗枢坚持要求守住郧阳,则是为了希望能够牵制更多的闯军部队,希望能够从侧翼帮助到孙传庭,也是为了希望庇护他眼中的郧阳之民——也就是“代表”了郧阳百姓的本地士绅。

在李茂春看来,高斗枢的想法不仅无益于大局,而且活像是一个输红了眼的疯狂赌徒。可在高斗枢看来,李茂春趁着城内大乱,劫粮斩关而走的做法,就更是一个活生生的贼王八了。

只是事物的发展常常出乎人们一般的预计,李茂春将粮库存粮劫走这件事,反而奇妙地制止住了王光恩和惠登相的这场火并。

当关营和混营都得悉李茂春斩关逃走的消息以后,他们对继续防守郧阳城的信心也跌破了谷底。

首节 上一节 289/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