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91节

李来亨在竹溪县很快就收到了掌书记方以仁、行军司马顾君恩还有武岳节度使高一功写来的信件:

方以仁的信里主要是说了乡官学堂和随营学堂扩建的事情,另外还提到了陈可新已经组织了一批庄使,前去武昌府推行营田新法。

方以仁出身世家高门,向来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物,不管和谁相处,都能把关系处理的极为妥善圆满。无论是素来和顾君恩亲密的提点学政谢徵,还是陈荩的老友副都营田使陈可新,全都对方以仁的为人处世深表敬佩和叹服;

顾君恩的信件,则主要是在说军事问题,他和闯军现在负责征兵和训练工作的都招练使李破虏相处得很不好。李破虏是个持重之人,对顾君恩那种跳脱随意的工作作风极不感冒,两人在军事训练的问题上常有矛盾。

顾君恩这封信里写的便全是他对李破虏的种种攻击,最严重之处甚至在攻击李破虏出身官军降将,心念旧主云云。

李来亨随手翻翻,也是一笑了之,他深悉李破虏和顾君恩两人的为人,心里想得则是今后不应该让顾君恩再插手这种细务性质的工作;

至于高一功写来的这封信,他先是讲了自己率兵接管武昌府,并在武昌城里设置帅府的详细经过。

之后却又突然话锋一转,说闯军依靠“大势”逼走张献忠,取武昌之役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战斗,将士也毫无损伤,整个作战过程都十分容易。可是却有不少武昌市民向他揭发马宝所部入城以后,趁着武昌形势未定的混乱时期,很是搜刮了一笔公私府库。

高一功是武岳节度使,而马宝则是骑兵标威武将军,在闯军的右武制度下,制将军可以节制节度使。但节度使至少还是和果毅将军处在相同等级上,甚至高出大半个头来。按理来说,作为节度使的高一功是完全可以节制威武将军马宝的。既然他抓了马宝一个现行,据说还是人赃俱获,那就根本不必写信汇报给李来亨,大可以自行处理。

李来亨反反复复将信纸看了三四遍,他知道高一功的为人性格,知道自己这位名义上的“舅公”是一个对权力毫无野心的人物,他的这种做法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另有他意呢?

李来亨以己度人,当然是认为高一功写来的这封信,隐含的政治意味十分浓厚。

以闯军的制度来说:

第一,高一功作为节度使,本来就有权力直接处置威武将军马宝干犯军纪的行为;

第二,李来亨虽然是江淮经略使和制将军,在闯军的右武制度下,制将军的确可以节制节度使,但也绝对没有高一功一定得先向李来亨汇报工作情况的道理。

“军内无派,千奇百怪。方以仁把事情做得太圆滑,反倒不叫人放心。不过顾君恩这样明目张胆地攻击同僚,难道就不会是刻意的自污之举吗?至于一功……我宁愿相信他只是习惯了和我一同商议事情,而毫无其他隐含的意味在。”

李来亨沉吟一阵,将右手伸了出来,张皮绠会意,命亲兵将纸笔摆放到桌上。

“乐山的事情做得极好,应该多加夸赞。他这个人不是喜欢古文藏书吗?我们前一阵子攻破荆州时,我记得在江陵的惠王王府,得到了陈鉴辑成的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皮绠,回襄阳以后,你记得给乐山送去一卷。”

张皮绠侍立在李来亨身侧嗯了一声,接着带有疑惑问道:“只送一卷吗?打下惠王府的时候因为节帅的百般嘱咐,我专门让人看好那套书……我记得有五十多卷,一百多册嘞,才给方书记送一卷吗?”

李来亨冷笑道:“乐山这个人贪得无厌,咱们不能太随便满足他,得经常吊着他。要不然再过一阵子,你就只能去书斋和花园里才能找到咱们的方书记了。”

第333章 竹溪一节帅(下)

看来李来亨对方以仁的腹诽不满数量着实不少,不晓得远在襄阳忙碌政事的方书记这会了有没有打上两个喷嚏?

“顾君恩这个人呐……聪明是聪明,就是心眼和小聪明太多。我看他在信里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污蔑李破虏,分明就是猜准了我是一个公私分明、赏罚公正的人,所以是主动送上门来想要受罚啊。”

张皮绠这就更为疑惑不解了:“顾司马脑袋是有坑吗?他干嘛要上赶着过来受罚?莫不是害了什么癫痫病?”

李来亨哈哈大笑两声,解释说:

“他攻击李破虏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属于一个你真要惩处,其实也没办法多大力度惩处下去的小毛病。不过依我来看,顾君恩并不是那种自污避祸之人,他在军事训练的问题上处处和李破虏不和,恐怕还是自己不喜欢做这种细务性质的工作吧!”

李来亨用手指关节铛铛敲了桌子两下,笑着说:“顾君恩恃才傲物,真当自己是当世的卧龙凤雏了吗?即便是凤雏庞统,那也是做县令做得令刘皇叔刮目相看呀。不过他性格跳脱,大约实在不能安于书案吧!”

顾君恩这个人性格十分复杂,李来亨对他一些刻意为之、存在弄虚作假成分的行为,并不是不清楚,只是现在湖广闯军的上层机构之中,也确实需要一个像顾君恩这样参赞军机的行军司马。

人都是这般的人,或许还是要看如何使用吧!

李来亨想着,便落笔写信让顾君恩今后不再继续负责新兵招募和训练的工作,这些事情应当全部移交给招练司负责。他还在信件里训斥了顾君恩一番,直接骂他是恃才傲物、狂悖放浪,警告顾君恩今时不同往日,他以后若再做此狂生行径,必然受到严厉的惩处。

不过这些话李来亨只写在给顾君恩的私人信件之中,并不公示出去。想来以顾君恩的聪明,自然也能领悟到李来亨对他的保护之意。

不过依顾君恩的处事风格,或许李来亨的一番怒斥,本来就是他设计好的结局吧!

想到此处,李来亨也只能苦笑地摇了摇头。起码在和顾君恩这等人物的相处过程之中,可以让李来亨明白“论迹不论心”的道理,如果上位者处处诛心,即便人才满盈于地,一样只能哀叹“万马齐喑究可哀”。

当初崇祯的阁臣刘鸿训私下说崇祯皇帝是“冲主”,意即年幼之君。刘鸿训的意思无非是说崇祯做事冲动,既是良性的建议,又是私下所说,可是崇祯却因此记恨于臣下,最后将他流放代州,使刘鸿训死在戍所。

这种做法就是上位者最失败的做法,李来亨同样会在意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甚至也会因为一些不大好听的建议而对劝谏者怀有恶感——可他至少不会如同崇祯那般,因此便与臣下结仇,甚至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崇祯皇帝就是属于那种明明身处上位,可是却毫无上位者思考方式和处事做法的人。皇帝身居九重之上,本应该高屋建瓴,从全局出发掌握形势,而非斤斤计较地去和臣下玩权力斗争的游戏。

上位者既是裁判又是选手,即便斗赢了臣下,也只是再换一个相同本质的人上台罢了。

嘉靖皇帝的权斗艺术不知比崇祯高明多少倍,可是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要等裕王来收拾那堆烂摊子吗!

李来亨将送给方以仁和顾君恩两人的回信全部写好后,就让张皮绠派人送去襄阳。张皮绠则奇道:“不用再给高大帅回信吗?”

“嗯,不必了。”

李来亨微微一笑,命人将笔墨书信收好。方以仁和顾君恩都是他的幕臣,高一功虽然已经长期位居自己之下,可是本质上他和高一功都是李自成的“臣下”,两人在本质地位上是“等夷”的。

所以李来亨当然不可能像对待方以仁和顾君恩那样地去对待高一功,但他相信高一功的为人,相信自己的这位舅公绝不是一个汲汲于权术的“小人”。

对待“君子”、“正人”,最好的方式还是示之以诚。

毕竟……

“毕竟我从来都是无不能示人之处的嘛。”

李来亨对自己的这种判断和定位,就实在令人不知道准确与否了。他笑眯眯地将门窗打开,郧西的这场夏雨已经小了许多,竹溪的高山峻岭、深林草木全部显露出了秦巴大山所固有的那种莽荒魅力。

“不知道郧阳战事现在如何?”

他站在竹溪县的行辕庭院中间,雨水刚过,草木翠绿分明。这座行辕是县衙的别院改建而成,三年前李来亨还在竹溪县做民夫时就已经存在,只是当时恐怕谁都不会想到,仅仅三年以后,这里就会变成江淮经略使、前营制将军的落脚之地。

李来亨正挂心着郧阳方面的战事,张皮绠就把李茂春斩关出逃,然后郧阳城内的王光恩和惠登相相继火并出奔的消息送了过来。

“花关索和混天星本性不改,还是咱们的老熟人、老朋友呀。只是可怜一个高斗枢,居然被他们裹挟带走,恐怕是遂不了他杀身成仁的愿望啦,可惜、可惜。”

李来亨从张皮绠手中接过战报,细细看过两遍以后,就摇头不止。李茂春逃走以后,惠登相也跟着溜了,王光恩毫无办法也只能强行带走高斗枢——这倒还有点良心呢!

首节 上一节 29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