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07节

“这……”袁时泰有些不知道如何作答,缓声道,“涡河再败以后……这种说法确实又抬起头来,多多少少是有些人在这么说。毕竟大元帅过去待我们也算不薄,我想有人总想着回去开封,也算情有可原。”

“哼!”

袁时中冷哼道:“李自成终究是一个贼寇,我们现在已经是官身,你还说什么大元帅?贼帅罢了!说到底只有朝廷才是天下的正统,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所为的还不就是给兄弟们谋取一个正经出身吗?做贼岂能长久!终究是要招安的。”

袁时泰欲言又止,袁时中则厉声吩咐道:“你回营后也要告诫所有人,开封是贼巢,再有宣扬去开封的人,俱按通贼之名,力行斩首。”

“这、这……也不用这般严厉吧!”

袁时中摆摆手,不容袁时泰的反对道:“现在是非常时机,东虏北来,闯贼在南,一旦有事,我们全军覆没不要紧,朝廷布局一旦有失,天下又将多事。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我起义兵,所为的不过是几个百姓。为了少死一些绅民,只能严酷一些,容不得咱们内部有失!”

他接着望着归德府城商丘的城门,看着一队又一队的明军官兵把城内搜剿的物资全部运送出城,又觉得陈永福的做法也有些过分。

陈永福在归德沿袭了当初河南巡按高名衡和推官黄澍在开封的做法,对于城内无靠山的富商士绅,全都以供给军需为名,强行摊派银两,实际做法简直无异于闯军的拷掠手段。

袁时中之所以脱离闯军,就是因为他觉得拷掠这种做法,严重破坏了天下常道,把社会秩序、上下尊卑之别打得粉碎。

可没想到官军为了摊派军需,追比之烈,更胜于李自成啊。

他咬咬牙,想到这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所必须付出的短暂代价,勉强说服自己接受了眼前的情况。

“陈永福啊陈永福,我只希望你真的像在守开封时那样,能够带着小袁营,也在闯军手底下全身而退一回。”

第351章 虬龙沟

亳州和归德之间并无天险阻隔,一马平川,任闯军骑兵肆意纵横。但是李来亨为了避免闯军动作过快,以至于打草惊蛇,放走了陈永福和袁时中,所以他并未直接从亳州沿着马尚河北上,而是先派李世威攻占了归德府东南一带的永城县。

闯军的主力兵马随即东进,先到永城集结,然后经大丘集、韩家道、司家道北上,迂回至归德府府城商丘东面的另一条人工运河虬龙沟附近,截断归德守军东撤往徐州的必经之路。

此时已经是九月底了,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闯军骑兵奔驰不易,火炮拖拽更是十分困难。陈永福和袁时中也是因此放松了警惕,没有预料到闯军会舍马尚河大道不走,转而跑去大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的虬龙沟一带。

为了在秋雨天气中,依旧能够保持高速的行军速度,闯军不得不把许多辎重和重炮都留在了亳州、永城一带,轻装出击。

同时顾君恩和他手下的那一群参军司军官,这回也总算是以更为合理的方式,为闯军的行军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

他们吸取了此前渡过涡河时,参军司处处插手、处处都要管,结果却又处处都管理混乱、不能应急的失措。

转而采用了一种任务式的计划办法,也就是先为每支部队、各级军官,分配一些范围较宽泛、内容较简单的战斗和行军任务,给予带兵军官以很高的自由发挥空间。参军司转而只负责总体的、广义的军事计划制定,如此放手之下,这一回的情况反比涡河之战时有序许多。

其实这并不奇怪,李来亨想在如今闯军的人才基础上移植总参谋制,在没有电报、没有铁路的情况下,把一种过于先进的体制移植到闯军的实体上,本来就是痴人说梦式的空想。

会造成涡河之战时,那种异常混乱的局面,却没有因为这种失措无序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失,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好运了。

考虑到闯军军官的数量、质量,指望参军司成为主导军官的大管家和独裁机构,本来就是毫无可能的。

即便是历史上的普鲁士军队,其总参谋部的雏形,也无法做到到处伸手、到处管理的地步,而需要采纳任务式的赋权办法,才能使得军队良好运转。

“夏邑县在望!好直,你这回做得很好,为大军突击准备的稻草、蓑衣等等物资,也全都派上了用场。”

李来亨戴着一顶竹斗笠,雨水从斗笠的边缘如银色丝线一般流淌了下来。他轻抚战马的鬃毛,安抚着因为暴雨天气而焦急的坐骑,对顾君恩笑道:

“我们在虬龙沟上以逸待劳,因河固守。我倒要看看袁时中还有什么办法?小袁营和河南镇这下一起被困在归德,除了束手出降,又能有什么出路?

小袁营里本来就大多都是我们闯军的兄弟,他们对于归顺闯军并没有什么抵触心理。陈永福这个人嘛,虽然因为射伤大元帅的事情有所顾虑,可他既然能够这么长时间和早就投奔闯军的陈荩往来书信,又岂是一个朝廷的纯臣?”

秋雨之中,偶有几声雷鸣。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到闯军的大进军,鲁豫皖交界处,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到处都是深蓝色的队伍在前进着。

战士全都身披蓑衣,头戴雨笠,用稻草垫着车轮,然后用绳索拖拽大炮前行。滂沱的大雨虽然打湿了土地,打湿了每一个将士的躯体,但丝毫没有消磨大家的斗志和热情。

毋宁说,在雨中这样惊人的神速进军,反而令闯军对下一步的作战,满怀着必胜信心。

李来亨看着道路中间,有一辆运载三门灭虏炮的炮车正陷在泥地中,六七个战士围成一团,用力拖拽大车出来,但力量还差那么一点点。他便亲身下马,踏在泥地中,走到战士们的身旁,拍拍闯军士兵的肩膀,在大雨中笑道:“本帅与你们一同!”

闯军士兵们刚刚反应过来,全都惊呼一声,可大家还没得及劝说李来亨退开,少虎帅便已经用力将大车拽起,轰隆一声,车辆便被从湿滑的泥水里拉了出来。

灰色、黑色的污水全都溅在了李来亨的战袍和脸上,他的双手也沾满泥土。但李来亨不为所动,他用沾满泥土的手在额上抹了一把,抑制不住胸中的豪情,感叹道:“我军军威一日雄壮胜过一日,明军自不必说,即便东虏真的渡河南来,我们难道就不能一战而胜之吗?”

这片原本历史上,本应被决堤的黄河水冲刷成一片白地的平原,如今正欢呼雀跃着,兴奋颤抖着,迎接着闯军的攻势。

顾君恩也深为参军司这回计划的顺利执行感到自负,他依旧是文人着武装,披挂了一身亮丽的铠甲,在雨中裹起披风,狂笑道:

“正如使君所言,我军风雨疾行,用兵之速仿佛天降,陈永福和袁时中岂能料中?现在我们先一步抵达虬龙沟,卡在归德和徐州之间,明军东进无路,也只能束手归顺啦。”

闯军众将都对迫降陈永福和袁时中的前景感到十分乐观,大家对顾君恩提出的奇兵迂回、阻敌东进的这一招妙计,也全都感到十分钦佩。

顾君恩这个人狂是狂了一些,但确实颇有长才大略,绝非一般狂生可比。

可在众人之中,唯独方以仁依旧有所忧虑,只是他没有直接在顾君恩和众将面前将担忧的事情说出。而是待暴雨大作,李来亨驱马避雨时,才追到李来亨的身边,小声问道:

“明军东进之路虽然阻绝,可是若陈永福和袁时中北渡黄河,一样能够逃出生天……现在黄河、运河一带的民船几乎都在官军的控制之下,陈永福在归德待了这么久,手上肯定也有不少船只。

他如果打定主意要跑,就算东边被堵住,也可以往北边跑。”

李来亨也有想到这一点,但他另有一番思考,便对方以仁解释说:“我和好直亦有这种考虑,只是我军若要迂回到北面,切断陈永福北渡之路,难度未免太高,没有什么执行性可言。

另外,东虏不是已经攻克了兖州吗?兖州就在归德之北,我是考虑东虏就在兖州,陈永福应当不至于北渡黄河,跑到东虏的虎爪下自投罗网。

在‘虏’与‘寇’之间,我相信陈永福还是会选择投奔他更为熟悉的‘寇’!”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地方……东虏动向究竟如何?我们还是不得而知。”

这场暴雨掩护了闯军的突进行动,可是也遮蔽了闯军的耳目,使得闯军对于黄河以北、大运河以东的清军动向,毫无把握。

李来亨虽然对清军的情报异常重视,派出了数百名夜不收设法掌握黄河北岸的情况。可是由于暴雨连绵,情报传递受到很严重的阻碍,现在所能知道的消息只有清军已经扫清了兖州府境内残余的明军。

清军之后又有何动作,李来亨就全然不知了!

首节 上一节 30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