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1节

小老虎赶忙招呼庆叔过来,帮着将东西搬进柴房里。他看阿辞瘦弱,就没有叫她帮忙,但阿辞却主动上前,怯怯看了两眼高一功等陌生人后,还是凑上前去,帮着李来亨和庆叔搬运肉、菜。

“小老虎,她是……?”

因为李自成自己只有一妻,不好女色。因此闯营中的其他人,就更加不敢僭越,擅自掳掠妇女了。高一功见到李来亨的营中有一个女孩子,自然感到十分奇怪,他知道掌家的十分欣赏小老虎,才语带犹疑问了一句。

“呃……”李来亨也有点尴尬,他还没想好怎么同闯营解释阿辞的事情,只好将昨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悉数将给高一功听。

“这孩子双亲都让乱兵杀害了,我们小虎队又占了她家的房子。庆叔和摇旗看她无家可归,恐怕就要冻死路旁了,便发了恻隐之心,想帮帮忙……高管队,我也不知这是否触犯了闯营军纪,但我想,究竟是我们占掉了人家的房屋,实在不忍看着孩子因此冻死路旁。”

他心下喘了口气,若是李来亨掳掠少女那事情可就大了,恐怕连他义父李过都要受到连累。高一功摆了摆手,放松笑道:“如此便无妨了,小老虎你若实在不忍,我看不如将这孩子送去老营那里,托我姐姐照看。”

李来亨知道,闯营休整几天后,便要在官军回师围剿以前,撤离龙驹寨了。到时候行军打仗,他要么将阿辞留在龙驹寨,要么将阿辞托放到老营里带走——阿辞失去了双亲,孤寡一人,又生得容颜姣好,若留她一人在龙驹寨,李来亨也觉得结果一定会很糟。

正好他之前写的条陈,将老营做了很大改革。将人员混杂的老营分成清晰明了的各支队伍,妇女集中起来,由高夫人管束统领,号为女儿营。若让阿辞进入女儿营里,应当也不会有什么风险,只是不知她自己愿意不愿意了。

因为阿辞个头比李来亨低矮一些,小老虎便躬下身子,将头探近了阿辞,问道:“阿辞,将来小虎队要离开这里,到时候你愿不愿意跟我们一起走呢?只是一起走的话,在外曝风霜、餐风露,一定非常艰苦。”

李来亨将头靠得太近了点,他说话时哈出的热气,就快贴到阿辞脸上了。小女孩有些怕痒地缩了缩脖子,她微微将眼睛上挑,看着小老虎,迟疑了一会儿,还是点了脑袋。

“那就好。”

小老虎喘了口气,他本还有几分担忧,小姑娘不愿跟随闯营离开。李来亨在阿辞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与幼娘相似的影子,但是幼辞是幼辞,她并不是幼娘,身上又带着一种同幼娘截然不同的气质。

幼娘的死令他耿耿于怀,但阿辞的出现,却似乎宽慰了李来亨一点。乱世使亲人与亲人之间不得再相见,但又使一些本不相识的人,交汇在了一起。

“高管队,那还要托您帮个忙,跟高夫人那边讲一下。等咱们拔营离开后,就让阿辞跟着老营走吧……”李来亨获得阿辞的同意后,便向高一功请求,希望闯营离开龙驹寨后,阿辞可以参加到高夫人带领的女儿营里,一起走,他又补充道,“阿辞……她的大名叫做幼辞,之前受了乱兵的惊吓,暂时说不出话来,也不知姓氏为何,我和摇旗他们,都管她叫阿辞。”

“行,这不成问题,就交给我吧。”高一功一口答应了下来,他说话做事都很利落,与李双喜那种总胡说大话的样子完全不同,让李来亨感觉十分放心。

“再跟你说点正事。”那边庆叔和阿辞已经帮着高一功的部下,将肉菜都搬进了柴房里,高一功看无关人等都走远了,才把话头转到军机方面,“掌盘准备在离开商州前,先把商州境内除了州治所以外的其他小城小寨,全部扫荡一遍,尽量多搜括一些物资。”

李自成的这个打算,之前议事时便已经讲过了,李来亨也很清楚。他从高一功的话头里,听出了一点意思,“嗯,这是自然。掌盘已经安排好小虎队的任务了吗?”

“不错,掌盘准备让我和小老虎你,一起扫荡山阳县一带。”

山阳县位于商州西南部,县域内多山多河,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号称“三山夹两川”。山大沟深,地势险峻,民、田则相对都较少,是一块肉少骨头硬的难啃地方。

明宪宗成华年间,朝廷强化对商洛、郧阳一带的统治时,才将商县丰阳巡检司改设山阳县。当地颇为贫瘠,但地势又易守难攻,民风也比较强悍。之前闯营自郧入商时,便没有进攻山阳县,而是直接绕开了它,攻入更为富庶一点的商南境内。

“只有我们两队人马吗?”小虎队刚刚建成不久,虽然编制的米脂乡勇都久经训练,又获得了田见秀和袁宗第补充的大批新装备,但李来亨对小虎队的战斗力还不是特别放心。而高一功虽然是李自成的中军,手底下人马应该比较精锐,但李来亨估计,人数应该也不会很多。

就靠小虎队和高一功所部兵马,估计也就二百人不到的兵力,要扫荡一个地势险峻、民风彪悍的县……这任务还是非常艰巨了。

“那倒也不是,咱们两支人马加起来,并不过二百,要拿下山阳县,恐怕够呛吧。”还好高一功否决了李来亨的猜想,“亮哥……就是刘芳亮,他带兵在漫川里一带搜集粮秣。然后还有你义父,过哥带兵在竹林关那边驻扎着。这两支人马完成任务后,都可以过来支援我们,咱们只要打好头阵就行。”

“嘿,有赛兰陵和我义父在,那就不成问题了。”李来亨随口将刘芳亮称为赛兰陵,见到高一功一脸疑惑的模样,才赶忙解释道,“赛兰陵……我是说刘芳亮将爷,他的武艺好比南北朝时的兰陵王,我们小虎队里便管他叫做赛兰陵。”

高一功恍然大悟,不过他大概并不特别清楚李来亨说的兰陵王是何方神圣,只当这是一个水浒三国评书内的厉害角色,就跟着夸赞了两句。

“那小老虎你这边就准备准备,我先去我姐那边跟她讲幼辞的事情。之后咱们等过哥他们出发了,就跟着一起出城。”

李来亨见高一功称自己的义父为“哥”,又思考了一下,感觉他既然是李自成的妻弟,那确实辈分比自己大些,虽然大家看起来年龄差得不多,但还是决定管高一功叫“叔”了。

“好,一功叔,那就这么定了。”

但高一功听到李来亨的称呼,神情却很微妙,他强忍着笑意,还是没忍住破了功,大声笑了出来,“哈哈哈,你可别叫我叔了。咱们年岁差的也不多,你管我叫哥就行了。咱们称呼就按岁数来,别按辈分了,双喜是掌盘的义子,我跟他也是兄弟相称的。”

“这……这怎么成,你跟我义父也是兄弟相称啊。”

“哈,这有什么不成呢?那就这样好了,咱们各论各的,你管我叫哥,我管你叫侄,行吧?”

这下轮到李来亨神色微妙了,都怪李自成和李过这两位叔侄,成日以兄弟相处,搞得闯营里头一大伙人,都乱了辈分。

“得,反正我也不想管双喜哥叫叔,那就各论各的咯!”

第44章 小虎队的初战

李自成一声令下,小小的龙驹寨城里,立时便充满了金戈之声。刘宗敏和袁宗第已经先行率部出发,他们要向北扫荡三要和洛南一带——但遵从李自成的决定,闯军将不进攻商州。毕竟商州离西安很近,若商州城被闯军攻破,一定会引起崇祯皇帝的震怒。杨嗣昌再怎么把注意力放到张献忠身上,也将不得不移重兵来围剿闯营了。

小虎队将在今天下午时分,离开龙驹寨,向西南方向行军。然后先行扫荡山阳县城外围的一些土寨和村庄,搜括富户的粮秣物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灭当地的一些土寇寨兵,夺取他们囤积的财货物资。

在这之后,李来亨就需要和高一功合兵一处,围住山阳县的治所县城。等待李过和刘芳亮的大部队过来支援,集中兵力,尝试一下能不能攻破县城。

李来亨知道时间有限,便加倍催促着部下人马收拾行装。过去他总和白旺一起行动,白旺性格机敏谨慎,做事又非常周到圆滑,往往能顺手帮李来亨处理好很多日常的琐碎营务。

但这次白旺没有一起参与扫荡山阳县的行动,李来亨和高一功又并不熟悉,自然也不能寄望于让高一功来帮忙处理营务。他第一次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来办理部队拔营行军的准备工作,别看只是区区不足百人的小部队,要准备的东西却非常多——粮秣这种基本物资就不必说了,其他如布袋、绳索、竹筐、蓑衣等等杂项,多不胜数,均要做足妥当的准备。

李来亨这才感到,自己过去常常侃侃而谈老营改革如何如何,但具体到后勤准备的琐碎实务里,他的处理能力,还相当初级。比之不知不觉间,就将一切事情办妥,还能顺手帮小虎队处理好后勤营务的白旺,相差何止千里了。

他不是不知道,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在于如何用人。但李来亨的夹袋里,也确实缺少人物。像郝摇旗就不必说了,冲锋陷阵固然勇不可当,但现阶段要让他处理后勤营务,那乐子可就大了。庆叔性格上虽然比较谨慎周到,但他能力又比较有限,缺乏组织和管理的才干,至多可以作为一个处理私密小事的家人,而不能用于管理军队。

因此李来亨也就只能亲力亲为了,他毕竟有表格、统计学等众多工具的帮助,又耳濡目染了白旺处理杂务的种种手腕。虽然事情一多起来,李来亨还是常常会搞得颠三倒四,但整体的大架子,他总能处理一个七七八八了。

庆叔看李来亨忙碌的厉害,便让阿辞倒了碗茶水,叫她给少爷送过去,叫李来亨歇息一会儿。阿辞还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但她靠近李来亨后,神情便和缓了许多,眼神也不再飘忽来飘忽去。

阿辞俏生生的两只小手,合手将大碗的茶杯递给李来亨。李来亨接过茶杯,一口全饮了下去,茶税温热,但并不烫人,加上茶杯上还有阿辞的手温在,让李来亨心中不觉一暖。

他将茶杯交回到阿辞手中,看着小女孩,说:“阿辞,今天我、庆叔还有摇旗,我们都要拔营离城打仗了。一会儿高夫人和高大哥那边,会接你去老营,这段时间你就在女儿营待着,帮着高夫人多做做差事,不要懒惰,也不要太勉强自己,可以吗?”

小姑娘用手指沾了几滴茶水,又在桌面上写下了一个“可”字。李来亨不禁一笑,阿辞不能说话,但她写出这么一个“可”字的时候,自己却仿佛可以听到她娇憨又清脆的嗓音来。

李来亨听到营房外传来的嘈杂声,他听出其中有高一功说话的声音,知道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嘱咐李长庆,“庆叔,你将阿辞带去老营那边……庆叔,你年事已高,我想干脆和高大哥说一声,让你也到老营去,你觉得怎么样?”

李长庆岁数约有四五十,说老也算是老人了,但不说老,似乎跟队打仗问题也不大。但李来亨觉得与自己血缘上有关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少了,庆叔若折在战场上,他可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所以李来亨才想着,能不能劝说庆叔,让他到老营谋个差事做。

但庆叔却很不满意,他自觉过去在米脂,自己也受过李来亨比较严格的训练,又具备一定战场经验。而且他又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战场上设法照看着李来亨——若真有什么事情,李长庆也是做好了不顾性命、保护李来亨的打算。

“我还没多大年纪呢,少爷就把我当成一把不中用的老骨头了吗?破船还有三斤钉,我看就算是真是一把老骨头,我再打个十年八年的仗,也不成什么问题。”

首节 上一节 4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