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10节

过了好一会儿,大受惊吓的士卒们才慢慢回过味来,这其实是白洋淀上自然凝结起来的冰块。大约是降雪的缘故,一部分化开的雪水,在冰面上又重新凝结成了道道低矮的冰墙。

这本来只是冬天的白洋淀里十分常见的一幕景象,可是明清联军的士卒们,早已经被恐慌、仓惶的气氛所笼罩,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看到什么奇特一些的景象,都会立即对他们的情绪、对他们的士气,造成巨大的波动。

阿巴泰虽然政治嗅觉异常的迟钝,屡屡犯错,可他作为大清国的一员宿将,理应看出明清联军此时高度不稳的军心状态。

如果换一个处境,阿巴泰一定会立即停止行军,因为处在这样状态里的一支军队,是绝没有任何能力与敌人进行殊死一战的。

可是现在阿巴泰的情势,还有他的处境,都不允许他再后退一步了。不管军队的状态是如何的,阿巴泰都只能强迫自己相信满洲人的无敌骁勇——他只能这样相信,清军战无不胜的神话,绝不会破灭在自己的手中。

哪怕砀山之败的消息,早为清人所共知。

“贝勒,要不要稍微休整一下?咱们的人马还好说,明国人的兵马,真是越走越乱,而且沿途掉队的士兵……沿途掉队的士兵,未免也太多了吧?”

阿巴泰踌躇了一会儿后,咬着嘴巴道:“嗯……好!稍微休整一下,我们已经抢在闯军之前先到白洋淀了。闯贼受我的调动,仓促离开十分有利的防御阵地。我们现在只要养精蓄锐,一会儿定可以大破流贼。”

护军们随即纷纷下达军令,让清军士兵们停下脚步,在白洋淀附近稍作休整。接着又有人把这条命令送到明军的队列中,紧跟在阿巴泰身后的高第、李辅明二将,也随即下令休整。

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稍微喘了一口气,阿巴泰这时候下令全军休整,使李建泰感到这位东虏将领,的确是一位从容不迫、值得信赖的宿将。

但明军士卒人数远远多于清军,所以消息传递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队的人在消息传到以前,只是发现前队的人马好像突然停住了脚步,他们本来就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里,这种突发变化,更使得士兵们感到莫名的恐慌。

“什、什么……什么情况?怎么东师突然停下来了?”

连素来精明狡诈的刘泽清都大吃一惊,他打着马在原地转了两圈,心中惊惶,闹不明白前面发生了事情:

“到底怎么回事?先头部队已经和闯贼接战了吗?是已经打起来了吗?”

刘泽清弄不清楚情况的变化,底下的士兵们就更加搞不清楚了。只是有人听到了刘泽清问的那句前方是否已经接战的话,不知道他是怎么听错了,居然跟着就大喊出来说:

“头队已和闯贼接战了!”

第457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

“东师已经和闯贼打起来了!”

“前面已经开战了!”

“前屯镇也不动了!”

“前屯镇垮下来了!李镇台让闯贼杀了!”

“东师……他妈的东虏都跑了!”

刘泽清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马上在山东镇将士的嘴巴里产生了种种变形,并迅速扩散到山东镇和宁远镇两部兵马所有人当中。

而且谣传只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越传越离谱了,以至于到了使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李辅明的前屯镇跟着清军暂时休整以后,有山东镇的士兵发现了前屯镇停下脚步的情况,在高度紧张和恐慌的气氛里,就立即胡乱猜想这是前屯镇已经崩溃的迹象。

既然前屯镇已经崩溃了,那么前屯镇总兵李辅明当然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了。人们当即就猜测李辅明大概已经战死了,否则前屯镇又怎么会突然崩溃呢?

李总兵竟然被闯贼杀了!

这样一条传闻,在后方的明军队伍里,马上就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影响。数不清的将士都被吓坏了,李辅明是关宁军中的一员悍将,即便是对关宁军并不熟悉的山东镇将士,也都在之前的白沟河会战中知晓了李辅明的英勇善战。

可现在他竟然为大明捐躯了,而且捐躯的这样快,根本还没有开仗多久吧?

什么样的情况,才会让李辅明这样一个骁勇的将领突然被闯贼击杀呢?好像也只有东虏突然跑掉一个原因吧!

巨大的恐慌传遍了全军,刘泽清只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他隐约察觉到官兵们的恐慌更多是在自己吓自己。可是刘泽清也明白一个道理,既然官兵连自己吓自己,都能恐慌到几乎崩溃瓦解的边缘,那么在这样的状态里,官军又怎么可能打赢一场艰苦卓绝的殊死决战呢?

刘泽清早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时局不利时立即逃跑的准备,但直到到了眼前这一刻,当他发现官兵们仅仅因为几句荒诞的谣言,就突然到了士气完全崩溃的悬崖边上时,才彻底明白了局势的不可挽回,下定了立即“转进”的决心。

“前锋交战不利……大势已去!我们走,现在就走。兄弟们,撤去京师还有出路,再不走可就只有全军覆没一条路可说了。”

刘泽清当机立断,他并不是真的相信前锋交战不利,局势已经不可挽回,而是从将士们的军心状态里,看出了联军此战再无前途可言。

那么与其跟着阿巴泰一条道走到黑,不如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跑掉。

刘泽清估计,现在朝廷能够指挥得过来的兵力,只剩下了孙传庭的三万人马,关宁军的三万人马,还有自己的山东镇这一支兵力,剩下的京营操军,完全是就是充数的存在。

所以就算自己现在阵前逃亡,只要山东镇还掌握在手上,还捏在自己的手里,崇祯皇帝就绝没有办法处置他——说不定等到前锋真的不利以后,自己的山东镇作为明军中少有的建制完整的部队,反而还要继续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

“到此地步,只能走了!”

阿巴泰怎么都没有料想到,他只是下令军队稍稍暂停休整一步,居然就在后方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

刘泽清突然率领山东镇的数千兵马脱离明军队列,向北逃窜,这让刚刚停下休整,准备迎接白洋淀决战的高第和李辅明两镇都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议。

可是在吴三桂看来,刘泽清的北逃,就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了——刘泽清已经走了,先机被他抢占,自己不赶紧撤走,难道还要等着高第和李辅明,甚至是阿巴泰,一个一个的拿自己垫背吗?

高起潜望着吴三桂,吴三桂则望着乱成一团的关宁军将士们,两人相视一眼,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高起潜忍不住感叹道:“朝廷恩养天下二百余年,今天真的要到如此地步?”

“呵呵。”吴三桂冷笑道,“是前锋交战不利,刘泽清闻讯惊溃而走。我们在这里力战断后以后,为了保住官军主力,才拼命突围而出……我对朝廷,已经是够对得起了吧?”

“吴镇台……吴镇台是国之柱石,此后皇爷还要重用您呢。”

“这就没什么可说的……走吧,咱们再不走,可就真的成了刘泽清的垫背货了。”

一声令下,宁远镇的兵马也跟在刘泽清之后,马上开始向北转进。局势的发展实在让人吃惊,高第派往后队询问情况的探骑,还没找到刘泽清,就发现连吴三桂都跟着跑了。

本来联军的后队就因为吴三桂曲意拖延时间,拥挤堵塞成了一团,现在宁远镇突然北逃,后方形势就更加混乱起来。高第派来的探骑根本弄不清楚一点情况,他只发现山东镇和宁远镇这两大建制完整的强镇突然北逃,后军形势陷入一片动荡之中,大局糜烂,除了后方遭到了闯贼的偷袭,还有什么理由能够说明这一切呢?

“什么!?后军遭到闯贼偷袭?”

高第和李辅明两人面面相觑,闯贼分明已经凿冰断河,怎么可能突然渡过了白沟河,袭击了联军后方?

李辅明脸颊颤了两颤,揣测道:“难道闯贼凿冰,不是为了阻止我们南攻,而是为了迷惑我们?其实闯贼早已收集了大批渡船,凿冰以后又马上渡河过来偷袭我们?”

首节 上一节 410/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