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34节

袁继咸本人也颇有才干,连张献忠都在他那里碰了点灰呢!”

方以仁笑着说:“八大王舍湘赣而取道四川,也是因为在江西没有很快地打开局面吧。”

“江西的棚民很多,这些棚民有的被江西总督袁继咸收编为赣勇,有的像万载县的棚民首领丘仰寰、卢南阳等人那样,主动归附了西营。归附西营的棚民一度还拿下了袁州府的府城宜春,只是老张注意力毕竟在湖南,被袁继咸的那帮赣勇反攻,反倒还损失不少兵马。

这些赣勇多是江西本地人,可是军纪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收复袁州府以后,一样是奸淫掳掠,滥施屠戮,后来在九江一带和楚闯作战,也是同样做法。”

李来亨对驻节九江的江西总督袁继咸,对此人才具还感到可以,可是他不能约束赣勇的军纪,在江西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兵祸,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倒是团勇这一项,恰好就是因为李来亨彻底歼灭了左良玉这一支明军在南方的唯一野战兵团,造成江南大为震动,崇祯才终于下定决心放权士绅,令各地的在乡官绅办理团练。

赣勇就是这一政策的成果之一,除了赣勇以外,南直隶、浙江等地,也陆续有新勇练成。

只是明朝官府的各种问题本就积弊极多,任何政策一经推出,必然演化出新的问题。像许都本来就是办理浙勇的士人,却因为官府内部的矛盾,被迫和方以智、陈子龙一起出奔闯军。

袁继咸统率的这些赣勇,军纪不良,但是他们盘踞在九江这处要地上,还是对楚闯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虽然赣勇无力进攻湖广北部闯军的几处根据地,可是他们在九江横行掳掠,严重破坏了长江中游的贸易往来。本来恳德记以武昌为中心,通过设在九江和安庆的商栈,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湖广北部的粮食和各种手工制品销入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域,再从江南采购到楚闯急需的各种紧俏物资。

现在赣勇盘踞九江,把九江府变得乌烟瘴气,恳德记的贸易便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因为当时凛冬将到,正在华北作战的闯军主力兵马急需补充大量棉布制作冬季军装,所以恳德记采购松江棉布的任务,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君镇便和高一功、白旺、陈荩三位节度使商议,决定先暂停对于湖广西部施州卫的征讨,调动主力东下攻取九江。

施州卫毗邻岳州府,兼理当地军民,下辖众多土司。当地山区中土司主都颇具实力,他们三百年来在鄂西繁衍的子孙结成了许多山区望族,这一群既得利益并享有特权的人们对赐福给他们的明朝十分依恋和怀念。

因此在湖广北部以及湖广南部的岳州都被闯军控制以后,施州卫的土司、世袭卫所官们依旧坚持与闯军进行对抗。他们依托鄂西南复杂的山区地形,依靠着土司们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实力,再加上当地汉、苗杂处的特殊环境,一时间颇让郭君镇感到棘手。

郭君镇为了讨平施州卫,还将已经平定了郧阳的苗里琛一部调至施州卫,派兵入山搜苗,展开了长时间的追剿作战。

他和陈荩商议,采纳恩威并施的手段,对于负隅顽抗的土司,要进行彻底的打击,迁徙其部众,再从荆州、黄州等人口稠密的地区派遣大量的永久性移民进山,贯彻改土归流的政策。

而对于另一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土司,还有另外一些甚至倾向于闯军,为闯军征讨部队提供情报和物质支援的土司,则承认他们世袭的种种特权,默许既成的事实,并在之后讨平反抗土司的过程中,许诺给这些投闯土司以一定的利益和好处。

“雄丽以大兵征讨施州卫,虽然说是要保障随州的侧翼,可是用力过猛,派兵太多,消耗这样多的人力物力,其实确有一些画蛇添足的问题。

九江地处长江中游,位置紧要,是吴楚之间最重要的一处重镇。三镇不先取九江,打通长江航道,反而过分用力于鄂西,这就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兵力呀。”

方以仁说:“郭将军撤出施州之兵,转攻九江府,现在早已拿下了这个吴楚之间的长江锁钥。明军退守安庆,已不能有丝毫的作为。”

第487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的区域,东至荆州府巴东县界五百里,西至酉阳宣抚司九百里,南至安定峒六百余里,北至石柱宣抚司七百五十里。地方辽阔,土司杂处的情况又特别复杂,郭君镇留下苗里琛领矿徒兵三千人驻在支持闯军的容美宣抚司后,就率领楚闯主力东下九江。

此时尚在冬季,三楚气候虽然远较燕赵温暖,可是潮湿过之,寒气附骨,同样让人难以忍耐。长江上风声猎猎,像是一把把利刃似地切割着将士们的皮肤,许多人为江风所鼓,手脚皲裂,几乎难以握紧兵器。

船到岳州以后,高一功亲自率领武岳节度使署中僚吏至城陵矶附近迎接郭君镇率领的船队。因为考虑到大军东下后进攻九江,势必和赣勇进行大量水战,所以负责统率闯军长江水师的刘希尧和蔺养成二人,也率领已久经训练和加强的闯军水师至岳阳口和郭君镇会师。

闯军水师此时已经分为两支强大的船队,一为由刘希尧指挥的长江水师,一为由蔺养成指挥的洞庭湖水师。

岳阳口上云帆片片,战船连绵,水手们约有一半是楚闯老卒,他们本来多不熟悉水性,但这段时间经过刘希尧和蔺养成具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驾驭船只已经不成为问题。

剩下的一半水手中,三分之一为刘希尧和蔺养成所部革左五营老兵,这些革左老卒长期在蕲黄英霍一带活动,更加熟悉南方气候,也比较了解长江的水文情况,本来就算得上是长江的老水手了。

再余之的三分之二,便是从襄阳、荆州、武昌和岳州等处招募的湖广本地士卒。本地人当然熟悉长江和汉水的水文地理情况,而且大多水性较好,很多人又本来就是渔民和船夫的出身,稍加训练,便可称为素质优良的水军。

江风拂过城陵矶上,春雨将至,寒冬大概不会再维持多长的时间了,江岸上已透露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两岸绿色连绵,树、草勃发,郭君镇是陕西人,在陕北故乡很少见过这样温暖和煦的长江风景,不禁为之心旷神怡。

但是更多将士们,还是为江风吹破皮肤,久居船上的水手又日日要整理帆布麻绳,手上留下道道皲裂的伤口,使得军心士气,实在算不上多高。

“高使君!”

高一功带着一大队使府僚属在城陵矶岸上迎接郭君镇的到来,刘希尧和蔺养成这两位起义军中资历极老的豪帅也同样恭候已久。

这样隆重的迎接待遇,让未能一举平定施州卫就匆匆东返的郭君镇感觉窘迫尴尬。他本来就是眼高于顶的性子,此时居然觉得高一功是故意这样作为,要使他难堪。

好在高一功性格和李过相近,真诚质朴,他看到郭君镇不豫的脸色,立即大笑道:

“施州山高林密,土司强悍难驯。老郭你能这样快地半定施州,腾出手来东下取九江,已经很不愧来亨所说名将之誉了!嗨,不要苦着一张脸啦,过来看看我们为你准备的东西吧……耿先生。”

高一功叫到了耿应衢的名字,耿应衢是黄麻士绅出身,早在李来亨初定黄麻之时,耿应衢就和易道暹等人成为了首批投靠闯军的湖北本地士绅之一。

李来亨在湖北大规模地推行营庄制度,从搢绅地主手中夺取了土地的经营权。为了防止这些有钱有力的搢绅闲在家中无事可做,生出种种事端来,李来亨之前就鼓励他们和恳德记合股经商。

大部分士绅其实都缺乏经营商业的才能,许多人只是能够勉强维持开支罢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本来在功名仕途一道上表现平平,如今与恳德记合股经营公私合营的商铺工坊后,反而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像耿应衢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他以前钻研读书科甲的时候,才干不能说没有,但比起自己的老朋友易道三、易道暹等人,那就实在是差之千里,好像米粒之比皓月。

大概连耿应衢自己都没有想到,像他这样一个老实巴交,一块石头砸进去都溅不出几点水花的大闷人,在经商一道上,却有着比之恳德记许多老掌柜们都更加出色的能力。

李来亨推行营庄制以后,耿应衢就积极响应,把家中土地尽数交给闯军委派的庄使管理。因为耿应衢的态度积极,所以很早前的时候,李来亨就专门嘱咐还在负责营田改革的白旺,说应多分润一些营田收入给耿应衢。

再到后来,因为闯军收支紧张,抠门的李来亨连原定的一成营田收入都不大愿意再分润给士绅,先是提出公私合营的办法,后来干脆把这一成的营田收入,从实物的粮食收入,变成了闯军所营商铺的货币收入,再到后来,又直接从货币变成了连银子都看不着的商铺股本。

不知道多少楚地士绅因此叫苦连连,大感上了“仁义李公子”的当,不仅丧失了自家田地的经营权,而且连当初说好的一成分润都拿不到手。

这些股本看起来价值颇高,可是搢绅们大多缺乏经商才干。真要干下去还不是赔本买卖?最后还要恳德记来便宜收购回股本!

只是在这些人中,像耿应衢这样的人物,就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耿应衢早就从在白旺德安节度使府中担任要职的易道暹那里获悉,闯军北伐在即。他早年曾在北京游学过,知道华北气候严寒,不比楚地的温暖,闯军大举北伐,又恰逢冬季将至,棉布一定会马上成为紧俏物资。

因此耿应衢就抓住先机,冒着被明军杀良冒功的风险,亲自前往安庆、芜湖和长江下游的镇江等地,找到了自己以前在江南结识的一些老朋友,利用他们的渠道从常州府、苏州府、湖州府和松江府等地采购大量棉布。

耿应衢从江南采购棉布回楚贩售,甚至得以直接和中原闯军做买卖,资本由一生百,事业兴隆,马上就一传十、十传百,轰动全楚。搢绅们正因为李来亨的“暴政”上顿挨不着下顿,听说了耿应衢的情况后,马上就找上门去,要和他联股做此营生。

但是后来袁继咸组织赣勇,截断九江,长江航运不通,耿应衢的生意就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既然因为李来亨强行推广营田制的缘故,使得士绅们再也无法通过旱涝保收的土地获利,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铤而走险,继续用走私等方式经营贸易。

耿应衢则比一般参与棉布生意的楚中士绅更聪明些,他想到既然从江南采购棉布困难,不若直接于楚中织棉。楚中本来就有江化木棉,虽然不比江南广泛种植的余姚棉那样可以二十棉得七布,可是犹可以二十棉得五布,而且江化棉性强紧,还比余姚棉轻得多,同样适合织工使用。

首节 上一节 43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