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71节

这样不仅巩固了三顺王对其个人的效忠,又在八旗宗王之外形成了一股忠心于皇太极个人的新势力,更是对于其他汉军将领,形成了一种莫大的模范作用和吸引力。

如此不计前嫌和代价的手腕,不知道超出了后来的多尔衮多少倍。

多尔衮以逃人法的名义,将耿仲明活活逼死。可谓是既暴露了八旗满洲勋贵极度难吃的吃相,又张显了他们自以为天下已经平定的猖狂,之后遭到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大举反击,连连受挫,一度出现上下离心、内外解体的情况,也就毫不出奇了。

仅从皇太极重用尼堪和继续隆礼三顺王一事,就可以看出天聪汗的狡猾,的确是超出了其他满洲人无数倍。

这一次尼堪出兵,尚可喜并没有亲自跟随。不然他一个智顺王和尼堪一个多罗贝勒之间,双方的指挥权便很成问题了。

只有尚可喜麾下一部分汉军士兵跟随尼堪从征,突然带着一队顺军降兵返回军中的探骑,就是尚可喜的部下。

为首的一人身材十分魁梧,虽然说着流利的汉话,但是头皮看不见一点青色,可见必是一个剃发留辫、投靠清国很长时间的老资格汉奸。

他走到尼堪中军的远处后,便马上下马,跪伏在地上高深喊道:“贝勒爷!看来南面战事大局已定,有几股流贼主动前来投降,愿意献上闯贼在晋州和真定的布防图!”

一名八旗护军夹马上前,颇为吃惊地问道:“康大海,这是怎么一回事!”

康大海是尚可喜的部下,也是辽东汉人和东江镇军人出身。东江镇残灭以后,他就跟随三顺王或叛或降,走过了一段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人生以后,居然投入了曾经杀害自己全家的满洲人麾下。

“奴才……奴才向南遇到一队流贼骑兵,分为好几队,约莫数百人数,都丢兵弃甲,张旗盖倒戈来投降的!”

虽然皇太极分外看重和隆礼三顺王,可对于三顺王的麾下将士,就没有额外的优待了。所以康大海这个尚可喜手下的低级军官,见到满八旗的护军,还是非常低声下气。

他又具体解释了一下“流贼投降”一事的前因后果,原来是康大海带领的一支探骑,在前往涅槃口的必经之路上,发现了一队约莫有数百人规模的流贼骑兵。

康大海本来以为这应该是闯贼的一支先锋兵马,却没想到这些流贼只是见到康大海率领的十几名探骑,就被吓得丢盔弃甲,大张旗盖来降。

仔细盘问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流贼主力在南面的涅槃口已被清军打得连连败退,军无斗志、人无战心,每天都有不少因为畏惧满洲军威而逃窜出来的逃兵。

这群逃兵叛离流贼以后,为首的一名带头人原先又是驻守过晋州的流贼军官,他手上掌握着晋州的不少防守情况,遇到清军探骑以后,又惧又怕之下,就决定主动献上这些防守情报,换取一条生路……或许还想得到一点奖赏。

清军护军听罢以后,全都轻蔑地大笑了起来,连尼堪都骑马走了出来,感叹道:

“陛下是如此看重流贼的兵力!为了对付流贼,已经慎之又慎,布下了一层层的天罗地网。却没想到流贼是这样的不堪一击!所谓百万之众,其实不过蚁附之军,随意一冲,就将树倒雪落,真是不值一提了。”

第531章 尼堪人

“流贼降军在哪里?让他们将晋州的情报送来看看。”

尼堪扬了扬手中的马鞭,他在满洲人中生的算是较为英武俊朗,虽然头皮光秃秃的,但举手投足之间,也的确有一种宗室重将的勋贵气度在。

只是尼堪的这个问题,却让康大海有些犹豫了起来,他缩着脖子,小声回答说:

“贝勒爷,那些降兵全都让我们吓得丢盔弃甲、屁滚尿流,一个个瘫软在地上,走都走不动路了。我们探骑不过十几人,使了不少功夫,也没法把流贼拉过来,只好留了三四个人看守着,我先回来禀告军情。”

“什么?”尼堪眉毛一挑,然后突然大笑道,“你、你、你,你再说说,你们多少个探骑,流贼又是多少人?”

康大海答道:“这……我们共有十四骑,流贼看起来人数起码在二三百人以上。”

“哈哈哈!”

听罢康大海所言以后,尼堪终于失笑。他对着周围的一圈护军,大笑说道:“听听,你们都听听!十四骑竟然俘虏了二三百人的流贼!还只留下三四个士兵,就能看住这一队流贼降兵。满洲积威如此,全都是你们所有人奋勇冲杀的功劳啊!”

其余八旗士兵尽皆应声大笑,全都赞同尼堪说的话。的确,清军对汉人军队的屡战屡胜,中间虽然有过砀山之战和白沟河之战的小小挫折,但是看来,只要清军认真起来,把流贼当成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敌人,这些响马就根本不是满洲天兵的对手。

十四骑俘虏数百流贼啊,而且康大海留下三四个人,居然就能把这些流贼降兵全部盯住。

满洲军威强盛如此,让尼堪也升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感到既然天聪汗已经控制了北京朝廷,又控制了明朝多数的官兵,那么看来只要消灭这些像蝼蚁一样螳臂当车的流贼,大清横扫天下就是势不可挡的了。

尼堪挥挥手,自己点了一队护军护卫跟随后,便让康大海带路:“这些流贼……哼哼,满洲积威如此,也是国家之幸啊。你带我去看看那些流贼,我要亲自盘问一下南面的战况和晋州的布防情况。”

除了康大海等十骑以外,另外还有几十名全副武装的精悍巴牙喇甲兵跟随尼堪前去盘问情况。尼堪左右的一些将领,本来想说带大军把那些降兵全部缴械抓起来以后,再做具体的盘问。但是因为尼堪的作风,一贯是雷厉风行,所以不等其他人说话,多罗贝勒自己就已经敲定好了一切事项,跟着康大海纵骑奔驰出去了。

尼堪这时候主要担心的事情,其实就是南面的战斗会结束太快,或者深州的战斗会结束得更快。他想到康大海所言,既然这些降兵曾经驻守过晋州城,那么或许可以利用他们轻易攻破晋州。

想到这一点,尼堪更觉得自己路遇流贼降军,实在是天佑我国家。

“国家兴兵以来,历年征伐无不艰苦卓绝。只是自从入关以来,没有花费多大的手脚,已经据有燕京。这可是当年大清几次入关,费尽无数手脚和波折,都没有拿到的东西啊!

现在又是上天庇佑我国家,只要咱们突据晋州,前线流贼一定全线崩溃,不复能战。黄河以北,从此皆为我大清所有。”

这几十名巴牙喇甲骑和康大海手下十名探骑,因为尼堪激动的心情,也就不再爱惜马力,所有人都夹马疾驰飞冲。跑得战马浑身喘汗,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找到了被四名探骑看住的那数百流贼降军。

尼堪看到这数百名流贼降兵,全部衣甲鲜明、刀枪整然,甚至战马数量都相当多。可居然就这样被四名清军探骑盯住,一动都不敢动,他们甚至都升不起逃走的斗志来吗!

汉人孱弱怯懦至此,让尼堪连连摇头。

啪!

尼堪用力将马鞭抽打在半空中,发出鸣爆声来,那些垂头丧气,俨然若流民的流贼降兵们,这才抬起头来,看向了这位清军的多罗贝勒。

康大海手指一名身材粗壮的大汉,向尼堪介绍说:“便是此人,此人是晋州守将,知道流贼在晋州的布防情况。我本想直接带他到军中禀报军情,可是此人胆小如鼠……不仅被我军吓得走不动路,还……还拉了一裤子的尿。”

“哼!”

尼堪看到那粗壮大汉两腿间的水渍,又隐隐闻到一股尿骚味,对这些孱弱无能的汉人士兵,只是不屑地冷哼一声。

他翻身下马,手里摇着马鞭走近流贼,边走边问道:“尼堪人,抬起头来,你是晋州的守将吗?给我说说,流贼在那里还有多少守军?”

流贼降军为首的这名军官,虽然身材高大魁梧,还在康大海之上,可是神情萎靡,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一望可知就是无能之辈。

他看尼堪摇着鞭子走过来,居然又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老爷、老爷……您就是满洲的大可汗老爷吗!”

尼堪忍不住噗的笑出声来,摇头说:“勿要胡说,我虽是大清贝勒,能领一军,却也不能胡乱用大汗称谓。听明白没有?我朝只有一位陛下,休要再胡言乱语,快说说看,晋州流贼现在是何情况?”

“好、好……小的明白,奴才明白了。贝勒大老爷,晋州守军的兵马早已抽调一空,没有几个人了……具体,具体守军就只有……”

那流贼降将说话声音一句比一句小,等到他说到最后关键一句的时候,已经全然听不清楚了。尼堪只好更进一步走近到那降将身边,两人的距离差不多只有数步之遥:

首节 上一节 47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