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92节

可是这样一波惊人的冲锋,居然并没有打垮明军官兵。唐通依旧带着一群家丁围在中间,那些被赏功银激发出斗志的鱼腩明军士卒,居然不怯反进,迎着顺军的冲锋大举逆击,在阵中杀成一团。

两军旗帜搅于一处,军阵战线顿时犬牙交错起来。刘芳亮本以为皇太极留下的围城部队,都只是些不堪一击的羸弱敌人,未曾料到明军官兵有了足够饷银支撑以后,士气振作,居然还是这样难缠。

左营骑兵过于托大,刘芳亮一心只想着赶紧突往济尔哈朗所在的中军大阵,没有预料好对付明军反扑部队的情况,结果便使得战况焦灼起来。猝不及防的大顺重骑,在短暂冲锋以后,很快就深陷敌围之中,挣脱不得,只能转为白刃格斗。

这样的白刃格斗,对于人马具装的左营重骑非常不划算。不少骑士或者是战马被敌人砍倒,或者是被敌人直接拖拽下马,陷入惨烈的消耗战里。

刘芳亮自己个人固然是勇武无敌,带着一队亲卫骑兵左突右冲试图打开局面。但这时候屯齐也已经渐渐感到战机显露,马上就部署那些满洲太君们游走在战线外围,不断骑射袭扰,八旗兵里专门有一些箭法精准通神的狙击高手,他们多用轻箭,射程极远,全是数骑攒射一处,目标就在于狙杀敌军之中具备高价值的军官将领。

左营三堵墙的许多精锐老兵纷纷被满洲马弓手射中摔倒,虽然他们几乎人人穿着重甲,等闲几根箭矢根本不能杀伤他们分毫。但是满洲兵的箭法十分神准,多以射击战马为主,战马受伤的骑士们便更容易陷入明军官兵包围之中,形势顿时险恶了起来。

在战线另一端作战的郝摇旗,却毫无压力。楚闯骑兵采用的战法和大顺军传统上的三堵墙不同,虽然李来亨也给楚闯精骑取名为三堵墙骑兵——但是显然他们的墙更为“厚重”的同时,也更为“脆弱”。

第556章 军官造成的骑墙

楚闯三堵墙骑兵的“厚重”,当然在于他们的冲锋队形相比较一般骑兵,简直可以说是密集到了密不透风的地步。人挨着人,肩并着肩,骑士互相之间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喘息之声,密集程度甚至于达到了严重影响冲锋队形重整的地步。

这样厚重又密集的“骑墙”,和左营那样只能说是墙式冲锋雏形的骑兵战法,差距极大。他们的威力几乎尽数集中在第一波冲锋上,冲击力之大,足可以摧垮任何敌人。

而楚闯三堵墙骑兵的“脆弱”,则是因为他们过度密集的冲锋队列,使得这些骑士们在首轮冲锋以后,要花费比传统骑兵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重整队形,进行第二次冲锋。

虽然经过李来亨的多番革新改进以后,他设法扩大了楚闯“骑墙”之间的空隙,留够了骑兵重整队伍的空间,又加强了对于骑兵军官的训练要求,让他们时刻注意保持全军冲击队列的严整。

可即便如此,真正的墙式骑兵,其主要力量还是集中在首轮冲锋。

郝摇旗的首轮冲锋,力量就比刘芳亮大得多了。

刘芳亮带队楔入敌阵以后,还寄望于左突右驰冲垮官兵。郝摇旗就干脆全副精力都用在首轮冲锋上,他远远看到敌人的阵列比自己想得更为严整一些以后,就让士兵们做好首轮冲锋以后,下马步战保持阵列,等待顺军阵列控制出充裕的冲锋空间后再行冲击的准备。

有了如此准备,楚闯骑兵的冲击果然取得惊人战果。

郝摇旗的首轮冲锋,马上就把官兵战线掀翻得乱七八糟。他自己披挂重甲,挥舞铁棍,已经像是一个活生生的铁浮屠了。剩下的重骑猛烈跟进,更是杀的敌人队伍人仰马翻。

李来亨在湖广的经略建设,不仅仅是创造一个了物质上大为丰富的后方基地。更为重要的是,他建立起了比较李自成更为稳定的干部来源渠道。

当李自成在军事上还要依靠数量不多的陕北元从维持军队时,楚闯军队的中级军官岗位上,已经充斥了来自随营学堂的毕业生。

李来亨一直就很重视干部的数量,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讲,这就是“夹袋中有没有人可以使用”。他对干部的培养,是以在湖广进行深入基层的统治做前提的。

就最终结果来看,虽然湖广方面依旧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于干部方面出现人员捉襟见肘的情况。

可是在军队军官的方面,楚闯军队的军官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不仅远在明军和中原顺军之上,而且同样也在八旗军之上。

郝摇旗的骑兵队伍,整个队列被大量的军官和士官牢牢控制,分为前排指挥、中队主体和队列官行列三个部分。中队主体的四个部分又各有军官控制前排,两翼还有各自的骑兵老卒保证侧翼的控制。以阵型为笼,以军官、士官为锁,这就有效保证了楚闯骑兵作战的“内聚力”和“坚韧性”。

刘芳亮同样在中队和两翼配置了许多老资格的精骑,但是在冲锋时,左营三堵墙前排军官的数量就明显不如郝摇旗这边密集。

这会不会造成前排指挥的薄弱?

刘芳亮暂时陷入的困境,其实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左营骑兵一旦冲锋就很难再停下来,在没有预先准备的情况下,也缺乏对于战局突然变动的应急能力。

军官和士官的配置数量和位置,直接决定骑兵控制力的强弱,并维系队伍的纪律和士气。

稳定、高效的军官和士官培养,使其与传统军队的兵头、伍长在军事素质上拉开了距离。楚闯军官在随营学堂里,不仅学到了弓马骑射的技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一定数学知识,懂得如何测算战场上的距离,又熟悉兵学常识,懂得如何根据战场形势,相机变换阵型。

协同和控制能力,对于战争而言,这比在马背上长大,以及惊人的武艺和勇气都显得更加重要。

在这方面,李来亨的潜在优势是最强大,当战斗规模越加扩大以后,军官数量带来的优势,便会慢慢超越个人武艺和勇气上的差距,最后让楚闯军队,在无形中占据上风。

“拔刀!”

楚闯骑兵贯入敌阵以后,先以长矛等武器猛烈袭杀明军队伍,一些被屯齐安排在前方督军的满洲兵,都被这猛烈的冲锋击杀。

等到骑兵冲锋的动能减弱以后,郝摇旗接着又冷静组织骑兵队伍的重整。他尝试性又进行了两次非常短距离的冲锋,在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以后,便立即让骑士们拔出腰刀,改长矛为短兵,于乱阵之中快速挥舞兵器进行砍杀,给敌人留下一道道血淋淋的巨大伤口,动摇敌方的军心。

明军士兵虽然有赏功银激励,依旧前赴后继地冲杀上来。但是楚闯骑兵队伍里,军官数量极多,有这样多的军官支撑战线,随时都可以使得士卒们作出复杂的战术变化,应对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突发状态。

骑兵冲锋停止以后,将士们便结阵抽刀反击,毫无惧怕之意,反而将猛烈扑来的新附军士卒纷纷杀退,为战马硬生生杀出了一条重新进行冲锋的道路空间来。

郝摇旗没有将队伍拉出敌阵,退到后方重整以后再进行二次冲锋。而是越战越强,利用军官数量带来的应变优势,当即便率部从侧翼冲出敌阵,驰援杀入左营骑兵受困的战线位置上。

“刘帅!稍等片刻!俺来破敌!”

楚闯重骑轰鸣而出,这些骑兵的动作之快、战术变化之复杂,让屯齐都大为震惊。这支骑兵队伍的骁勇善战,在屯齐看来倒还赶不上八旗精骑那样厉害,可是他们怎么能够做出这样复杂的战术变化来?

简直像是所有人都是家丁、所有人都是亲兵和护军一样!

战场形势的变化,真可谓风云突变。刘芳亮陷入敌阵重围才没过多长的时间,郝摇旗就带着楚闯骑兵大挫敌围,连续冲破数支明军队伍,仗以四蹄,飞驰践踏。

屯齐正在犹豫是否要投入满洲兵拦截的时候,郝摇旗就已经突破重围,与左营骑士们聚拢在一处了!

唐通为之瞠目结舌:“这流贼……简直好像人人都是家丁,否则岂能这样一般地如臂使指!……啊,流贼杀上来了!”

唐通惊呼一声,这才发现流贼骑兵以奔海之势,不断冲锋破阵,几乎是马上要杀到自己的面前来了。他这才急忙拍马想要撤回清军中军大阵去,可是屯齐却带着满洲督战队堵在唐通后方,让唐通进退两难。

他脑内失血,直欲昏倒,指着屯齐痛骂道:“你是何居心?这仗还能打吗?我们退回中军守着阵地就行了,打什么打啊!”

但满洲督战队当然是不为所动,唐通毫无办法,只能带着家丁布列枪炮弓弩,拼命截击。可是顺军重骑已经重新汇合在一处,冲锋起来好像雷霆那样猛烈,所到之处新附军们纷纷逃散,再多的赏功银,那也要有命花才行啊。

唐通心中几乎绝望,他看着自己身边为数不多的家丁们,好想声泪俱下地哭诉一番,这仗怎么打啊?

第557章 鸡肋的巨人们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顺军重骑的奇妙之处,同样震惊了济尔哈朗。他知道唐通这些人马,是绝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给大顺军造成多大杀伤。

既然如此,与其让汉兵白白被杀伤溃散,降低本方的士气和炮灰。还不如赶紧通知屯齐,尽快将汉兵们都撤回到重壕后方,和满洲兵一起守卫阵地。

楚闯骑兵的猛烈攻势,真正改变了济尔哈朗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49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