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54节

李来亨想到幼辞手指上因针线活留下的伤痕,又觉得自己想让她帮忙缝制冬衣,是不是有些太强人所难了?他有些犹疑,不知道该不该说出这个请求。虽然闯营里的多数人,都将幼辞当成了他的侍女一样,可在李来亨的心中,幼辞更像是他的一个妹妹。如果这请求会劳累到幼辞,李来亨是绝不愿再提出来的。

幼辞双眼中却闪起了好奇的光芒,她比之刚才畏缩的样子,神情显得生动了许多。对幼辞来说,能够帮到李来亨的忙,才能让她找到自己在闯营中维系生存的办法,使她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是一个无用之人,更使她可以不再完全依附于李来亨的施舍而活着。

她两手抓住了李来亨的衣袖,几乎没有李来亨一个巴掌大的圆咕隆咚小脑袋,像只小鸡逐米一样地捣了起来。

幼辞抓得是这样紧,让李来亨一时都挣脱不开。他不敢用力,怕伤着幼辞,便小心翼翼地筹措语言,说道:“高夫人之前送到小虎队好几件冬衣,但都是貉子皮的厚绒衣服。我实在不愿穿得太过招摇,但咱们处在夷陵深山中,想出外买两件普通的冬衣,也毫无办法。眼看着天气渐寒,庆叔也整日劝我早点换上冬装。我就想到阿辞你在女儿营学习女红,有没有时间帮我缝制一件冬衣呢?”

李来亨说到一半,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指了指那袋肉食,说道:“我知道这请求实在有些过分,特地从摇旗那里‘借’来了些好吃的东西,也不算让阿辞你做白工了。你若有时间帮我缝制一件冬衣,将来等咱们出了夷陵大山,到了人烟较多的地方,我一定去帮你买些好看的衣服和胭脂,好不好?”

幼辞歪斜着她的小脑袋,睁大了眼睛,眼神像极了无辜的小兽。她望着李来亨,突然噗嗤一声,情不自禁咧开了嘴巴,笑得很开心又很放松。

她放松后的模样乖巧可爱得让李来亨心动,幼辞哈哈笑了两声,然后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失礼,赶忙咳了两声,重新作出一副拘谨的神态来。

李来亨看着幼辞神态的变化,也不禁莞尔,问道:“那阿辞,你是愿意帮帮我这个小忙了吗?”

见到幼辞点了点头,又用衣袖捂住嘴巴,发出一阵儿银铃般可爱清脆的笑声。李来亨才把悬着的半颗心放稳了,他舒展眉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阿辞你愿意帮我做这件事,真是雪中送炭了。将来等咱们打出了大山,我一定给你送来满屋子的华服衣裳。”

幼辞轻轻笑了两声,她的神情比之此前轻松了许多,眼睛里再没有那种畏缩又讨好的神色,满目清湛,分外可人。她伸出一根手指,立在唇前,嘴角微斜,摇了摇指头,又突然嬉笑一声,飞快转身跑进了屋里。

过了一会儿,幼辞手里捧着一袭双层的厚麻斗篷走了出来。这一袭厚布斗篷,缝补得十分粗糙,边缘处还有好几处因手法错误而缠成一团了的线头死结。但幼辞捧在手里,却像捧着一件宝物般,小心翼翼,生怕破碎。

她把斗篷轻手展开,斗篷的衣领上特地用三层的绒布做成一个立起来的护脖,看着就很暖和。幼辞将展开的斗篷,轻轻披到李来亨的肩上,她弯下身子,半蹲到李来亨的面前,小心翼翼给李来亨打理着衣领。

两人的脸庞离得是这样近,相互之间喷出的鼻息和热气都缠绕在了一起。李来亨看得很仔细,他看到了幼辞眼睑下微微发青的眼眶和瞳眸里的道道血丝,知道这孩子一定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时间,才做出了这样一件温暖的斗篷。

李来亨并不在意斗篷缝制得如何粗糙,心中只为了幼辞的付出感到分外的温暖。他站起身来,抖了抖斗篷,感觉非常合身——幼辞考虑到他挺拔的身形,特地将斗篷做得长出平常衣服一节,想在看来真是刚刚好。

“这衣服做得真好看!阿辞你的女红功夫,我看是已经到家啦!高夫人真是一位高明的严师,不要多长的时间,便让你学得这样好、这样厉害了。说来也是阿辞你头脑灵活,心灵手巧,自然做什么事情都很得力了。”

李来亨的连番称赞,让幼辞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一张小巧的脸蛋半红着,几根手指缠在一起,脑袋都快低到地上了,只让李来亨看到一颗圆咕隆咚的可爱脑勺。

李来亨将绒布的衣领竖立起来,感觉刚好可以护住整个脖颈,而且衣服的重量也不算很沉,打仗时也可以披在布面甲外面,非常适合自己。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伸出手来,将手掌放在了幼辞的头顶,揉了揉她的脑袋。

“阿辞,是我将你从龙驹寨安稳的日子,带到闯营朝不保夕的生涯里。但我想要你相信我,要不了太长时间,闯营就可以像龙出大海一样,飞入一片海阔天高凭鱼跃的新世界中。到时候,不光是我和你,也不光是闯营里的兄弟姐妹们,天下黔首、万方黎民,普天之下所有辛苦劳作的百姓,都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

李来亨蹲到了幼辞的面前,他抬起头,从下向上仰望着少女,盯着女孩子清湛的眸子,伸出双手,捧住她的小脸,微笑道:“古人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但我偏要今后的世道,像阿辞这样的人,付出多少辛劳,就可以得到多少回报。你的手艺做得这样好,就合该穿着这样好的衣服。”

李来亨说的话有些太复杂、太遥远,幼辞似乎听得不大真切。她歪斜着脑袋,露出一副疑惑又好奇的模样来。

李来亨站起身来,拍了拍她圆圆的小脑袋,笑道:“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他畅首远望,夷陵寨外,西风凛冽,寒草疾生,枯木正待春。天际线边上,正扬起一片烟尘,李来亨将右手放在额前,远远凝视,笑着对幼辞说道:“应该是双喜哥他们回来了,这个冬天,将要过去啦!”

第59章 刀马旦(上)

崇祯十一年冬,罗汝才率领八营义军从河南来到房县、均州一带,表面向明朝投降,实际接兵观望。连他自己的一营在内,通称为房均九营。房均九营在这几年内几经变故,有些人彻底接受了熊文灿和杨嗣昌的招抚,投靠了朝廷,有些人则不幸战死,最终剩下了以曹操罗汝才和混天星惠登相、花关索王光恩为首的混曹八营——这八营之中,依旧以实力最强的曹操罗汝才为盟主。

当三边总督郑崇俭发延绥等镇秦军,大举南下搜杀商洛时,李自成便是看准了混曹八营正在鄂西一带活动,才带领闯营人马,昼伏夜出,奔驰数百里,驱入湖广夷陵境内。进入湖广境内后,闯营现在夷陵山区安置老营、建设营寨,继而又派田见秀和李双喜带领一部分人马,进入兴山县境内,设法同混曹八营联盟,合营联兵。

经过十几天的波折后,外出已久的田见秀和李双喜才终于回归夷陵寨中。留守夷陵寨的众人无不为之振奋,李来亨刚走出女儿营营房,就看到一大群人已经聚到了山寨大门外——郝摇旗还领着一班老营的吹鼓手,在大门外吹奏唢呐喇叭,让李来亨不禁眉头一皱。

郝摇旗自己亲自拿着一个喇叭站在人群里吹奏,不过更让李来亨吃惊的是组织吹鼓手奏乐的竟然是武名不下于李过的“二只虎”刘体纯。李来亨对刘体纯还并不很熟悉,只知道他是是袁宗第的副手,同李过齐名。

刘体纯这回亲自担任旗鼓官,带着鼓手、四个吹军喇叭和两个打锣的弟兄,站在门外,吹锣打鼓,热闹非凡。郝摇旗挤在那堆吹鼓手里头,还不知道李来亨已经来了,兀自沉迷在喇叭吹奏里头,丝毫不知“大难临头”了。

李来亨看不过眼,他顾及郝摇旗的面子,小心翼翼凑到吹鼓手队伍的边上,叫道:“摇旗过来,庆叔有点事找你帮忙!你过来,我跟你讲两句话!”

郝摇旗这才回过神来,他见到李来亨过来喊话,来者不善,心里一慌,赶忙将乐器藏到身后。但他手脚动作太匆忙,反而将喇叭摔在了地上,发出咚铛一声声响,引来许多人的注目。

“管队的!”郝摇旗惊呼一声后,马上意识到自己好像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才将声音压低,顾左右而言他道,“管队的,听说田哨爷和双喜从曹营请来了几位大人物,那个曹操还送来了不少重礼!曹营兵强马壮,排场又大,真令人羡艳了!”

李来亨一把将郝摇旗拉到人群里,小声训斥道:“我叫你跟庆叔负责小虎队的训练,你不好好办事,怎么混进了刘体纯的队伍里,成了一个吹鼓手?”

“嗨呀,这个、这个……管队,你听我说啊,嗨呀,管队你先别抓这么紧,听我说完啊。”郝摇旗体格魁梧到超乎常人的范畴,但被李来亨一把用力抓住手腕,也觉得生疼。他挣扎两下不过,又不敢太用力,赶忙给自己辩解几句,说道,“二虎哥……我是说刘体纯,他是延安人,是我的小同乡。体纯在延安时就做过吹鼓手,很懂这套,这种场面活老掌盘总是交给体纯来做。”

郝摇旗又挣扎了两下,看李来亨不再用力,才将手抽了出来。他块头极大,站在人群里也极为显眼,不得不半躬下身子,凑到李来亨近旁,继续辩解道:“十一年的时候,闯营在甘肃强渡洮河时让左光先打散了。老掌盘带着三百多人从马坞山走礼县,二虎哥跟管队的义父护卫老营家小一千多人分道另走阶州。当时我在阶州平落驿,让官兵围住,得体纯相救,才保住一条性命——二虎哥要我帮忙做些场面话,我怎么推辞得下来呢?”

李来亨这才点点头,稍微谅解了一下郝摇旗的擅离职守,说道:“刘体纯救过你的性命,你去帮点小忙,装点一下场面也无不可。只是今后,你也应该拎清楚点。吹鼓手的活计,找谁做都很容易,但小虎队训练的事情,关系到上百人今后在战场上的性命,孰轻孰重,你应该分辨清楚。”

郝摇旗讪笑两声,他就是大事小事总拎不清楚,才会以闯营老资格的身份,至今还沉沦下僚。

李来亨叹口气,但想到自己刚刚将郝摇旗的收藏品单方面“借”走,也不好意思继续追究责任了,便锤了郝摇旗胸口一拳,骂道:“这回就先算了,将来你再出这种纰漏,我也只能和掌家说一声,将你赶出小虎队了。到时候,就看看闯营里头的诸位管队,谁肯愿意收留你吧。”

“啊,管队的,我这回知道错了,下回绝不再犯!你可别把我扫地出门啊!”

以郝摇旗屡屡犯事、擅离职守的一身臭毛病,也就只有在李来亨的麾下,还可以拥有一队副将的地位。李来亨真要是动怒,将郝摇旗扫地出门,他恐怕就真要沦落为闯营中最一般的兵卒了——不过就算郝摇旗再三保证,李来亨也不大相信他真能悔过自新了。只是想着自己手中可用人才实在匮乏,也只有先将就着用用郝摇旗了。

“你管住自己一身的小毛病,好好做人,我干嘛要把你扫地出门呢?”李来亨对郝摇旗十分头疼,这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战场上表现总十分出色,可平常训练又小毛病停不下来,真不知道如何处理是好。

他语重心长、循循善诱道:“你在闯营里也待了许多年,资历比我还要深许多。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为什么还出不了头?不就是因为你总犯些毫无必要的小错误吗?你管好自己的小毛病,就比什么都好了。”

郝摇旗嗯嗯两声,也不知是敷衍还是真心悔过。正好前面的人群突然发出一声嘈杂声来,他便赶忙回过头去,转移话题说:“管队的!是田哨爷和双喜过来啦!”

李来亨眉头一皱,真想着是不是要再训上郝摇旗两句话,就看到山寨外扬起一阵烟尘,十余骑穿行而过。冲在最前面的人,形貌活泼欢脱,扬鞭纵马,身姿迅捷,除李双喜外,又有何人?

战马还未停下,李双喜便将缰绳一扯,在镫上轻轻一踏,飞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引起众人一片叫好声来。

紧跟其后的则是与李双喜关系素笃,而对李来亨总有不少意见的党守素。他紧跟在李双喜身后,将战马停住,双手捧着一口装饰华丽的宝剑下了马,喊道:“兄弟伙们都小心点,这是曹帅专给掌家送来的一口利剑,可不要磕碰坏了哪里!”

李双喜和党守素两人都是风风火火的性格,他们冲在最前面下马后,后头的十几骑才陆续赶到。走在最中间的田见秀还是一脸慈和,他动作很慢,但并不显得拖沓。但让李来亨感到吃惊的是,田见秀下马后,又伸出手来,扶住边上另一个下马的人——这人须发花白,相貌十分面生,应当不是闯营中人,是否是曹操罗汝才麾下的大将?

田见秀和曹营的使者握住手,两人相对笑了笑,在前面不知说了些什么话后。田见秀又转过头来,走到闯营的人群前,大声介绍道:“这位罗将军戴恩,是曹帅的亲叔父。在曹营里地位很是显赫,曹帅派罗将军这等人物,亲到咱们闯营商讨合营联兵一事,实是万分的看重咱们闯营啊!”

罗戴恩须发花白,看起来年龄比闯营诸将中岁数最大的田见秀,可能还要大上个将近二十岁的样子。他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到田见秀的一边,对着山寨大门外的人群,抱手说道:“不敢称将军,我不过是曹帅标下的一员偏将而已,也不敢全权代表曹营。大家伙们看在我年老几分的份上,就把我当成一位老叔便可。”

罗戴恩处事说话有礼有节,与田见秀的性格倒有几分相似之处,都很适合担当使节的任务,也就无怪于罗汝才会让他到闯营来做联络工作了。不过李来亨听到罗戴恩自称不能“全权代表曹营”,又觉得恐怕罗汝才对合营一事,还没有完全做好决定,这才让罗戴恩留上几分余地。

在山寨外迎接田见秀、李双喜、罗戴恩等人的闯营大将,除了负责组织吹鼓手、做场面活的刘体纯外,还有袁宗第、李友、吴汝义等几人。袁宗第走上前去,也拱手回礼,说道:“罗将军言重了,闯营中人谁没听过曹营几位大将的名声呢?曹帅能派罗将军来闯营,看来合营一事,已经成了一半了。”

首节 上一节 5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