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557节

可是如果李建泰等人能够证明崇祯帝是为东虏挟持、同治帝只是东虏傀儡,并且拿出类似衣带诏的东西,拥立潞王或者福王中的一人称帝。

那么此藩称帝以后,势必绝交于北京朝廷,形成北京伪廷、大顺、西明以外的又一新势力。

许都笑道:“东虏一桃杀三士,我则以三士入金陵,必能使江南绝交虏廷,为我大顺削除一后患之忧。”

李建泰本人尚有一定的操守,高起潜则是除了自己的大宦官身份外,已经毫无资本可言,所以二人此时都不再多言,只等着马宝的决定。

但刘泽清还坐着东山再起的军阀美梦,他又和马宝套起多年前的老交情,大言不惭道:

“城壁予我兵五千,使我挥军南下,取江南如拾芥而已。”

马宝噗嗤笑了一声,说:“刘总兵是欲为明臣,是欲为顺臣?”

刘泽清坦然自若道:“方今天下,明朝失其鹿,谁家会用人,谁家国运便盛,我自为谁家臣。”

刘泽清的妙语让马宝禁不住击掌大笑,李建泰、高起潜二人则感到分外的尴尬,许都也是似笑非笑地盯着刘泽清看,唯独刘泽清自己一人依旧一副豪阔慷慨的模样。

“许招讨,我虽然也做过明朝的武官,但对江南士林了解太少。你是浙江人,和陈子龙他们这些士林中的巨擎都是至交好友,我当然相信你的判断。

既然你已决定,我绝无反对。三人之事,即按你的办法敲定。”

“壁帅,三人之事,还是小事。三人来鲁,所乘战船,方是大事。”

许都说到这里的时候,马宝其实也已经想到了。既然陈子龙和张家玉能够说服苏观生,让他用天津卫水师帮大顺军救人,那是否说明策动苏观生归诚大顺也有了可能性呢?

不过许都很快就说道:

“苏观生是明朝纯臣,他和张家玉虽然既是同乡,又是故旧,二人之间一切事情都能够开诚布公的坦诚以对。可也正是因此,张家玉写信给我,说苏观生绝无半点归诚大顺军的意向。”

“那你所言战船之事……?”

“事情是这样的:

自东虏据有幽燕以来,明廷旧臣人心多因之震骇。之前,东虏假以崇祯帝名义号令群臣,而获鹿大战以后,崇祯归天,虽然东虏又拥立了太子朱慈烺称帝,可是其傀儡之意,已经是毫不掩饰,北京诸臣,但凡尚有人心热血者,就没有几个人好打算继续为虏廷卖命了。

苏观生与驻在辽南海岛上的明朝援剿东北水师总兵官黄蜚,已经商定,准备以水师战船,将辽南、登莱大小诸岛上不愿受虏廷统治的军民,全数迁往江南。

但是即便从莱州出发,浮海前往江南,也是路途遥远。沿途粮秣耗费,更加会是巨额开支,绝非苏观生和黄蜚二人之力能够承受的。”

“所以苏观生帮我们救人,只是为了让大顺军助其逃去江南?”

许都轻笑道:“壁帅所说是其一,但只如此的话,我还不会说此事将影响到天下大局。”

“其二又是什么?”

“其二便是吴桥贼!三叛王如今盘踞登州,登莱各岛也悉数被孔有德控制。苏观生和黄蜚欲往江南,中途就必须闯过登州海外各岛屿,他们都担心三叛王兵势强大,一旦被孔有德发觉异动,水师战船又要运载大量军民百姓,行动不便,很可能在海上全军覆没。

所以苏观生帮我们救人……所为不止是将来在南都朝廷中多出李督师等人为奥援,为的还是联手大顺军,夺取登莱各岛,为其打开南下金陵的海路。”

其实苏观生虽然是一个颇有才具的文臣,但他并不怎么熟悉戎事,战略眼光也比较有限。明廷之中,像苏观生这样有足够操守,却缺乏足够能力的官员,占据了朝廷中相当一部分人。

真正为苏观生和黄蜚制订出这套“联顺破孔”计划的人,其实是到现在为止,依旧冒着生命危险潜伏在北京的张家玉。

张家玉作为纯粹的文官,缺乏一线带兵的军事经验,这是后世历史上岭南三忠最终被李成栋镇压下去的主要原因。

可是作为明廷年轻士人中的佼佼者,张家玉的战略眼光,则是出类拔萃了。他帮助苏观生制订的这一计划,无论是可行性还是计划的周密程度,至少也在后世钱谦益的“楸枰三局”之上。

张家玉为苏观生所做南下之策,即:

“宇霖与将军欲中兴王室,首要之着,必移辽南、登莱之兵于南都,以恢江表。中原根本自在江南,江南既定,财赋渐充,根本已固,然后使一军出淮西经营汴洛,使一军溯江而上扫清湖广,则高皇帝定鼎金陵,大兵北指之势已成,庚申帝遁归漠北,此已事之成效也。

今王师欲往江南,亟先下登莱、破吴桥贼,别无反顾支缀。此则必联顺方能图之,灭此吴桥贼后,我得以完固根本,养精蓄锐,恢楚恢江,克复京阙,天心既转,人谋允臧。”

第629章 北来水师

张家玉的谋划,其实主要是站在大顺军的立场上,他试图借用苏观生和黄蜚的明朝水师,来袭破三叛王的后路,达到削除山东顺军腹背之敌的目标。

但这一计划,同样和苏观生欲逃去江南的目标相重合,所以二人便因此一拍即合,首先上演了一出营救三士的冒险戏码。

也因此,当马宝刚刚进入莱州城的时候,他才会在城内看到不下百余人的明军士卒。这些人都是苏观生和黄蜚派来联络许都的部下,只要双方意向一致,那么山东局面就会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大顺军面临明清联军夹击的不利局面,转变为顺明联军携手抗清的有利局面。

“张家玉真是大才!”

马宝对张家玉的全局眼光深为佩服,他自己的战役战术指挥能力,在几场和清军对垒的战役中,已经得到了十足的锻炼与发挥,但在战略方面,比较张家玉的表现,马宝只能感到一阵自惭形秽。

这一计划,最要紧的一点还在于苏观生和黄蜚,现在在名义上还是清军的“友军”。三叛王虽然自己也掌握有不少战船,但其控制大小竹岛等地,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着明军水师的援助。

可以说苏观生实际上已经控制住了三叛王的后路,只是他们手头只有水师,而无陆兵,在陆战上完全不是孔有德的对手。

苏观生并不是没有想过由明军单独行动,来解决孔有德的。只是他考虑到万一计划出现纰漏,被迫要和三叛王的军队交战,那么能够获得山东顺军的支援,显然是一种更好的情况。

此外,李建泰是资望很高的督师辅臣,高起潜是深为崇祯皇帝信任的宦官,刘泽清又是“素有勇名”的武将。如果能够得到这三人的奥援,对于今后苏观生在南都朝廷的发展,也会有极大的好处。

许都旋即在莱州官署中为马宝、李建泰、高起潜、刘泽清等人置酒,另外还有好几名歌女和乐工从旁助兴,琵琶丝竹之声响起,接着又有专门的厨子一道菜接着一道菜地送上美食。

马宝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他跟着“沽名钓誉”的李来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早已习惯了楚闯军中质朴淡泊的生活,对于许都这种士人做派,很不感冒。

只是许都和李建泰等人相谈正欢,马宝也想既然是招待苏观生和李建泰这伙明朝官员,那么准备好一些必要的礼数也不算什么大的问题。

他们宴饮不久,许都便展现了他曾经作为浙江著名豪侠的交际手腕,很快便同刘泽清几个人打成一片。这时候外面亲兵传来消息,明军的一部分水师船只,已经开到了莱州外海。

莱州外海,芙蓉岛和三山岛之间,灰色的海水上已经升起了帆船的桅杆。碧蓝天穹,船体正在向海岸缓缓靠近,夏日的凉风吹动海帆,有水师官兵持桨泛水,乘小船先行靠岸。

马宝对海洋的气味还很不习惯,那些摇摇晃晃的船只,那些看起来纪律十分松散的水师官兵,甚至是那些连成片状仿佛浮云的船帆,都不能让马宝对海船产生什么好感。

但许都表现的就热烈多了,他果然长袖善舞,很快就带人与苏观生他们派来的天津卫水师将领们熟络了起来。

许都最担心的事情,主要还是苏观生的行动有没有被清军察觉到?

首节 上一节 55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