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562节

李过还是微笑着说:“刘体纯就是闹着喊着要去前线,不愿意待在开封。我已经同他讲了,等到诸将军议结束以后,该去前线的,肯定是都要返回前线。”

李来亨耸耸肩膀,也很自然地坐到了李过和高太后身边,高太后本来要吩咐宫人为晋王准备茶水,但他伸手阻止后,也和李过一样自己给自己倒茶。

只有顾君恩、曹本荣、周昌等参军司的人,尴尬地站在一旁。毕竟宫中高太后也好,李过、李来亨父子也好,都是大顺皇族,也都算得上是一家人,自然是怎么舒服轻松怎么来,参军司里的这些参谋们,可就不能如此了。

顾君恩心想是否要告退的时候,一个玉石砌成的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蹿了出来。她鼻子秀挺,可是双目却炯炯有神,和李自成十分相似。

李过看到这孩子,终于露出轻松自在的神情,笑道:

“小徽柔。”

这是李自成和高太后的女儿,也是永昌天子留在这世界上唯一的直系血脉李徽柔。大顺公主的尊号和宗室亲王一样,都是使用古国名号,徽柔的公主尊号便是齐国公主。李来亨还是第一次见到她,从辈分上来说,徽柔算得上是李过的堂妹,也是李来亨的小姑。

李来亨看着这样一个稚嫩的婴孩,看着她摇摇摆摆、蹦蹦跳跳,连路都还走不好的样子,同时也联想到了罗颜清腹中还未产下的孩子,心中自然升起一股温情。

徽柔的头发平梳得十分整齐,但看起来长度对小婴孩来讲是有一些长了。她头发在额角上一络络卷曲着,一直垂到耳际和脖子边,宫人们来不敢拿剪子去剪掉她漂亮的头发,也就由之任之了。

“她生得真俊俏,和先帝龙颜也特别相似。”

徽柔摇摇摆摆地小跑过来,一路蹿到李过的面前,监国很温柔小心地将自己这个年龄过小的堂妹抱到了膝上,抚着她头顶说:

“徽柔很少哭,年纪虽小,但已经有了先帝几许风范。”

高太后看着乖巧至极的小徽柔,捂着嘴笑了几声后,又说:

“徽柔比玄朗还小一些,但是走路、说话,都比玄朗学得快呢。”

张玄朗是张鼐的儿子,年龄比徽柔大一点点,现在也被张鼐带回了开封。好像这段时间,张鼐的妻子,也就是田见秀的女儿,时不时就会带着玄朗入宫来陪伴高太后和徽柔。

徽柔一直很安静地端坐在李过的膝盖上,但当她听到高太后说的话后,就撇着嘴巴,咿咿呀呀的说:

“玄朗、笨,太笨了。”

李来亨闻言大笑道:“徽柔是先帝之后,果然才智过人,吾家千里驹,自非外人可比。”

第635章 先帝遗诏

徽柔对李来亨还不熟悉,被他百般夸奖,脸上就露出了那种稚气的羞赧。孩子虽小,但已显出一点点未来优雅和美貌的模样。

徽柔的眉毛细密而端庄,一头长发浓密而柔顺地一直长到鬓角和耳际。李来亨也过去摸了摸她的脑袋,孩子一样是非常乖巧地不哭不闹。

高太后慈爱地看着小徽柔,又想到了在宫中休养身体的罗颜清,便说:

“来亨你很快也要当爹了,也将会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大顺的未来,今后要看你们父子的努力。”

李来亨神情肃穆起来许多,回道:

“最近开封城里闹事的人很多……有不少老兄弟还说要尽诛大顺军中的曹营旧人,我一直压着这件事情,没有让颜清知道,就是怕影响到她的身体状况。”

高太后好像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露出十分讶异的神色。她看了看李过,却发现李过只是垂下眼睑,在那里静静品茶,更加觉得此事有些奇怪。

“补之,这是怎么回事?你从来没有和我提起过这件事情。尽诛曹营旧人?这些人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曹营又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叛乱,何况就算是参与叛乱的人,许多人也已经弃暗投明,何来尽诛之说?这简直是要在大顺的内部,故意煽乱子出来。”

义父没有和高太后说这件事情吗?

李来亨的心中同样产生了一点疑窦。

李过放下茶杯,一手放在徽柔头顶上,轻声说:

“太后,的确是有一些闯营老人有不满情绪在。毕竟杨承祖在西北叛乱,导致了很多闯营老人的故乡沦陷到清军手中,还有很多弟兄的家眷都在西北,死伤实在不少,谁能没有怨气呢?

最近是有一些人打着尽诛曹营兵的旗号闹事,不过我看他们大多都是有战功的老兄弟,无非是一时怨气充塞,发泄一下而已,不至于影响大局。

先帝驾崩以后,维护大顺军内部新老兄弟们的团结,是现在的首要之任。这些人闹事固然有错,但我想也没必要特别严加惩处。所谓堵不如疏,我和二虎已经说了,多派一些人去疏导他们的怨气,同时对有战功的兄弟加以赏赐,对背井离乡撤离关中的老营家眷,也要设法给他们安排田宅。

这样处理,估计很快就能够弥平很多人心中的怨气。”

李过这种和稀泥的处置手法,也就难怪那些乱兵会这样有恃无恐,现在甚至发展到了敢于直接冲击李来亨宅邸的地步。

“事情就这样算了吗?义父,我只担心这样会影响到大顺军的军纪。虽然现在是特殊时期,可是这样投鼠忌器,小乱势必会堆积成大乱,到时候反而影响大局,就糟糕了。”

李过又咳了几声,说:“此事我和刘体纯已经说过了,无论如何,现在不是处置这些人的好时机。来亨,你再等一等吧。”

“义父……”李来亨看着李过的脸色,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义父你的身体……?”

“我没事……咳咳……”

李过咳着咳着,嘴角居然留下一道血丝,他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一点血迹,又望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徽柔一眼,只能苦笑着吩咐宫人将徽柔带回去。

李来亨与高太后都大惊失色,李来亨知道李过在获鹿大战时受了重伤,可是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再听到义父说起此事,他还以为李过伤势已经痊愈。高太后对此更是一无所知,看到李过突然吐血,心中的惊惶更是可想而知。

李过从宫人手中接过手帕,擦了擦嘴角,面露苦涩之情,道:

“还是获鹿时的旧伤,好像跗骨之俎,一直好不起来。”

高太后对李过一直瞒着这件事非常生气,她气愤道:“你怎么不说出来?怎么不告诉我?万一有事……万一有事!”

“义父……原来是这样。”

李过的伤势让李来亨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许多事情,难怪开封城内的局势正在一步步向无法控制的地步演变,看来李过的伤势,比自己设想的更加严重许多……

“义父,牛相和玉峰叔他们知道你的伤势病情吗?”

“没有,这件事情只有后营很少一些人才知道。现在军情紧张,我身为监国,却受此重伤,传扬出去对于大顺军的士气,影响很坏。”

高太后紧张问道:“补之你到底怎么样?既然伤得这样重,就好好休养,不要到处忙碌了呀。”

李过无奈笑道:“黄河千里局势紧张,军机万端,我哪里能休养得了?只望内部不生乱,能够熬过去这段最危险的时期。”

首节 上一节 56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