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584节

李双喜被封为义侯以后,生活享受已经完全向明朝州府一级的官员靠拢对齐。不仅三餐珍馐,而且已经开始蓄养歌姬美妾,突然在晋王府内又重新回到了当年闯营的生活,李双喜吃着那过去闯营老兄弟们视若珍宝的羊肉汤馍,唯有潸然泪下。、

“双喜哥。”

李双喜霍的抬起了头,他看着晋王殿下,眼睛里面充满了复杂到难以言状的神色。在这一刻,李双喜终于清醒认识到了自己已经输掉的事实,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不知所措、矛盾至极的表情,像是在哭,又或者像是在笑。

“双喜哥,老白知道你被关押在王府上后,很关心你的处境。”

李来亨轻笑一声,命王府侍从们将白旺送来的锦裘、美食,全部放到了李双喜的房间里。

晋王坐在义侯的面前,说:“老白很想念你,自从随州一别以后,已然经年。他是实在没有想不到,终于有机会回到开封和双喜哥你重聚的时候,却会发生这种事情。”

义侯静静地看着白旺送来的礼物,又看着眼前这个在竹溪县被自己和白旺救下的年轻人,终于惨笑道:

“殿下!是我错了,的确是我贪得无厌,妄想得到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殿下,你将怎么处置我呢?”

李双喜接着说道:“殿下如果还记得竹溪之事……能否放过我的妻儿?”

李来亨充满感慨地说:

“兵变刚刚平定以后,孤就让孙守法孤我去了你的侯府,将嫂子和玄朗都保护了起来。双喜哥,你大可以放心,田见秀和牛金星孤都已经放过了,何况是你的家眷呢?

汝妻子吾养之,孤会对玄朗视若己出的。”

李双喜终于放下了心里最后的挂念,他再无牵挂,了然的摊开双手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从竹溪县到开封府,我们经历了这样多的事情,唉!来亨,杀了我吧,是用刀剑杀死我,或者是像许多史书上写的那样,给我一杯毒酒呢?”

晋王噗嗤笑了一声后,说道:

“双喜哥,你想的太多了吧!田见秀和牛金星,他们两人的罪责,谁不是在你之上呢?

田见秀,孤已经允诺他和吴汝义一起到武昌剃度出家了。至于牛金星,孤本想让他告老还乡,可是牛金星担心自己一直活着,会影响到他儿子牛铨在孤这边的仕途,才选择了自杀……

双喜哥,你是大顺军中一员无双的战将。孤不想,也不愿意让你死在囚笼之内。你的生命,终究属于沙场。”

李双喜有些疑惑:“晋王,不想杀我吗?可是兵变的事情以后,我又如何苟活于大顺之世呢?”

李来亨命人将一副地图取来,展开在李双喜的桌子上,指点道:

“你看,这里是太原城,这里是冷泉口。太原以北本来有三道藩篱,第一道是大同,第二道是雁门,第三道是太原城北的天门关。但是大同雁门之败以后,太原北面的藩篱尽失,已经很难守御了。

从太原往南一些,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一线,也全都无险可守。我们即便出援太原,也会在这一线上遭到清军的肆意进攻,守军反而陷入易于遭到攻击局势里。

只有冷泉口,位于灵石县北三十里处,扼守吕梁山和太岳山的出口,从地理形势上来说,是比现在藩篱已经尽失的太原,更稳妥的一处防线。

双喜哥,我原来的意思就是将太原守军撤到冷泉口。但当时田见秀和牛金星都强烈反对,不过现在局势又有所变化,如今清军集中力量于陕西和山东,这是两个拳头展开打人,反而将东虏自己的胸膛暴露在了我们的面前。

太原就是直插入东虏胸膛的一把利剑,所以孤以为太原又有了坚守的必要。”

李双喜更加疑惑不解了,他问道:“晋王用兵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李来亨哈哈一笑,说:“双喜!我准备派一支援兵前往太原,支援姜瓖,这怎么会和你没有关系呢?你恐怕是最合适的人选吧!”

李双喜惊讶道:“晋王殿下,臣还是戴罪之身,殿下,殿下放臣出城,让臣带兵救援太原,就不担心臣趁机叛投东虏吗?”

李来亨自信地说:“双喜,你会那样做吗?”

李双喜犹豫了一下后,终于坚定的说:“不,臣绝不会背叛大顺。”

“好!”李来亨站起身,拍掌道,“既然如此,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双喜,由你和陈永福一起带兵救援太原吧!”

李双喜尚在惊疑不定间的时候,晋王便已经自顾自出门而去了,晋王殿下一边走出门去,一边大笑道:

“双喜,好做、好做。”

等他走出门外以后,便让亲兵们将房门关上,对一直守候在门外的李双喜旧部党守素、邵时昌二人低语道:

“孤将命陈永福、张鼐统兵救援太原,你们二人进去和他好好说一说吧。让张鼐好自为之,为了大顺……为了维护大顺的团结,让双喜哥做出合适的选择吧。”

党守素刚想说既然如此,便让他一同和张鼐前往太原。可是邵时昌却用力拉住了党守素,对他摇了摇头说:

“党将军,您一直反对兵变之事,实乃大顺的股肱之臣。义侯错了,我也错了,为了维护大顺的团结,牺牲应该由犯错的我们来做。

党将军,您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今后,今后还请一直跟随晋王殿下,不使中营诸将的名誉消逝史册间。”

李来亨微微地朝党守素和邵时昌点点头,又深深的看了李双喜的房间一眼,最后终于忍不住说:

“把门打开,孤还有一句话要和双喜说。”

众人在惊讶中将房门重新打开,李双喜端坐在原地。晋王则站在门槛外,向他喊道:

“双喜哥,颜清和我生了一个男孩,你愿意为这个孩子起一个名字吗?”

李双喜露出释怀的神色,说:“好,叫他玄烨怎么样?”

晋王突然间大笑了起来,他被李双喜的这个回答直笑到了喘不过气来。

“好,很好。玄烨,和玄朗是同一辈的名字,烨是光辉灿烂的意思,这是一个意象极好的名字。这个孩子,今后就叫做李玄烨了。”

第655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

四日以后。

开封兵变的余波已经彻底平息,那许许多多的浪潮,都很快被李来亨所抹平,牛金星成为了这场乱局中最大的一个死者,但他的儿子牛铨依旧作为开封府府尹,强忍悲痛,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由晋王领衔,大顺诸将群臣一致劝进李过正式称帝。李过在象征性地三劝三让以后,也终于答应了群臣劝进的要求,决定在今日举行登极典礼。

由于前线尚在激战,典礼仪式的规程,便一切从简。大典的流程还是由礼政府尚书巩焴制订,但具体实施和操持,李来亨则建议由刘体纯来办理,毕竟让刘体纯来做,肯定更能节省费用。

诸将群臣都聚集在了周王府改建而来的皇宫宫门之外,宫门广场上还有着多日前那场纵火留下的黑色焦痕,一名夜不收匆匆驰入人群间,下马疾报。

首节 上一节 58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