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02节

密集的远程火力在后方压阵,一边压制清军阵地上任何敢于冒头的步兵,一边为高达标破坏敌人野战工事寻求战机和争取时间。

多尔衮已经赶到了大顺军发动总攻的防线附近,他耳中、目中尽数被“流寇”可怕的火力淹没,恍惚间,多尔衮竟然感到敌人的兵力数量远比清军多得多!

“李来亨到底带来了多少人?他到底带来了多少人!”

尼堪之前负责过军情侦查的任务,他感受到了多尔衮的震怒和慌乱,赶紧解释道:

“骑兵一万五千人,步卒六万余人,全军上下至多八万人啊!殿下,李来亨真的最多只有八万人,这绝对是确凿无疑之事!”

多尔衮全身颤抖,他紧紧捏住手心里的东珠,竭尽全力使自己冷静下来:

若是皇太极在此,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会怎么做?我比皇太极更强!皇太极能打败李自成,孤没有道理打败不了一个闯贼的余孽李来亨啊!

环壕之外的顺军大阵森然向前,骑兵的楔形密集阵是光芒最夺目耀眼处。熠熠生辉的骑兵扎甲和面甲,在多尔衮看来,和关宁军比起来好像也就是差不多的模样,但高高举起的上万把扬武剑和同样数量的簧轮手枪,则超出了多尔衮的知识范围。

更多的步兵方阵,只是看起来没有刘芳亮率领的骑兵队伍那样耀眼。但他们那由严酷军纪带来的肃然队列,却能让老于兵事者感到毛骨悚然。

大顺军的阵伍队列非常庞大,八万人的军队也不是多尔衮一眼所能看光的。何况大量火炮齐射、更多数量的火绳枪和燧发枪开火以后,战场就被一层灰白色的烟雾笼罩,敌军和友军的分辨都变得困难了起来,怎么看能辨别清楚敌人阵线的深浅。

顺军蓝色的旗帜、铠甲都不算显眼,多尔衮也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直觉稍做判断。

他正在心中估算着大顺军方阵的数量,可战场上顺军的队列却又进一步地发生变化,连和李来亨交手过许多次的博和托都讶异道:

“好单薄的队列!”

在郭君镇的指挥下,霆军步兵的队列正在向左右两翼扩散,他们厚实且具有纵深的方阵阵型,便在向两翼延伸的过程里被拉扯成了单薄的线列。

多尔衮困惑难解:“如此单薄的阵列,如何抵挡八旗铁骑的冲击?只消一轮正面冲锋,就能踏碎流贼的战线了。”

就在清军的疑惑不解中,大顺军的方阵如同流水般畅通无阻地完成了变阵。霆军步兵里有五分之一的将士装备着燧发枪,剩下的人大部分使用的还是需要支架的重型鸟铳。

铳手们好整以暇地完成了射击前的所有准备,当多尔衮才刚刚派出一队外藩蒙古轻骑,试图“奇袭”一下顺军单薄的铳手队列时,密不通风的线列排枪就给了清军一个响亮的耳光。

砰!砰!砰!砰!砰!砰!……

大批蒙古游骑都被排枪击中,连哀嚎都尚未喊出,就已经悲惨落马。只不过他们即便没有挑战霆军的线列齐射,也不可能冲过大顺三堵墙骑兵的拦截和封锁。

无论是骑兵战、步兵战还是炮战、枪战,顺军都占尽上风,李来亨所等待的只有高达标摧毁敌人的环壕工事而已。

双方的哨探都在战场上往来奔赴,为各自的主帅、将领带去充足且细致的一线军情。李来亨收到了全线进攻都十分顺利的情报后,同方以仁调侃道:

“若多尔衮就如此按部就班地战败,他在历史上能留下何等的声名?”

方以仁恭敬地说:“多尔衮虽然狼行狗肺,但却是府主罕见的强悍敌手。以臣观之,要彰显殿下的武名,将来史书上还是要为多尔衮留下几笔的。”

李来亨大笑道:“总是乐山看得远!多尔衮不如皇太极是远矣的,但毕竟是孤的对手,总还算一个人物……嗯……”

李来亨又望着跟在他附近的李际遇,沉吟道:“各军精锐已经陆续投入战场,孤和雄丽掌握的两支预备不能轻易动用。李将军,为防多尔衮的狗急跳墙,你要带兵保护好我军的大营粮秣和炮兵后路。”

李际遇这辈子还没有见过徐州会战般的阵仗,他即便投机成性,也难免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在李来亨淡然自若的从容面前,李际遇居然深深为之折服,他双膝跪在地上领命道:

“玉寨上下,全都愿为晋王殿下效死!”

申靖邦赶紧拍了拍康大眼的后背,让他也带着所有卫兵跪了下来,大喊:

“末将愿为晋王殿下效死!”

李来亨扬手道:“是为大顺朝效死。”

第789章 最后一战(八)

高达标中的掷弹兵们,都是从全军中特地抽调选拔出来的体格高大强健之人。不仅如此,因为掷弹兵所使用的手雷大小都几乎相当于炮弹,所以这些精兵的臂力也均十分惊人。

多达八千人的掷弹兵在顺军骑兵和远程火力的掩护下,已经扫清了视野障碍中蒙古外藩游骑的阻截袭扰,愈发地向清军环壕阵线接近了。

伴随着整齐的踏步声和富有节奏感的哨子声,掷弹兵们齐刷刷地抽出了别在腰间的手铳——他们装备了备一口好剑和一柄短柄斧、身挎一支火枪、一只口袋里塞满小型万人敌——火枪先发制人,轰然射击,便让那些守在环壕前屏着呼吸的清军锐士死伤惨重。

战场上敌军和友军的枪炮都没有停止过,炮击的轰鸣声更是时时刻刻都似雷霆般炸裂。

但毫无疑问,大顺军的火力更加强大,枪声更加密集、炮声更为剧烈,以至于拥有预设阵地优势的清军火力竟然完全遭到压制。

一名军官将手臂刚刚挽起,冲锋号已经到了他的嘴边:

都督嘟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

代表死亡的号子声继续响彻战场,这种好像夜莺鸣叫的声音,此刻几乎在所有清军守卒的心中都铭刻了不会褪色的阴影!

在八旗兵的眼里,他们第一次看到了一支比自己纪律更加严整、比自己战力更加高超的军队。八千多名掷弹兵在一轮火枪齐射以后,终于举起了短斧,以肃然的纵队向清军环壕发起了全军冲锋。

这是何等的阵仗,连博和托都感到自己的手脚仿佛冰冻了起来,如坠深渊之中,对于战争的前景顿时倍感严峻。

那些八旗兵还算好些,可是只为吃大清皇粮皇饷而来的汉军甲士们,见到如此骇然的步兵冲锋纵队后,就全部面如死灰,浑身颤抖不已。

他们毕竟都是明朝边军中的精锐,一眼足可以判断出敌人和自己战斗力上的差距。只从阵型的变换和冲锋纵队的快速整然上,这些汉军甲士就完全能够辨别清楚大顺军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敌人——比清军更为可怕。

“反击!反击啊!摄政王有令,全力反击,不能让流贼攻过壕沟!所有人都给我挡住流贼!”

尼堪在数名侍卫簇拥下,骑着快马从匆匆赶到前线。他气急败坏地抽出腰刀到处呼喝,拼命嚷嚷地想要组织大军反击,却一点都没有办法振奋清兵的士气。

“你们……你们快反击啊!”

尼堪的背脊上流下冷汗,他被这些无能的汉兵气得浑身发抖,大热天的全身冷汗、手脚冰凉。这个天下还能不能好了,我们满洲人到底要怎么打仗流贼才能满意,尼堪心中充满悲愤,这帮没有用的汉兵,还能不能好了?

大清必须反击啊!

首节 上一节 70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