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求生 第753节
“刘师傅以为朝鲜之役,大顺应当如何用兵?”
刘芳亮沉吟了好一会儿:“……陛下已经确认,马上就要兴兵伐辽了吗?”
李来亨大手一拍:“代善攻陷朝鲜,俘虏藩君,朕听说满洲人还有迁都汉城的打算,这和丙子年不同了,他们摆明是要长期盘踞朝鲜啊!
朕如何忍得了?难道坐视东虏屯兵朝鲜,恢复实力?将来又是一个高句丽,必将遗害后世数百年。
我们忍一时之疲惫,也必须迅速出兵,彻底歼除此贼。”
“陛下既有决意,则臣愿为伐辽之先锋。”
李来亨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还是说:“刘师傅去年一整年都在南征北战,朕不欲让你疲于奔波,伐辽先锋,可以让袁宗第来,也可以让刘体纯来,或者陈永福、李世威也都可以,不必刘师傅亲自率军出战。”
第849章 救鲜
刘芳亮是有意挂帅出征辽东,亦或者是直接走海路率军驰援朝鲜的。但李来亨自己却令有别的想法,他并不急于立刻出兵援朝,而是有意坐视东虏占据朝鲜。
这种奇特的想法,一开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众多大臣们,还没有人察觉到。但很快,第二天的会议上,敏锐的方以仁就已经看清楚了李来亨的想法。
原本政事堂会议,请来了包括在京的勋臣大帅刘芳亮、刘体纯、陈永福等人,也请来了兵政府、户政府还有参军院的要员,一起商讨出兵伐辽的具体事务。
但当天子圣驾驾到以后,会上的话题马上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控制话题方向的就是平章政事方以仁,很突然地,他就开始提起了明朝永乐时期的明越战争……
“建文元年,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并改名胡一元。靖难以后,黎季犛之子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明成祖上表,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称是陈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的推戴,请求受封安南国王。
永乐帝不察,竟然真的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国王,直到后来陈朝子嗣入明,将胡季犛篡位一事告知了明成祖。
明朝才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护送陈天平回到安南。安南军队亦发兵截击,明军不敌败北,成祖闻讯大怒,始兴兵南征。
其时明军水陆并进,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明军南征攻陷升龙、清化以后,即一改从前伐罪吊民、兴灭继绝的说辞,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并以陈氏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为由,在安南设置了交趾都指挥使司,使其并入中国版图……”
方以仁所说的这桩明初往事,很快就让朝臣们心中一惊。毕竟目前朝鲜的形势,就和永乐朝的安南颇为相似。
同样是原来的正统国君被推翻,同样是天朝要发兵去伐罪吊民、兴灭继绝……
打胜这一仗,难度并不大;但更大的问题是,天子究竟意欲为何?
群臣都知道,朱棣后来撕破了为安南复兴社稷的面孔,决心以武力将其吞并。可明军前后对安南数次用兵,耗费巨大,结果却是民心不附,深陷其中,最终遭到黎利驱逐,惨遭败绩。
宣宗皇帝继位以后,鉴于安南战争对于明朝国力消耗太大,不得不撤兵,完全放弃了此前多年来的战果。
李来亨对方太师的话颔首以表赞同,他笑道:
“如果一方不靖,屡勤王师,即便以顺军之强,可朝鲜地处千里之遥,若大顺王师为了恢复朝鲜王室的社稷,屡陷其中,难保不会重蹈明初平安南的覆辙。”
现在担任户政府尚书和营田院总裁的是白旺,他也被万岁请来参加政事堂会议。白旺对李来亨的话很感困惑,直接问道:
“陛下是不欲出兵救朝鲜吗?”
群臣之中,少有人像白旺那样和天子关系亲密。毕竟当年竹溪县时,天子夜投闯营,就是经由李双喜和白旺两人的引见。
李双喜在田牛之变以后,牺牲在了战场上,其子张玄朗承袭义侯爵位,而且被礼政府规定,世世代代不再降等袭爵,优容到了非常高的地步。
而白旺,这几年来,长期坐镇湖广大后方,在顺军中是有些不显山不露水了。
但是他几乎完全一手主导了大顺的营田制改革和清田驰禁改革,手上的权柄之大,多数时候却被人完全忽略。
白旺弃武从文,现在算是文官,身兼户政府尚书和营田院总裁两个职务,地位与兵政府尚书兼参军院总裁的顾君恩相当。
但李来亨,很明显是对白旺更尊重一些。二人之间不仅仅是君臣,而且更有像刘芳亮那样的如师如友的感情在。
所以群臣之中,也只有白旺敢这样直接地发问。
他干脆问出:“陛下是欲效仿明成祖,借伐辽存鲜的机会,吞并朝鲜其国吗?”
白旺的话过于直接,毕竟对于士林舆论来说,吊民伐罪、存人社稷,属于政治正确,而在对方没有侵犯中国以前,就突然兴兵并吞其地,实属于兴无名之师的暴君举动了。
将来在史书上,落一个穷兵黩武、残民以逞的名声,也不怎么奇怪。
李来亨哈哈笑了两声,他抓住白旺的手臂晃了晃:“老白还是这样的耿直。”
天子这句话一说,大家算是明白了方太师提出安南之事的缘由了……
看来陛下不是想伐辽救鲜,而是想伐辽吞鲜了……
“朕有些想法,想和诸位大臣们谈一谈、说一说……燕京,天下之首,而辽东在其侧。前明以天下之强,数十年时间却不能制服辽东。
这都说明了将来我朝如若不能妥善经略,辽东又将成为亡国之源。
辽东的左右两翼,一翼为蒙古,一翼为朝鲜。蒙古去年已有刘师傅出塞搜套,进行打击,但这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为我朝子孙后代万世之基,将来如何永久根除蒙古之患,朕另有方略。
唯独此朝鲜一翼,今东虏再度兴兵盘踞其地,已说明了要害。
朝鲜是小国,朕听闻其国多山地,民力贫瘠,兵不善战,却占据辽东腹里要津地方。假使将来又有虏、贼据辽东而兴乱,则以朝鲜的微薄国力,即便为我藩属附庸,肯定也无法兴兵捣其腹里。
如此,唯有我国亲自占据朝鲜,将它郡县之,入我版图,励精图治,礼义教化,才能以此钳制辽东。”
李来亨的话说得已经十分清楚了,图穷匕见,现在朝鲜虽然不幸遭遇了巨大的灾厄。但李来亨完全没有兴兵为其复国的打算,而是打定主意,效仿朱棣灭安南的做法,趁此机会,假途灭虢也好,表里比兴也好,都要将朝鲜彻底并入中国版图,恢复汉之四郡。
所以他才不急着出兵救援朝鲜,而有坐视满洲人在朝鲜大肆杀戮两班的意思。
“朕听闻代善在汉城虏获朝鲜国君以后,即将清国首都从沈阳迁到了汉城,并改汉城为南京。
朝鲜本国的八道两班贵族,闻讯以后,都大起义兵,四面截击清军兵马,还屡屡遣使来华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