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90节

李来亨掐了掐幼辞的脸颊后,问道:“好了,我义父在什么地方,我得去见见他,商量一些大事。”

幼辞轻轻撇了两下嘴后,带着一点小小的不满和怨气,扯了李来亨衣角好几下后,又猛掐李来亨大腿一把,才将李过等人的位置告诉了他。李来亨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何时得罪了幼辞,不光使得她近来送的早餐味道都很奇怪,还时不时被幼辞掐上几下。

他一脸疑惑,不过心思却已跑到李过那边了,便拍怕幼辞的小脑袋与她作别,“幼辞的个头长得也很快呢,虽然还远不及罗小姐,但今后一定也会出落成一个大大方方的姑娘。”

幼辞嘴角扯了几下后,总算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用力推着李来亨让他去办正事了。李来亨挠了挠后脑勺,真不知道自己是何处得罪过小姑娘。

李来亨一路走到老营最大的一间木屋中,却意外发现,不光田见秀和李过在此,老掌盘李自成也在这里。除了李自成、田见秀、李过三人以外,闯军之中地位较高的大将,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等人也都在这里。

第98章 联军末路(二)

第一季商洛篇“乳虎啸谷”即将完结,第二卷中原篇“牧野鹰扬”即将上线,跪求收藏和推荐票

=========================

李过先站起身来,迎李来亨进来坐下。他拍拍李来亨肩膀,对他说道:“来亨,事情又起了变化,杨嗣昌派人来招抚罗汝才了。”

招抚?

李来亨心中突然升起一片惊涛骇浪,这是怎么一回事?罗汝才不是曾接受过熊文灿的招抚,可随即便在房县重新举兵,狠狠摆了老熊一道吗?杨嗣昌是有多傻,会故技重施,再来招降老曹一回?曹操又是会有多傻,能信得过杨嗣昌的招抚?

“这怎么可能!”李来亨失声叫道,他只对张献忠和罗汝才的谷城、房县重新举兵有些印象,不曾记得他们后来又接受过招抚。而且这在情理上也很不合啊!

李来亨还没入座,便摇了好几下头,说:“这太奇怪了吧?杨嗣昌虽然心胸狭隘,但的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他岂会傻到学熊文灿故技重施呢?而曹帅心眼也很多,怎么可能上杨嗣昌的当?”

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几人都默然无语,李自成则伸出手来,向下压了两下,示意李来亨坐下。他低吟道:“我们有一些新的消息,因为担心影响将士们的士气,还未公布出来。连高一功他们都还不晓得,补之说你读书最多,所以我们特地找你来,要和你谈谈这件事,也让你帮忙出出主意。”

“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来亨的眉毛已经紧紧皱成了一团,他感到自从刘宗敏牺牲以后,历史的发展轨迹就越发脱离自己的认知了。

“汉举,你来讲讲吧。”

李自成叹了一口气后,让袁宗第来回答李来亨的问题。袁宗第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闯营收编了许多炮手和铳手,又缴获了大量火器,忙碌于典器械的军械后勤工作,李来亨很长时间没和他见过面了。

他介绍道:“来亨,你知道联军在兴山县丰邑坪的新败吧?其实不止如此,不久前我们得到一个新消息,是西营信使带来的消息。张献忠认为官军主力云集湖北,他很难行动,决定进兵四川,向川东挺进,结果在大昌遭到左良玉和方国安的迎头痛击,又付出了巨大的损失。”

“但这与杨嗣昌的招降有什么关系?”李来亨不解问道。

“是这样的,”袁宗第答道,“曹帅这个人偶尔会有些私心,因为丰邑坪的惨败让曹帅在联军中盟主的地位有所动摇。因此他就瞒下了西营派人来联络的消息,私下指使他的外甥杨承祖、杨绳祖和妹妹罗颜清,带了七百名骑兵和一千五百名步兵,还全是曹营一等一的精兵。曹帅派这些人去暗助西营,恐怕是想接张献忠到我们这边来,好让他们二人合作,控制住联军的主导权。”

李来亨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过来,他惊呼道:“曹帅的这些精兵也在大昌一起被左良玉消灭了吗?杨氏兄弟和罗小姐安危如何?”

袁宗第苦笑一下,说道:“不,他们还未走到大昌,沿途上就遭到了官军的伏击而溃败了。几位将领倒是没出什么事,但经此一战,联军和西营的联络就被官军所彻底切断了。更糟糕的是,这件事爆出来以后,让联军中的其他营头都对曹帅十分失望,大家都开始各寻出路了。小秦王白贵和杨嗣昌身边的一个道士冷水道人姚宗中,不知怎么搭上了线,他将联军内情全部告诉给了官军,杨嗣昌才重又提起了招抚这档事来。”

李自成取出一张纸来,解释说:“这是罗戴恩私下誊抄的招降文书,他说佩服咱们闯营善战,不愿咱们不明不白被蒙在鼓里,所以特地送来提醒我们。”

田见秀则在旁补充了一句,说:“不过我们刚刚已经讨论过了,罗戴恩私下送来招降文书的副本,很可能是罗汝才故意所为。这大概是曹营想要试探一下我们的意思。”

李来亨点点头,他也马上就想到了这点,罗戴恩是罗汝才心腹亲信,恐怕不会那么好心。他送来招降文书的副本,一定有用意所在。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地方事宋。”李来亨揭开文书一字一字念道,杨嗣昌没有用自己的名义进行招抚,而是用了取代方孔炤接任湖广巡抚的宋一鸟名义,不知道是否是杨嗣昌准备在招降之事出问题后,可以方便让宋一鸟给他背锅呢?

“为严谕曹操、混天星等火速悔罪来归,投诚免死事。昨据大昌等州县官及逃出士绅禀报,献贼已授首毙命,本抚院拟即调剿献之兵痛剿夷陵,不使一人漏网。然副总兵刘国能劝阻再三,念流贼亦我大明赤子,忠孝之心或未全泯;又系贼中不乏边军将士,世受国恩,作逆之志应非初衷。本抚院整师待发,如箭在弦;暂缓征剿,以期自拔。兹特传示手谕,深望诸位,临悬崖而勒马,步迷途而知返,翻然悔悟,转祸为福。”

“本抚院犹体上天好生之德,愿开汤网三面之恩,特此判切晓谕,幸勿自绝朝廷,甘受重诛。此谕!”

“杨嗣昌不用自己的名义,反用楚抚宋一鸟的名义来招抚,不知存的什么小心思?”李来亨吐槽一句后,又说出了自己对招降文书的看法,“招降与否我插不上嘴,但这份文书我感觉写得十分奇怪。”

李自成、田见秀、李过几人互相看了看,他们之前的讨论主要都围绕在曹营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杨嗣昌的招降到底是什么计谋上面。由于他们大多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对招降文书本身的内容,反而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李自成因此饶有兴趣地问道:“哦?小老虎,我们读书都很少,不能同你相比。你给大伙细细说一下,这份招降文书写的有什么问题?”

“好。”李来亨指着文书上倒数第二段的部分,解释道,“这段写的‘深望诸位,临悬崖而勒马,步迷途而知返,翻然悔悟,转祸为福。’十分奇怪,有些像是戛然而止。一般按常理来讲,这等文体,在转祸为福后头应该再跟上八个字才对。”

大家都听得不大明白,田见秀在众人中还算读书较多的人了,他试探着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小老虎,你的意思莫不是说罗戴恩誊抄的这份文书,故意删掉了一些字眼?”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依我来看,罗戴恩誊抄文书给我们送过来,一定是受罗汝才的指使。罗汝才既是想要试探咱们闯营对于招降的意见,恐怕也是想隐藏杨嗣昌的招降条件里,一些不便于让闯营知道的条款。”

李过那张肃穆的脸上,突然划过几分惊色,他想到了一种极为可怕的可能性。李过看了看李来亨,见李来亨面上也露出沉痛的神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掌家,罗汝才隐藏的招降条款,会不会是杨嗣昌要他对付闯营呢?”

“不!这绝不可能!”李自成一拍桌子,大声反驳说,“我了解罗汝才的为人,他虽然喜好酒色,但比张献忠还要讲义气。罗汝才一辈子最看重的东西,就是兄弟和朋友,我相信以他的为人,是绝不会出卖兄弟的。小老虎的判断未必准确,或许文书并没有被刻意隐藏什么字眼,只是罗戴恩漏抄了几个字。”

李来亨心里想到罗汝才的结局,对李自成的这个判断有些无奈,他苦笑道:“罗汝才是否将我们当成兄弟了呢?其实掌盘应该心知肚明,罗戴恩送文书过来,一定是别有用意。我们闯营对待招降的态度,罗汝才还不清楚吗?他难道不知道捷轩叔战死的事情?”

屋中除李自成以外的其他人都默然不语,大家都知道在义军之中,只有闯营从头到尾都坚决不受朝廷的招抚。更何况现在刘宗敏牺牲,闯营与官军之间的仇恨越来越深,罗汝才难道会猜不到闯营对于招降的态度吗?

这还需要试探吗!

李自成被李来亨反驳的无话可说,他心中也隐隐感到事情的真相极有可能就和李过、李来亨猜测的一样。可李自成的天性,使他不愿轻易怀疑别人,他更不愿怀疑同自己有着很深感情的老朋友罗汝才——李自成以己度人,总相信以至诚待人,则人必以至诚待我。

从这点上来说,他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枭雄。

李自成站起身来,将那张罗戴恩誊抄的招降文书紧紧抓在了手里,几乎将纸揉捏的粉碎。他颤抖的手指,似乎已经暴露出了内心的动摇。

“走!既然罗汝才想试探我们,我们就直接去和他摊牌。看看曹营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无论如何,闯军决不投降!”

第99章 联军末路(三)

李自成雷厉风行,直接带着闯营内的一大批主要将领,直接冲入州衙之中。他并未将罗戴恩送来的那张手抄文书拿出来,而是借口城中流言罗汝才接见杨嗣昌的招降使者,所以才亲自前来一探究竟。

曹营的卫兵虽然接受过罗汝才的命令,一定要有曹操的手谕命令,才能放人进州衙之内。但一方面是李自成是义军中有数的大帅,平常对待一般士兵又特别友好,使得卫兵们都不愿强硬抗拒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自成来意坚决,他来势汹汹,卫兵们既然不能强硬抗拒,就根本阻拦不住了。

他虽然为人质朴,但也晓得无论罗戴恩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到了罗汝才的授意与默认,都没必要将这个对闯营抱有一定善意的老朋友,放到风口浪尖上。李自成就算不知道鸿门宴的典故,也不至于干出像项羽在鸿门宴上直接供出左司马曹无伤的愚蠢做法来。

李来亨尾随众人之后,跟着走进州衙大堂之中。堂内已被曹营的人做过了一番布置,明堂处悬挂虎皮,两侧则陈列了兵器,另外还将侧面一处放置杂物的地方清理出来,用作曹营乐工的表演场所。

此时罗汝才正和惠登相等另外几个义军头领用餐,罗汝才虽然不像李自成那样俭朴,喜好享乐。但他毕竟只是一介粗人,饮食之精细远不能同一般的士人相比,他在吃食上的享受,也不过是多添了几块肥腻的大肉块而已。

首节 上一节 90/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